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原来综嬛传啊 > 第 11 章 直亲王
    张廷玉马齐出去后,殿内皇帝留下了弘时。皇帝看着弘时一时间有些欣慰。
    “弘时,你福晋也五个月了吧?”
    “回皇阿玛,是的。”
    “一转眼,你都快为人父了,果然长大了,你今天的表现朕很高兴。”
    “皇阿玛,儿臣才疏学浅,初次上差,有些东西不过平心而论,儿臣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是对是错都没关系,你还小,朕还在,你可以犯错,但不能一直犯错。”
    弘时闻言跪下,“是,儿臣多谢皇阿玛厚爱。一定谨遵皇阿玛教诲。”
    “嗯,按理说你皇祖母一直对你疼爱有加,若按你的性子,肯定会顾及你皇祖母,你为何不推举你十四叔呢?”
    弘时有些无语,自己这个皇帝阿玛,治理国家是不错的,就是为人太过多疑,就这一会儿呢就怀疑上自己了。
    心思流转间,弘时换上一副难言的脸色,“这…”
    “在朕面前,有什么就说。”
    弘时默了一会儿说道;“皇阿玛,原本不该议论祖宗的。皇阿玛问了,儿臣就斗胆说了。
    皇祖母疼爱儿臣,儿臣铭感五内,也用心孝顺皇祖母,可皇祖母再亲也没有皇阿玛亲啊。
    皇阿玛登基之前如何艰难,儿臣都看在眼里,说句不好听的,别人要和皇阿玛争,也算情有可原;
    可十四叔他是皇阿玛的同胞兄弟,即便皇阿玛登基了,也还在处处为难皇阿玛,完全不顾江山社稷的稳固,十四叔的行为实在不悌,也于皇爷爷皇祖母不孝。所以儿臣…”
    “唉,难为你时时刻刻替朕考虑。这几天,要为西北筹军粮,你就到户部和兵部多转转。
    顺便也替朕多看看,折子也要上。”
    “是,儿臣一定用心学习。”
    “好,下去吧。”
    “嗻,儿臣告退。”
    过了两天,皇上竟然下了一道旨意:
    解除大阿哥允禔圈禁,加封直亲王;
    监管户部粮草筹备;
    待粮草筹备完毕,领军护送前往西北与岳钟琪传尔丹汇合;
    统领后方,整顿军务;和岳钟琪传尔丹一起指挥作战。
    一时间,朝野震动。
    大家都知道讨伐葛尔丹战事不利,没想到皇上居然把康熙圣祖爷的长子、曾经的大千岁都放了出来。
    有聪明的已经想到了皇帝的用意;还有一些则是忧心这大千岁又出来了,会不会又出现什么动荡。
    养心殿
    “大哥,身子养的怎么样,弟弟也是无奈,才劳烦大哥,要委屈大哥奔波了。”
    说实在的,皇帝也是有感触的。
    皇帝以下,小的小,不听话的不听话;这上边儿呢皇阿玛和皇额娘不在了,二哥在他登基第二年就走了。
    如今血脉相近的长者也只有大哥和三哥。三哥呢喜爱编书,也不大掺和政事;也只有大哥能帮他了。
    想到兄弟们以前的日子,又是一阵叹息。
    直亲王圈禁多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呼百应,豪情壮志的大千岁了。
    听到皇帝的话,立马跪下,“皇上说的哪里话,为君分忧是做臣子的本分。
    臣荒废多年,皇上厚待臣放臣出来,能为江山社稷和皇上略尽绵薄之力,臣万死不辞。”
    皇帝连忙扶起,“大哥,私下里还是叫四弟吧,朕不希望连个可以亲近朕规劝朕的人都没有啊。”
    直亲王看着皇帝认真的样子,从善如流,“唉,四弟,大哥何尝不念着咱们兄弟情分。过了这么多年,大哥如今只想着踏踏实实做点事,对得起列祖列宗和孩子们也就是了。
    如今重见天日,还得多谢四弟啊。”
    “大哥,言重了。大哥的孩子也是朕的亲侄,岂有不照看之理?
    有大哥帮着朕,朕也安心不少;大哥过几日就要出发了,千万保重自身啊。”
    “皇上放心,臣不过去统筹军务、振奋军心罢了,前线作战还是要靠各位将军的。”
    “好,今日留下来,咱们哥儿俩好好吃顿饭。”
    “是,臣就却之不恭了。”
    等直亲王要出宫的时候,就和弘时碰到了。
    “弘时给大伯请安。”
    “哈哈哈,好,你是小三儿吧。大伯都听你皇阿玛说了,还是你提议让大伯出来的,大伯得谢谢你啊。”
    无语!什么小三儿啊,我没名字吗?弘时不好听吗?你哪怕叫个三侄儿也行啊。
    “大伯言重了,不过是为皇阿玛分忧罢了,不敢受大伯的谢。”
    “行了,男子汉大丈夫说是就是了。反正你终究还是帮了大伯。
    小三儿啊,你皇阿玛交了重要的差事给大伯,最近啊没空答谢你,你等大伯回来,啊!”
    “大伯相邀,侄儿不敢推辞,望大伯一帆风顺,不负皇恩。。”
    “好,大伯走了。”
    “侄儿恭送大伯。”
    看着直亲王离去,弘时才转身去往养心殿给皇帝汇报调拨粮草进度。
    养心殿
    “哈哈哈好,一应事务都已完备,过两日直亲王便可动身了。弘时,你最近表现的不错, 能担当大任了。”
    “全赖皇阿玛教导有方,不敢领功。皇阿玛,您今日似乎很高兴?”
    “是啊,后宫的安嫔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且胎像稳固。
    熹贵妃还与朕提议大封六宫。”
    弘时温言立马跪下,“儿臣恭喜皇阿玛。皇阿玛才解决一件事呢,弟弟就来了,想必一定懂事贴心。”
    “你是朕的长子,差事也办的好,朕自然多想着你的;
    你的生母齐妃,朕准备追封为皇贵妃,也算成全你一片孝心。”
    弘时温言脸上一派喜不自胜,眼带水光感激的看着皇帝,随后重重的磕下去,“儿臣谢皇阿玛隆恩。”
    “好了,快起来,去给你皇额娘请安吧。”
    “嗻,儿臣告退。”
    永寿宫里,因为胧月公主的原因,熹贵妃和敬妃一直亲近,也还多亏皇后做推手;端妃在之前也和熹贵妃多有交情,所以时常走动。
    三人又带着各自的孩子在一起串门儿聊天。
    “皇上下旨大封六宫,咱们可都是托了你的福啊。”
    “姐姐笑话了,若是平常也不好提起,不过借势罢了。也不好让皇后和安嫔太得意。”
    “唉,即便这样,怕也是动摇不了皇后。我听说穆郡王在前朝很得用,连昔日的大千岁直亲王都亲睐有加,皇上更是连连称赞。”
    “姐姐,穆郡王如此,皇后可未必高兴。”
    “妹妹的意思是?”
    熹贵妃将穆郡王福晋怀孕未稳还被皇后折腾的的事情和她们说了。
    “哼,这倒也符合皇后的性子。”
    “是啊,而且这齐妃毫无征兆的就自戕了,皇后就提出要抚养三阿哥,这其中深意想必两位姐姐也都能察觉。”
    “是啊,我看穆郡王和齐妃母子之情甚为深厚,若是穆郡王知道实情,不知怎样震怒呢。”
    “既然做了,一定会有蛛丝马迹的。咱们慢慢看就是了。”
    她们说得不错,皇后确实不满弘时精明能干,她其实已经感觉到自从齐妃死后,弘时已经变了。
    只是还是以为是被齐妃的死刺激到了,看弘时对自己的态度,也看不出其他不对的地方。
    以为自己做的事连皇上都不知道,更何况是弘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弘时是已经换了一个灵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