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冲出四合院 > 78.第78章 毕业季

78.第78章 毕业季

 热门推荐:
    第78章 毕业季
    娄晓娥下午回到四合院门口的时候,正好瞧见张家竹棚那边围了不少人。
    待她走近,踮起脚尖一看,就见一个姑娘穿着一条好看的白底黄连衣裙,在人群中转身展示。
    那裙子的白色大衣领是瓣状的,两只短袖鼓得像小灯笼,袖口各有一只白色小蝴蝶结,腰部有一条三指宽的白色腰带被系成了蝴蝶结绳扣,裙摆右下方缝了三只栩栩如生的布蝴蝶。
    接着,她看到旁边还有一个姑娘,穿着白底黄布做的荷叶领七分袖上衣,配的黑裤不好看。
    还有那个穿裙子的姑娘,脚上配的黑布鞋也不好看。
    “收摊!看电影去了!”
    张和平大声招呼家人们收摊,没管周围穷得只剩时间的人,准备去轧钢厂看电影了。
    虽然许大茂说了要帮他们占前排位置,但是去晚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前排坐,貌似很不好。
    走出人群,张和平发现娄晓娥站在一旁,随口招呼了一声嫂子,也没管自己之前是怎么不理娄家父女的,只要自己不要脸,要脸的就是别人。
    “哦,对了!”张和平转身看向跟进院里的娄晓娥,“嫂子,你那匹布,我们可以给你多做几件衣服和裙子,但是用布当报酬可不行,我表姐需要赚钱生活。”
    娄晓娥想起她爸的叮嘱,立马进入商业谈判模式,“用布当报酬是之前说好的,要不我再拿一匹布过来,第二匹布的制作费用,用钱结算?”
    “这样啊……”张和平略微思考了一下,便点头同意了,没必要跟钱和布过不去,反正不需要他去画壁画了,没什么大问题。
    张家人拿着6个小竹凳去看了电影,两个多小时后才回到家。
    又过了一会,娄晓娥就带着她家的壮劳力许大茂,抱了一匹白底红布到张家东厢房,请他们继续做衣服。
    然后,张和平与娄晓娥谈好了制衣费,上衣1块/件,裙子1块5毛/件,衣裤2块/套。
    ……
    时间悄然来到6月3号周末,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
    昨天,在张和平的指导下,大表姐马丽莉超常发挥,在晚上8点前,完成了娄晓娥的两件上衣。
    等张和平连夜将白底黄布制作的3件上衣、1条裙子送到后院许家后,剩余的21尺白底黄布就成了张家箱底的布料了。
    今天,就在张和平指导大表姐用另一匹白底红布,给娄晓娥做一条短连衣裙时,惊讶发现大伯张城背着一大背篼东西,默不作声的进了四合院。
    张和平还特意走到院门口看了里面一眼,大伯张城径直去的后院。
    吃午饭的时候,张和平将大伯背了东西进院,进门时没给父亲张兵打招呼的事,给母亲马秀珍她们说了一下。
    最后,张和平朝沉默不语的老张吐槽道:“搞半天,你大哥是知道可以背东西进城的,只是之前不愿意往我们家背东西。还有,他这次是一个人来的,呵呵……”
    午饭后,张和平跟母亲马秀珍对了一下账。
    老张上个月补鞋赚的钱只有25块,不知道他藏了多少,但最近补鞋的人确实少了很多。
    大表姐马丽莉缝补赚的钱更少,只有1块5;一是因为针线活是大婶大妈的看家本领,不需要送缝补摊那里做,除非是单身汉;二是因为最近在忙娄晓娥的衣服,没接缝补的活。
    算上这个月工资和上个月结余,家中存款225块钱。
    张家上个月的粗粮都拿去还了债,还欠那4个战友30斤棒子面和一些票证,这个月就能争取还光。
    目前,他家还剩余30多斤面粉,595斤饭票,43元菜票。
    下午,街道办的人过来后,给他家5口人发了99斤8两粗粮票,42斤7两细粮票。
    到了晚上,张和平正在询问两个姐有没有把握考上中专时,阎解放跑过来通知开全院大会,关于张翠山父子跟刘家父子打架一事。
    张和平让母亲马秀珍拉住老张,不让他出去。
    接着,张和平独自跑到中院,听他们掰扯了两句,就不想搭理张翠山了,提了竹凳闪人。
    他们这次打架的起因是,张城和张翠山要在刘海中家的窗下砌砖搭灶,刘家不肯,还把刚砌的砖推倒了,然后伱推我攘的就吵了起来。
    表面原因,是张翠山想搭灶开伙做饭。
    中层原因,是张城想让他的好大儿张翠山别吃食堂,自己开伙能节约更多钱票。
    深层原因,涉及到张和平拒绝给刘家编竹艺家具,易中海想落张家的面子,有很多人嫉妒张家的两个摊位等等。
    回到前院,张和平叫来阎解放,给了他3毛钱,让他蹬他爸的自行车,去轧钢厂找保卫,就说他们保卫科的张翠山被人打了,问他们管不管。
    没多久,两个轧钢厂保卫来了一趟,中院的全院大会就被解散了,屁大点事。
    第二天,大舅马志义带着大舅娘刘亭来城里看望马丽莉,留下6只活野鸡,第三天就放心回去了。
    ……
    时间翻到6月11号,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开始了。
    11号早上考政治,下午考语文;
    第二天早上数学,下午物理;
    第三天早上化学。
    鉴于上个月听收音机播的新闻,高校、中专学校精简了一半左右,教师、学生精简了80万左右,张和平给两个姐定了一个基调,不许选师范类中专。
    两个姐脱离补课苦海后,成天围在大表姐马丽莉身边,三姐妹在那里叽叽喳喳的钻研着裁缝技艺。
    接着,就轮到张和平的小升初毕业考试了。
    据说,初小升高小的升学率不超过30%;二大爷刘海中就是没升学成功的初小文化。
    而高小升初中,升学率不超过15%,明显低得非常不正常!
    然后就是初中升中专的升学率不超过25%。
    但是,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就有些高了,考不上中专的学生,至少还有65%几率读高中。
    6月25号。
    上午9点,张和平坐在教室里,有些错愕地看着语文考卷,这上面只有一道作文题:我的这三年!
    这种题,自然不是让考生来诉苦的,更不能炫耀某天钓了多少鱼,卖了多少钱。
    积极的心态,上进的思想,才是本次考察的重点。
    如果写老张对战友家属的无私帮助,然后对儿子张和平的正面影响……想想都违心,算了,换其他的!
    “我的这三年,是充实的三年,是影响我一生的三年……”
    张和平按照假大空的套路,杜撰他这三年如何刻苦学医,学医是为祖国、为人民做奉献,并添加了一些中医术语在其中佐证,很容易就搞定了一篇500字小作文。
    下午14点,考数学……呃!太简单了,一只手就搞定了。
    提前交卷!
    提前放假!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