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仙师:我赐皇明五百年 > 251.第251章 约战:朱元璋VS李自成!
    第251章 约战:朱元璋vs李自成!
    “额滴个妈呀。”
    “你这两坨玩意,究竟是人还是鬼?”
    黄来儿好歹也是彪炳千古的一代闯王,在短暂的惊愕之余,很快便是镇定了下来。
    ‘嗯?’
    ‘不对。’
    李自成打量着跟前两人,心中疑惑自语。
    在黄来儿看来,眼前这两货,左侧年轻的这个穿着极为奇异,不似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任何达官贵人,他黄来儿闯荡半生,走南跑北,虽然见识算不上多广,但这年头的衣服制式还是认识几件。
    而右侧站着的稍显老一点的这个,自身而带的那股威压气势,以及身上的这件龙袍让李自成下意识蹙起了眉头。
    从古至今。
    有资格能穿上龙袍的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九五至尊的天子皇帝。
    当然,现在这片天底下有两个皇帝,一个是大明皇帝朱由检,一个是大清皇帝皇太极。
    而眼前这个人脑袋上头发浓密,并没有扎金钱鼠尾辫,故而从发型上来判断,肯定不是野猪皮的后代。
    “朱由检?”
    既然不是小野猪,那就是紫禁城的那位了。
    李自成脑海中飞速掠过,眉头紧锁,凝声而道。
    他心中很是惊讶,为什么这位大明皇帝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为什么敢这般不带护卫的闯入自己的地盘?为什么会看起来这般上年纪?这朱由检不是应该才三十几岁吗?
    但是比起这些疑问,李自成心中更是好奇,这位大明皇帝想要做什么。
    一语出。
    黄来儿的这一声,并未得到任何答复。
    季伯鹰与老朱并肩而立,两人都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李自成,这位号称拥兵百万,已经羽翼丰满的第二代闯王,和天启年的那位小驿卒截然不同。
    不论是举足之间透出的魄力还是能力以及个人领导力,都在血与火的轰轰烈烈大起义中得到了质变蜕升。
    这,就是人的成长。
    ‘狗系统。’
    一直以来。
    有一个问题,季伯鹰一直都没有向这帮大明天子储君解释。
    当然,仙师不解释,这波人自然也是不敢问,都默认了心中猜测的答案。
    那便是,面对各个时空的动乱问题,为什么仙师不直接出手。
    比如这崇祯时空的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等等,这些在各个大明时空搅动风云的人物,为什么不直接出手给灭了。
    只要灭了,一了百了,万事都可休。
    包括老朱在内的这帮大明天子储君,他们心中的一致想法是,仙师乃是凌宇九霄的登天仙人,身为极其之尊,岂能屈尊对这些凡俗之人对手,简直是有损仙人之威严。
    而且,这是上天对他们大明的考验,更是得他们朱家人亲力亲为。
    而实际上。
    如果能把这些人直接干掉,季伯鹰或许早就干掉了,因为这样省时又便捷,哪来那么多时间墨迹,他又不是什么圣母婊。
    主要是因为狗系统从一开始就有个限制,或者说是技术壁垒。
    那就是宿主不得主动对覆灭大明的主要人物产生伤害,以及不能故意引导这些主要人物对宿主产生恶意。
    纵观十六个大明时空,被季伯鹰亲手干掉的只有正统时空的也先和天启多尔衮。
    他们两个之所以会被雷罚劈死,都是因为主动对季伯鹰出手或是产生恶意,以至于狗系统自动报警,触发惩罚机制。
    毕竟。
    宿主的生命优先级,不论何时,都还是排在第一位,这一点要给狗系统点个赞。
    季伯鹰在注视着李自成的同时,老朱的目光同样也是落在黄来儿之身。
    从老朱看向黄来儿的眼神之中,能够看到一种缅怀熟悉之感。
    显然。
    打李自成的身上,老朱看到了一些属于自己当年的影子。
    从出身、从经历,两人确实很像,父母都是被赋税逼死,都曾四处流浪,都曾佛前烧香,都曾怒而提刀战四方。
    “朱由检,你就这般瞧不起额?”
    李自成再次出口,眉间隐有几分不悦,他觉得眼前这个大明皇帝在蔑视自己,这是闯王所不能容忍。
    “朕不是朱由检,朕是朱元璋。”
    老朱,淡淡开口。
    话音落。
    尤其是‘朱元璋’三个字入耳。
    李自成眉宇猛的一簇,瞳孔凝缩,就算读书读的再少,那也知道朱元璋是谁。
    看他这番表情显然是不信,然而直觉告诉他,这又是真的。
    ‘额滴个亲娘,真是见鬼了!’
    不过。
    李自成并无丝毫惧色。
    他提刀混了十几年,身负闯王之名,三死三生,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朕今日来此,只为了问你一个问题。”
    老朱凝视着李自成,一字一句道。
    “汝,为何要反。”
    一语问出。
    李自成听到这话,先是愣了片刻,随后笑了。
    越笑,声音越大,似乎这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
    外面的护卫虽然闻声,但皆不敢擅闯,只当是闯王今天喝粥喝的高兴,在里面发疯。
    当笑声渐而平息,李自成那双看向老朱的眼神,充满着戏谑。
    嗤笑一声,问道。
    “朱元璋,你当年又为何要反?”
    咯噔。
    老朱心头一跳,昔年幼时青年时的回忆画面涌上心头,父母惨死的画面,兄弟饿死的场景,四处流浪的苦难。
    ‘为何要反?’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百姓若能吃上一口饭,谁愿提着脑袋讨生活?’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一刻,老朱无比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八字真意,也深切认识到了民生于国之重。
    天下,是朱家的天下。
    但若是朱家让百姓吃不饱饭,这天下就得改姓了。
    老朱,深吸一口气,他想起仙师在课上多次提及的要注重民生建设,当时还没有那般重视,现在看来,这才是第一大要务。
    随后,老朱淡淡看着跟前眼神戏谑的李自成。
    “朕知道,你接下来要攻开封,图取河南。”
    “现在,朕给你两个选择。”
    言语至此,老朱眼眸之中,一缕冷芒掠起。
    虽然作为感同身受的过来人,老朱能够深切体会到李自成现在的心情,毕竟当年他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过来的。
    但是作为大明开国太祖,老朱不能容忍自己的基业被推翻,大明有问题,修就是了。
    “一,归朕王化,共御外敌,待山河肃清之日,你可得封万户公侯,功享千秋,福泽子孙。”
    “二,你若执迷不悟,朕将亲手把你剪除于河南之地,斩下你的头颅、枭首四方,以镇天下不臣之心。”
    闻言。
    李自成咧嘴一笑,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额选二。”
    之所以这么果断,倒不是说李自成就这么想和大明开国太祖硬刚,而是老朱所给出的第一个条件,实在是达不到李自成的心理预期。
    实际上,哪怕是到了现在这一刻的李自成,其实骨子里也没有想过彻底推翻大明。
    这一点,从李自成往后攻破居庸关之后,明明大明帝京就已经近在眼前,却依旧是主动向崇祯发出议和意图就能看出他暂时还没有取大明而代之的想法。
    其中原因也简单。
    一是北平城城高墙厚、城防坚固,李自成不一定有信心能够攻下,毕竟正统年间的那一场北平保卫战极其有名,难保危难之际,大明不会再出一个于谦。
    二是一旦攻下北平成功灭了大明,同时也就意味着他的起义军接下来就要直面来自于关外的清军,以往清军是李自成最好的降压药,他不愿意让这降压药变成催命符。
    三则是李自成心里门儿清楚,他麾下这支起义军,别看人数众多,实际上其中大多都是混饭吃的乌合之众,凝聚力不够,以及人数壮大的太快,根本没有时间来整军。
    但是。
    老朱给出的条件,对李自成来说,实在是太抠了。
    原本历史长河中的李自成咋攻破居庸关后,主动给崇祯开出的议和条件有三个:
    一,每年三百万两的军费。
    二,封他为王。
    三,将陕甘之地给他,实际上就是割据西北,建一个属于他李自成的国中国。
    这些条件和老朱的一句‘得封万户公侯、可享千秋’来说,实在是差的太多。
    显然,彼此间没得谈。
    首先是老朱从不喜欢和人谈条件。
    其次,大明非朱不王的政策绝不会变,更何况是割据西北。
    “看来,是没得谈了。”
    老朱并不意外李自成做出的选择,如果换作他是李自成,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第二。
    男儿一生在世,既然有资本,何不搏一把大的。
    李自成咧嘴一笑,双手一摊。
    “额这个人,从小就吃软不吃硬。”
    眼眸,霎时戾色乍现,抱拳行礼。
    “大明太祖皇帝。”
    “你我,开封再见。”
    在旁的季伯鹰,平静看着这一切。
    李自成的这一手抱拳,已经能够算得上是对老朱的挑衅了。
    胆敢挑衅老朱的人,着实是不大多了。
    他们两的这一番开封之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是约战了。
    能够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这崇祯时空将会发生历史性的一幕。
    双方对垒选手: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vs大明灭国闯王李自成。
    战场:开封。
    模式:军团战争and主帅1v1博弈。
    “聊完了?”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淡淡开口。
    他这一行主要就是带老朱见一见这崇祯李闯王,答应过的事,做到既是。
    至于季伯鹰自个,他对这李闯王没什么想法。
    “嗯。”
    老朱点了点头。
    大明开国太祖与大明灭国闯王,一个开创了大明,一个覆灭了大明,两人最后再相视一眼。
    唰。
    随着心念转动。
    季伯鹰带着老朱,身形骤然便是消失于原地。
    偌大的福禄堂,空荡只剩李自成一人。
    只见李自成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骤然消失,望着跟前两人消失的地方,眼眸中透着凝重之色。
    “狗娘养的朱由检!”
    “欺负我老李家祖上无人?!”
    李自成猛的一拍桌子,震得这月牙银桌上的碗筷硕硕作响。
    在黄来儿看来,这朱元璋必是朱由检请的。
    堂外守着的护卫都蒙圈了,听着里面一会大笑一会大怒,闯王莫不是魔怔了?!
    其实,李自成祖上也是有人的,据不不可靠考证,李自成祖上就是创立了西夏国的西夏国主李继迁。
    接着。
    黄来儿深吸一口气。
    这会的李自成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和想法去搞清楚怎么回事,为什么大明的太祖皇帝会突然活了过来,并且突然出现在自己这里找自己约架。
    他现在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管你什么人,都给干掉。
    李自成虽说小时候家里穷,没怎么读过书,但自从领兵之后,那也是手不释卷,尤其是对于大明开国的历史,反复研读了十多遍。
    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其军事之能,历朝历代,除却大唐李世民之外,无出其右。
    “来人。”
    “给额把军师叫来!”
    李自成一声大吼。
    现在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变数,他当然要重新部署。
    …………………………
    崇祯时空,奉天殿。
    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毛文龙,四人刚刚离开,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兴奋,他们这些年都在愁什么?
    军费。
    而刚才朱祁镇告诉他们,不用顾忌,大胆放开手去筹措新军,军费朝廷来扛。
    “老师,我在想一个问题。”
    朱祁镇微皱着眉头,从龙椅站起,与王阳明并肩而立。
    无人之时,这位黑化朱祁镇在王阳明素来都是执弟子礼。
    “既然仙师和太祖命你我来此整肃。”
    “可你我终有离去的一天,往后这片大明又当如何。”
    沉顿片刻,朱祁镇深吸一口气。
    “我刚问了几句,这朱由检的太子朱慈烺,倒还算得上是个可造之材,只是受他父亲影响颇大,需重塑一番。”
    “所以,我想请老师亲自执教此子。”
    朱祁镇说朱慈烺是个可造之才,其实这话说的也没错。
    朱慈烺,崇祯嫡长子,生于崇祯二年。
    于崇祯三年被立为皇太子,并在崇祯十年出阁读书,朱由检极为重视自己这个太子的教育培养,不仅是亲自挑选东宫讲学之师,甚至连太子身边的宦官都是由他亲自指定,并亲拟《钦定官属约八条》。
    再就是,朱由检唯恐朱慈烺堕入女色之道,严禁朱慈烺触碰女色,甚至东宫内连个貌美的宫女都没有,只选了两个老嬷嬷照顾太子。
    刚刚发育,荷尔蒙与日俱增的少年朱慈烺微笑着:父皇,听我给您唱首歌。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除了每天的讲学之外,崇祯帝还会将朱慈烺带到朝会和召对的场合中,一起听政或受贺。
    并且在做出各种大政决策之时,都会让朱慈烺在一旁观摩,在批阅奏章时,也往往让朱慈烺一起看,并言传身教。
    唯恐朱慈烺不好好学习,就连节假日放几天假,朱由检也得耳提面命。
    说实话,朱由检对接班人的培养操作,极为附和仙师季伯鹰规定的操作手册。
    在这种环境下养出来的朱慈烺,理政方面的能力暂且不论,因为传承于崇祯的那一套,属实是浪费了人才,毕竟师傅太挫,就算徒弟再努力用心也学不出个什么玩意。
    这就像玄幻仙侠中的强调的一点:功法的重要性。
    不过,朱慈烺在亡国之时的表现,倒也无愧于头顶这个大明皇太子的身份。
    李自成攻破北平之后,抓大明皇太子朱慈烺来见。
    朱慈烺见到李自成,昂然挺立,李自成命朱慈烺下跪,朱慈烺怒道:“吾岂为若屈耶?”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单就这份骨气而言,确实值得称赞。
    “嗯,可以。”
    王阳明点了点头,接着眸光一掠。
    “这一次收银之事,就交给朱慈烺来主办吧。”
    话音落。
    朱祁镇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王阳明话里什么意思。
    崇祯对朱慈烺的教育抓的很紧,言传身教,这就导致朱慈烺虽然上进,但其实就是长成了一个翻版的小崇祯。
    虽然有骨气,也有上进心,但行事犹豫、好甩锅,这一点和他爹一模一样,只知道罪在百官。
    好在现在朱慈烺的年龄不大,只有十四岁,下几注猛药,还来得及纠正。
    因为捐银之事,绝不可能那么顺利,必然要对东林党开刀,这一刀,由皇太子朱慈烺亲自来开,最为合适不过。
    见血、杀人,是一个君王最快的成长方式。
    …………………………
    洪武时空,醉仙楼。
    当季伯鹰带着老朱从崇祯时空回来的时候,整个主堂,议论之声不休,很是吵耳。
    这帮大明天子储君从崇祯时空回来之后,都是三五成群的自觉凑在一堆,皆是在讨论怎么搞定崇祯时空存在的各项问题。
    这份积极性,在这帮朱家儿郎身上,很少看见。
    故而,阿标也就没有制止,毕竟都是在讨论正经事。
    而崇祯朱由检,则是蹲在主堂这几张桌子的中间地方,脸上写满了沮丧。
    毕竟。
    皇位都被撸了,心态都崩了。
    只是崇祯依旧是想不通,自己明明已经这么努力了,这么上进了,为什么还会搞成现在这个模样,一定都是文官的锅!
    想到这里,崇祯咬了咬牙。
    同时也在打量这周遭环境,第一次来,有点生疏好奇。
    而在讲台两侧的外教区,祖龙嬴政正在全心琢磨手中的「33阶魔方」,对于嬴政来说,没有什么事情要比长生术来的重要。
    他已经决定了,回去之后,召集天下术士,共同解开这一道万玄仙盒。
    赵大和李二看着这帮正在讨论激烈的大明天子储君,眼底深处都是透着羡慕之色。
    通过短暂的交流,他们能感觉到,这帮人掌握着他们两所不掌握的治国思维,随便流露出的一句,就足以让他们深思许久。
    在赵大的身后,伤势在身的赵二以及泰山帝,父子两孤僻的待着,互不搭理,看起来一副很是可怜的模样。
    而在李二的身后,李治小野鸡、武曌、李三郎以及自立哥李亨,这帮李家人在太宗李世民的要求下,正共同琢磨着「33阶魔方」。
    “老赵,你说这姓朱的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何仙师专为他大明解惑延国祚。”
    “我大唐,你大宋,哪里比不上这大明了?”
    “想我大唐万国来朝,四夷万邦共尊我为天可汗。”
    李二眉头紧皱着,他一直在想法子,想让仙师也给他的大唐上几堂课,但是怎么都想不到合适的借口,又怕突兀开口,引得仙师不悦。
    “老李,万事不急。”
    “要沉得住心。”
    赵大拍了拍李二的肩膀。
    他准备等李二试完水,自己再上。
    大唐和大明相比,谁的面子更大不清楚,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宋连一统都没有做到,这面子肯定是比不上的,还是先苟着再说。
    比之李二,赵大显然更有耐心,不愧是从基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仙师回来了。”
    一语出。
    李二与赵二骤然朝着讲台c位望去。
    果不其然。
    季伯鹰和老朱身影,出现在这讲台中心。
    不过老朱此时的脸色,显然不是很好看,阴沉着。
    “都给咱闭嘴!”
    听着耳边传来的嗡嗡议论,老朱一声暴喝。
    霎时。
    这台下讨论对策的一众天子储君,都是惊的猛然一怔瞬间闭嘴。
    一个个垂着脑袋,私下眼神来回漂,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还从未见过太祖爷发过这么大的火。
    就连外教区的唐宗宋祖,都是略微讶色。
    ‘爹,咋回事啊?谁惹皇祖父了?’
    永乐大胖下意识看向老朱棣。
    老朱棣眼眸微凝,只是给了永乐大胖一个别做声的暗示,他也不知道自个这爹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老朱,你先坐回去。”
    季伯鹰拍了拍老朱的肩膀。
    这是自从老朱灭了张士诚和陈友谅之后,第一次被挑衅,还是被覆灭了大明之人挑衅,老朱心情上高低是有些郁闷。
    点了点头,沉闷坐到自己的座位。
    接着。
    季伯鹰目光扫过台下这一众大明天子储君。
    解决崇祯大明第一步,借用校长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
    ————————
    ps:最近小小妖晚上睡意减退,经常半夜带娃,所以白天总是睡眠严重不足,可能会有些没检查出来的错别字,希望兄弟们见谅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