第63章 安顿
    第一个官兵看着颇有慈悲之心,只听他说:
    “这么多的灾民,这个冬天怎么过啊?朝廷能给出粮食,让他们一天吃一顿饱饭,饿不死。”
    “可是,要是今年有雪灾,恐怕这些千里迢迢逃荒到京城的百姓,冻就冻死了。”
    第二个官兵接话道:“哎,这也不是咱这样的小啰啰能管的了的。听说,朝廷上,这几日一直在商量对策。”
    第一个官兵又说:“哎,再怎么商量,雪灾是天灾,京城也是十几年一遇,商量能商量出什么,也变不出保暖的衣物。更何况,这可是二十多万人啊!”
    两个官兵没有注意到走近的杜老二他们,自顾自地在聊,话语中也是替这些灾民忧心。
    不远处的杜老二、杜星剑和杜鸿羽,他们此刻的心里,却是冰凉一片。
    没想到,他们好不容易来到了京城,却很有可能会碰上京城十几年一遇的雪灾!
    老天爷真的要如此对待他们吗?!
    只有被杜老二抱在怀中的杜幼菱,没有多大的忧心。
    她现在想的是,只要给她一块地,能安顿下来,其他的都不是事。
    杜老二定了定心神,将杜幼菱交给了杜星剑抱着。
    走上前去。
    “两位官爷好,”说着杜老二就从腰带里拿出两小块碎银子,一人给了一块,那两位官爷也从善如流地收了。
    之后,大家伙就可以友好地交流一番了。
    杜老二:“想问一下官爷,咱这些灾民,大概什么时候能给个安置啊?”
    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轻还面善的官兵先开的口:“恐怕要等上两日了,朝廷这几日都在商量对策。”
    “那敢问官爷,咱这能不能想办法入城?”
    杜老二的声音压的很小,听到这话的官兵抬头仔细看了一眼杜老二,倒是告诉了他实情。
    “进不去,现在京城七门都是只出不进的。”
    那官兵没有说缘由,杜老二也猜得到,就是为了防止灾民混进城,叨扰到京城内的贵人。
    那官兵看杜老二的行事章法,就知道这人多少是有些本事的,又给了孝敬银,自然乐意多提点他两句。
    “你听我说,”那官兵招手,示意杜老二附耳过来。
    “宫内有消息,大致是说,陛下和朝臣们对你们这些灾民,可能有两个处理方法。”
    杜老二听的认真。
    那官兵接着道:“说是一条路,让你们去隔壁的益阳府城,每人给些钱粮;还有一条路,就是能留在京郊,不过,京郊不好留。”
    这个杜老二自然知道,京城不是那么好留的。
    能知道这么些消息,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杜老二极其上道地又从腰缝里拿出一小块碎银子。
    那官兵顺手接过,脸上的笑容果然更真诚了几分。
    另外一个官兵看同僚漏点消息,比他多得了一块碎银子,也连忙将自己知道的消息透露给杜老二。
    “这京郊啊,有几个村,人是比较少的,要是安排灾民也多安排在那几个村子里。”
    “不过想要留下来,必然不容易。你要是有念头想留在京郊,要么,就是你城里面有人。要么,就是你用许多银钱砸下来。”
    那官兵说完自己忍不住又感慨起来。
    “这古往今来啊,就是个人情世道,要么你有权有钱,要么你有人。要不然啊,这好地方怎么能轮到你呢,你说是吧?”
    “是是是,感谢官爷告知。”杜老二极其上道地又送了一小块碎银子出去。
    那官兵也笑眯眯地接了。
    之后,杜老二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窝棚。
    “怎么样了,他爹?”
    李月娘连忙迎出来,关切地问。
    后面跟着着急的李家舅舅李文彦与表哥李柏。
    “妹夫啊,你可打探到什么消息了?我原是要去官爷那里的,月娘说你去过了,让我在这等。”
    杜老二从杜星剑怀里接回菱宝,好像抱着闺女,让他更有安全感一些,也能让他沉下心来好好思索。
    “大舅哥,你是听说了什么消息吗?”杜老二问。
    李家舅舅:“哎,这初冬就这样冷,很多人都在说,今年八成要有雪灾!我们在这窝棚里,早晚要被冻死。”
    杜老二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示意,“没错,官爷也这样说。”
    李家舅舅:“可是如今城里根本进不去,朝廷也没说要怎么安置咱们!”李文彦这会儿是真的发愁。
    一圈人围在一起,都等着杜老二继续往下说。
    杜老二叹了一口气,将那两个官兵的话转述了一遍。
    谁知道听完那些话,李家舅舅突然激烈地反应:
    “不能去益阳府城!那知府不是个好官!”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李家舅舅给了解释:
    “以前在县城的时候,和我们布店有来往的商队,每次经过益阳地界回来都会给我们大倒苦水。所以,我对那益阳地界的情况也算是了解。”
    “我们如果去了益阳,恐怕那知府只会做面子工程应付朝廷,我们这些灾民的死活他完全不会管。”
    “这可如何是好?”李月娘听到这话也慌了神,眼眶都有些红了。
    没想到他们吃了这么些苦,千里迢迢逃荒过来,本以为皇帝陛下能救他们。
    谁想到,到头来还是个死路:京城不好留,益阳不能去。
    “娘,别哭~”杜幼菱主动从她爹怀里下来,去安慰她娘。
    杜幼菱这不就想到了,她养了一路的粗大腿——富家公子齐明远。
    要是她没记错的话,那齐明远的叔父,可是工部侍郎,朝廷正三品大员。
    这难道不算是城里有人,这直接是朝廷里有人啊!
    只要齐明远不忘恩负义,给他叔父提一声,怎么着,留在京郊还是不成问题的。
    “爹,齐公子呢?”
    杜幼菱的一句问话,却突然让杜老二和李文彦醍醐灌顶!
    是啊,他们这是有人的啊!
    杜鸿羽看他爹和舅舅的激动样,连忙将刚刚回来的时候,他看到齐明远和一个家丁打扮的仆人说话,这个事说了出来。
    杜老二和李家舅舅一听还有这事,意识到那齐家公子当大官的叔父已经来找他了。
    两人对视一眼,不禁心里有些打鼓。
    这,齐家公子会帮他们吗?
    谁知道,还没等两个人想好办法去试探齐明远一番的时候,齐明远自己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
    “杜二哥,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齐家公子你慢一些,先歇歇,不急。”李家舅舅倒是忍着心急,让人先缓口气。
    齐明远自己站在原地缓了口气,就精神抖擞地连忙将自己从叔父那里知道的消息,告诉了恩人他们。
    “我们在来的路上,我不是给叔父写了信吗,我们刚到,叔父家中的奴仆就迎了上来。告诉了我许多事情。”
    众人屏住呼吸听他继续说,不愿意放过一个字。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托叔父给你们找的安置地,叔父说有眉目了!”
    杜老二的呼吸都轻了两分。
    杜幼菱露出一脸欣慰的表情,的确没看错齐明远这个人。不枉她为了他儿子的口粮还特意弄了一只母山羊出来。
    齐明远迎着众人的目光,又说了一句震惊四座的话:
    “我叔父说,最近朝廷里有一个三品大员因为犯了重罪,被抄没家产,那三品大员在京郊有千亩良田。陛下爱民,那刚抄没的土地,如今还没有赏下去,就想着在那安置一批灾民!”
    杜老二:!
    李文彦:!
    杜鸿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