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原来综嬛传啊 > 第 15 章 皇后禁足 算计弘历
    准格尔败退,前线战事平稳。传尔丹和岳钟琪继续分两路讨伐,直亲王回朝。
    直亲王此次忧国奉公,劳苦功高,皇上特下旨褒奖。
    封直亲王为铁帽子亲王,总理大臣。还命弘时和弘历以及列位王公大臣去城门迎接。
    弘时和弘历在前面并排站着。
    “四弟,哥哥看你今日精神不济的样子,是不是生病了?”
    “多谢三哥关怀,弟弟没事,只是读书略有所悟,有些望时罢了。”
    弘时当然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想必调查出来的结果足以让他忐忑不已,辗转难安了。
    “四弟刻苦是好事,只是万不能伤及自身得不偿失。”
    “是,弟弟谨记。”
    说话间,直亲王回京仪仗已经来了。弘时和弘历立马上前。
    “给大伯请安!大伯一路辛苦,好在得胜回来。”
    “小三儿,小四,你们怎么也过来了?”
    “大伯,皇阿玛命侄儿和四弟来接您进宫呢。”
    直亲王听完立马向着皇城方向跪下磕头,“皇上隆恩浩荡,臣受之有愧。”
    弘时和弘历将直亲王搀起来,“大伯,皇阿玛还等着你呢,咱们进宫去吧。”
    “好,咱们走吧,我也有军务要给皇上呈报呢。三儿啊,大伯给侄孙儿的礼,他喜不喜欢?”
    “喜欢,那是大伯以前用的弓,还真是合了他的心意了,天天都要去看一看,上手摸一摸呢。”
    “哈哈哈,好,等他大些,大爷爷亲自教他骑马射箭。”
    “那侄儿可就麻烦大伯了。”
    弘历落后一步,看着前面亲密无间的两人,心里不是滋味。
    看来连大伯都是站在三哥那边的。马齐大人说张廷玉对三阿哥赞赏有加,大伯在军中的地位超然,三哥真的是越来越有势力了。
    直亲王带回来好消息,正好快到年下过年了,皇帝更觉得安慰了。
    过完年,田氏作为侧福晋也进府了,第二天,嫡福晋西林觉罗氏就带着她进宫给皇后请安。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弘时拒绝青樱入府时说的那番话,皇后并不待见田氏。好在田氏是个活泼灵动的性子,对福晋也敬重,福晋也对她说了这事,便不再放在心上。
    弘时知道后也暗自点头,还好自己出手快,福晋和侧福晋都是省心的。
    只是没过几日,皇帝以皇后不贤,陷害贵妃流产为由,下旨禁足皇后。
    弘时身为皇后样子,还是要做足姿态的,于是神色忡忡的进宫。
    “皇阿玛,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皇额娘怎么会突然推了熹娘娘呢?”
    “还有什么误会,胧月亲眼看到的。你没有与后宫接触,成婚了就出宫了。
    自从熹贵妃回宫后,你皇额娘处处针对,处处为难,熹贵妃也处处忍让,都是朕亲眼看到的。
    弘时啊,你已经当阿玛了,日后好好办差当家,你皇额娘的事与你无关。”
    “皇阿玛,皇额娘再怎么样待儿臣还是用心的,她毕竟是国母,还是儿臣还有众位弟妹的嫡母。国母有损,滋事体大,儿臣也不愿意皇阿玛为难。”
    “朕知道你孝顺,熹贵妃的孩子终究是因为她而没了,朕又没了一个孩子,只是禁足而已,朕已是开恩了。”
    “是,儿臣谢皇阿玛。”
    “对了,过不久,就是先帝生辰,你是长子,朕就交给你办,你可要好好用心。”
    “是,儿臣知道皇阿玛对儿子的用心,一定好好办。”
    弘历迟了一会儿,犹豫着开口,“皇阿玛,儿臣有件事求皇阿玛。”
    “你说。”
    “儿臣已经二十二了,要在宫中办事,行走不便,还请皇阿玛派两个得用的人跟着儿臣。若儿臣有什么不懂也好随时让他们跑腿请教皇阿玛。”
    “你很懂事,考虑的周全,朕叫高无庸派两个人跟着你。”
    “多谢皇阿玛。”
    “好,回去吧。”
    “儿臣告退。”
    皇后禁足,最高兴的就是弘历,以为弘时失了后宫的力量,日后就是熹贵妃独揽宫权。
    “弘历,皇后只是禁足,还是有出来的一天。自然有三阿哥一天,皇后就多重依靠。
    额娘失了孩子,而你皇额娘只是禁足,若以后三阿哥登基,那咱们母子就任人宰割了。”
    “是,儿子知道,皇额娘与三阿哥唇齿相依。”
    “你马上要成婚了,日后在朝堂上行走也要小心,额娘觉得三阿哥不好对付。”
    “是,儿子知道。”
    皇后自圈禁以来,越发觉得甄嬛可恨,只盼着弘时能成为太子,越发积极奔走牵线。只不过弘时不配合,只一心办好皇帝交代的差事,不与之亲近。
    而皇帝自然知道,自齐妃走后,弘时就懂事孝顺起来,对他这个皇阿玛更是事无保留,所以对于皇后的动作只当看不见。
    弘时第一次单独办差,还是先帝的生辰,皇帝特意交代高无庸选两个得用的人。
    一个是宋吉,是高无庸的徒弟;一个也是皇帝的随侍太监赵章。
    这天,弘时带着两个公公到祭殿检查整理,弘时透过门边看到一个绸缎角边儿,他知道弘历在那里。
    哼,等着你呢!
    弘时看着宋吉和赵章,说道:“两位公公,我看这都差不多了,没什么问题,辛苦两位公公那些册子再仔细对一下就行了。”
    “王爷言重了,都是奴才们应该做的,不敢言辛苦。”
    “好,那就在窗下看吧,光线好一些。”
    随后指挥两个太监搬一张桌子。
    “一定要轻拿轻放,这是祭殿,不可大声。”
    两个太监躬身细语,“嗻。”
    “宋公公,赵公公,请吧。”
    “嗻。”
    看着两个公公在窗下仔细对着册子,弘时看着他们有意味的笑了笑。
    “两位公公忙着,我先四处再看看。”
    “王爷请。”
    弘时出去,果然看到弘历站在树下,来回踱步。
    “呦,四弟平日里最用功了,今儿怎么站在这儿?”
    “今儿是八叔生辰,我去宗人府看他了。”
    弘时一脸惊讶,随后四处看了看,拉着他走到窗下的角落里,像是被吓到一般,声音有些大的说道:
    “你敢去看八叔?不怕被人看见。”
    “旁人问起我自然不说,您是我三哥,弟弟不敢隐瞒。”
    “那八叔怎么样?”
    “还能如何?削爵囚禁,生不如死。三哥,为弟的有句话一直想说,不知是否得当。”
    “你我兄弟,说吧。”
    “皇阿玛因继伟之事,圈进了数位宗亲,八叔和十七叔都是皇阿玛的手足。
    若我们能为八叔和十四叔求情,让他们得到皇阿玛的宽宥,那么既保全了皇阿玛的千古名声,不至于在百年之后被人议论手足相残;更能使太后在九泉之下安息。
    下个月便是先帝的生辰,我想在那日求得皇阿玛对八叔和十四叔的宽恕。这也是对先帝和太后最大的孝心了。”
    弘时听完一副又悲痛又无奈的眼神看着弘历,说道:
    “四弟,你是光看到八叔和十四叔被圈禁可怜,你没有想到,若是皇阿玛和他们交换了处境,皇阿玛又会好到哪里去,咱们兄弟姐妹呢,又会好到哪里去?
    为兄比你大几岁,皇阿玛的苦处我看得多了。咱们的这些叔叔伯伯们非龙即虎,谁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主儿;
    皇阿玛登基以后对八叔十四叔他们狗宽容的了,八叔曾经还是总理王大臣呢。
    可是他们一直不满意皇阿玛,处处针对皇阿玛,皇阿玛正是因为手足之情才处处忍让他们到今天。
    你刚才说对先帝的孝心,三哥有印象,当初正是因为先帝怀疑八叔有不轨之心,即便那么多人举荐八叔为太子,先帝都没有同意,后来将皇位传给皇阿玛。
    四弟,咱们都是皇阿玛的亲儿子,皇阿玛也只有咱们兄弟四个儿子,皇阿玛日夜勤勉,自己的身体都顾不上,咱们该用心读书办差为皇阿玛分忧才是。
    这次也就算了,日后不要再去宗人府看他们了,否则岂不是伤了皇阿玛的心。”
    说完拍了拍弘历的肩膀,不等他反应径直走进殿里。走进去余光看见两个公公埋着的头,僵硬的手,弘时笑了笑走到另一边查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