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 > 第52章 教他们重新做人
    第52章 教他们重新做人
    谁知道到了跟前,守城士卒又说,一百文钱只能进一个人。
    杜老二想,杜家八口人就是八百文,将近小一两银子了。
    就算他们家如今有钱,也不能如此高调,就让儿子们回去了,谁要买什么东西报出来,回头给他们带。
    所以最后只有杜老二夫妇抱着菱宝进了城。
    杜星剑几兄弟则是守在自家马车和骡车那里,毕竟他们家的粮食和银钱也要看仔细。
    杜幼菱他们进了城门,往前走是一大块空地。
    想来盛世光景的时候,这一块地方都是给乡下进城,挑菜来卖的农户们。
    但如今这个光景,哪还有农家有菜过来卖?
    杜老二抱着杜幼菱,穿过这片空地再往前走,大概两百米的样子,就到了集镇街道里。
    两旁店肆林立,吃食铺子也不少,茶棚烟雾升腾。
    初秋的阳光,淡淡的洒在黑檐青瓦之间,也是多了几分热闹。
    只是因为时间紧张,杜幼菱他们也没有仔细逛,只是买了一些新鲜的吃食。
    十几包的糕点和十来斤的果脯,还有肉干之类能长期储存的食物。
    几个哥哥只有二哥和四哥一人要了一本书,其他哥哥表示不缺吃不缺喝,也没什么想买的。
    杜老二抱着菱宝,李月娘走在身侧。
    他们沿着街道找了最近的一家书肆,给杜鸿羽买了一本他点名要的《尚书》,给杜清安买了一本《孟子》。都是四书五经,科举用书。
    从家里带来的两本手抄书,他们俩早已熟记于心,甚至连夫子作的注释也早已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
    也是如今家里有银钱了,兄弟俩这才开口让爹娘给买一本。
    大历朝士农工商,读书一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像是科举用书,原装本一本就要十几两银子,而手抄本就便宜许多。
    像杜家二哥和四哥原本买的就是那种手抄本,是书肆找读书人手抄的,一本书大概是二两银子左右。
    二两银子,几乎也是一家农户半年的嚼用了。
    可想而知,一家要培养一个读书人,要花多少银钱。
    杜老二家原本也算是小富即安,可是一下子供两个孩子,读书科举也是有些吃力的。
    好在,杜鸿羽和杜清安,他们俩实在是过于优秀,几乎可以说是过目不忘。
    太过惊才绝艳,以至于镇上私塾的夫子主动免了他们兄弟俩的束脩。
    而今天杜幼菱他们,给两个哥哥买的书就是原装本,一共花了25两银子。
    用杜幼菱的话说就是,“这个价钱值,爹娘你们看,那些手抄本,字写得还没有我二哥写的好看。每天让二哥看这样的书,对他的心灵将是一种多么大的摧残啊!”
    杜老二笑。
    李月娘笑过之后,掏钱时还是有一点点心疼的。
    但想到家里那十几箱的宝贝,李月娘又觉得自己好了。
    接着三人去了成衣铺子,给全家八口人每人都买了两套新衣服。
    实在是这路上也没有水,有时喝水都紧缺,更不要说洗衣服了,过去的两个月天气又热。
    所以杜家人这两个多月以来,已经把所有的旧衣服都换了一个遍儿。
    衣服上难免有些汗渍,再加上灰尘,油腻腻硬哒哒的,穿在身上格外的不舒服。
    所以李月娘就做主给全家每个人都买了两套,衣服不贵,就是那种平常人家穿的粗布短打。
    当然菱宝的衣服买的都是好料子,从里衣到外衫全是上好的棉布料子,穿着亲肤还好看。
    没想到,最后一算账,16套衣服竟然花费了他们家整整九两多的银子。
    这要搁平时,顶多二两银子。
    交银子的时候,李月娘的心,一个劲儿的抽着心疼。
    书就罢了,本身就贵。
    这成衣,完全就是虚涨的价!
    可见这个县城的物价飙的也太高了。
    但李月娘最终,没多说什么,总不能手里赚着钱,还让相公和孩子们过得紧巴巴的吧。
    没那样的道理。
    最后杜幼菱又让爹娘带着她去了一趟药铺,给他娘还有姨婆抓了一些补药。
    杜幼菱心里的成算是,药带回去了,具体是什么药,还不是他们家一张嘴的事吗?
    以后村里人要是再想求个什么药,他们这买的一大包药也就有了由头,不让人怀疑了。
    紧着时辰,买完了所有的东西,杜老二就带着妻女一起往回走。
    谁知道走到城门的时候,居然被拦了!
    什么?
    出城门还要交钱!而且一人要交200文!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原来是那两个小卒,看到杜老二一家大包小包买的不少,料定他们家有钱,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
    杜老二这次是格外的愤怒,他怎么也没想到一百文的进城价已经是天价了。
    结果离开城门居然也要钱,甚至直接翻了一倍。
    杜老二心中的小火苗,噌噌的往上涨,看着旁边的一个士卒还骂骂咧咧的。
    甚至他还想要对李月娘动手动脚,杜老二的怒火瞬间烧满了整个胸腔。
    结果还没等杜老二伸腿去教训那长脸士卒,众人就发现那长脸士卒突然滚到了地上,一瞬间疼的死去活来,口中嘶喊着:
    “啊,疼死我了!疼死了啊……小人不知道冲撞了哪位神仙!神仙饶命啊……小人该死,该死啊,啊啊啊~疼死我了!”
    杜幼菱甚至看都没看,趴在地上打滚的那一坨烂肉,就这,还敢对她娘动手动脚,疼不死你。
    要不是,在城门不能闹出太大的动静,直接剁了你那只不安分的手。
    另外一个士卒,看着自己的老搭档毫无预兆地突然躺在地上,疼的龇牙咧嘴,满地打滚,乱扑乱刨的像一条烂狗。
    他也吓得腿软,自是不敢再拦着杜老二一家。
    等他们回到柳树村的队伍里,杜星剑一听,他没在边上,爹娘和妹妹居然被人欺负了。
    要不是里正让大家启程,杜星剑真的要逮住那人,好好地教训一番。
    杜鸿羽倒是没说什么,只是他眼眸深邃,遥望了一眼“关阳城”。
    目力极好的他,自是看的清楚那个刚被扶起来的小卒。
    杜幼菱注意到她二哥的视线,只以为他看一眼,倒是没当回事。
    所以她也不会知道,等他哥高中状元,入了翰林之后,就找了一个吏部的同僚。
    聊了几句家常之后,就感慨当时他们家一路逃荒经过“关阳城,”谁想里面的物价不但涨了四五倍,爹娘和妹妹出城的时候,还被守城士卒强要银钱。
    最后感慨了一句,“那时候,可真不容易啊!”
    不出所料,在一个月后的官员考核,那位在关阳城天高皇帝远贪污了许多年的知县,被评了个“末等”,最后被调去了一个偏远地区的贫困县城。
    而当初的那个小卒更是丢了祖传的差事,被人打断了腿扔到城门口,当乞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