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60章 里正让位
    第60章 里正让位
    就听到那老者在地上哭喊:
    “列祖列宗,我王大愧对你们呀,我怎么就没能想到这蝗虫可以吃啊!”
    他气的捶胸顿足,满是懊恼。
    “我要是知道,能救多少人啊!”
    今年夏收,地里颗粒无收,他们明月村村民就只能去山上啃树皮,挖野草根。
    这几个月来,一直有人陆陆续续地饿死。
    蝗灾之前村里的人,已经饿死了将近一半儿。
    昨天蝗虫过境,更是吃光了所有能裹肚的草叶,树皮和野草。
    也带走了他们明月村,苦苦支撑的大部分村民的心气儿。
    人一旦没了心气儿,很快也就没了生机。
    大多数村民们原本就是强弩之末了,又面对整个光秃秃的村子,没一点吃的,看不到一点儿希望,很多村民当晚就死在了自家的床上。
    他们今天白天一天,都在埋死去的村人。
    到了现在,他们明月村原本百来户的村庄,如今只剩下了15户人家。
    所以当老者尝到,里正拿来的蝗虫,心里简直悔的要死!
    他要是知道蝗虫能吃,他就能救下一小半的村里人:“是我没用啊,我对不起你们!”。
    他嚎啕了半响,另外两个年轻汉子虽没嚎啕大哭,但也眼眶发红。
    他们也没有想到这蝗虫居然是能吃的,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眼睁睁的看着亲人就那样死去。
    里正站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切,心里也不是滋味。
    感悟良多的同时,一个念头也从他心里悄然生了出来。
    只是眼看着天黑了,不是时候在这里伤感了。
    那老者也冷静下来,说:“让你们村里人进来吧,不过不要去村西头,那里是我们村村民聚集在一起的地盘。你们就在村东头选空房子住吧。”
    “哎,好,您放心,一定不打扰你们村里人。”
    说完,里正就回头去喊人。
    柳树村众人来到村子里,也从里正那儿听说了明月村的事情,众人也都心有戚戚。
    他们想着要是他们当初没有跟里正、杜老二他们一起选择离开,而是留在柳树村,恐怕如今这些饿死的,也会有他们的家人,甚至是他们自己。
    而且如果当时在山洞里,他们没有听小菱宝的话,抓蝗虫吃,那他们的粮食也不能够支撑他们走到京城。
    柳树村的村民,心里又适时涌出对杜老二一家,特别是小菱宝的无尽感激之情。
    简直就是他们的在世恩人啊。
    进了明月村,柳树村的人发现整个村子都是空落落的。
    也是,明月村的人,如今还活着的只有一成左右的人家了。
    可谓真的是十室九空。
    柳树村的村民随便找一户人家,推开门,都已经是空屋子了。
    他们一户人家选一栋房子住,都还有的剩。
    但是里正却在众人选房子时,嘱咐道:
    “大家伙不要住的太零散。家里人不多的,尽量两家人住一块儿。其他人家选房子也尽量挨着。主要就是要住的集中!”
    这也是杜老二提醒里正的,虽说明月村的人看着的确可怜,可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啊!
    他们带着这么多的粮食,入了人家的村子,要是再住的很分散。
    要是这个村子,是个黑的,没准他们全村就要都载到坑里了。
    里正被杜老二说出了一声冷汗,旁边的族老也都连连点头。
    “杜老二啊,幸好有你想的周到,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就忽略了这个问题,要真出什么事,到那时,可肠子都要悔青啊!”
    于是,选择房间的时候,人数少的就两户人家住在一起。
    家里人数多的,像杜老二他们家,八口人,就自己家住了一户。
    里正他们家也自己住了一户。
    甚至由于李家舅舅他们人多,自家人、婆子仆人和掌柜伙计,再加上带来的十几个护卫,最后住了紧挨着的三户人家才住开。
    柳树村人住进来前,明月村的里正说拿蝗虫换,可以。
    但是原本的五十斤粟米,最起码要给二十斤,然后再加上五十斤的蝗虫。
    毕竟蝗虫易得,他们当初要是知道,也能抓很多。
    柳树村的人也同意了。
    李家舅舅李文彦因为自家住的房子多,他又是个懂人情世故的商人,所以不但多给了三斤蝗虫,而且还给了两斤粟米。
    送到里正那里去了。
    里正也没多说什么就接了,心里想着这杜老二家的大舅哥就是会来事。
    他这边出的多,村里人自然就出的少。
    虽说东西不多,但是贵在人情嘛,村里的人总是感念一二的。
    最后除了大家都靠近住,还安排了人继续巡逻,分上半夜和下半夜。
    也幸亏他们防备着了!
    明月村,虽说身为里正的王大,为人很是忠厚老实。让柳树村的人住进来,主要也是给村里吃不上饭的人家换口粮。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人快要饿死的时候,面对这么多粮食,很少有人不被诱惑的。
    明月村有两户人家就瞒着他们的里正,真的过来偷粮食了!
    他们半夜子时,抹黑来到村东头,原本计划的好好的,就偷那几家有骡车的大户。
    谁知道刚走过来,就看到柳树村人的巡逻队。
    人人手里还拿着一把大砍刀。
    来的那两户人家不自觉地就胆怯了,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了,还边跑边啐,“什么玩意,这么有戒心!”
    深夜里,只有秋风呼呼地应合着他。
    一夜有惊无险,悄然过去。
    天刚亮,里正的媳妇刘氏就起来给全家人做饭。
    两个怀孕的儿媳也要起,被刘氏按住了。
    她自己走向厨房,谁知道居然看到老头子正在烧火。
    “你怎个起这么早?”
    “咳,没怎么睡着,看天亮了,就起来了。”
    刘氏一听这话,打了老头子一下:“你这个冤家作死哦,享福都不会了吗,好好的床怎么还睡不着了?
    里正拧着眉头,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先告诉了老婆子。
    “老婆子啊,我想把我这个里正,让出去。”
    “什么?!”
    刘氏听到这里猛地一怔,随即想到老头子自从进了这个村后,就心事重重。
    两个人生活了一辈子,她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一些老头子心中的想法。
    “你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了?这逃荒路上,很多事都是人家杜老二家出的力。”
    “然后你又想到,这明月村的情况,觉得要不是杜老二家,咱们这一村,几次也活不下来?可是这样?”
    “没错,就是这样。”
    里正看了一眼老婆子,她是懂自己的,更没有即将做不了“里正媳妇”的失望。
    他们老两口都是明白人,除了家里那点家事,做的糊涂之外,其他时候都挺清醒。
    刘氏一边往锅里放粟米,一边说:“那你吃完早饭,就先去找族老,把这事先和他们通个气。我估摸着,族老们也同意。”
    “哎。我也是这样想的。”里正应了。
    随即想到什么,又问“你不怪我?”
    就看到刘氏笑的释然,“也不是十八二十的大姑娘了,那时候嫁到你们家,没几年你就成了里正。说实话,那时候我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在村里走路,那都是挺着胸脯昂着脖子的。”
    说起年轻事,老两口都笑了。
    刘氏继续说:“如今都老了,你更是。退下来,多顾顾家里,和俩儿子们关系缓和缓和,比什么都强。”
    “是啊,比什么都强。这里正啊,也就得有能力的年轻人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