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20世纪巫师生存指南 > 第21章 21应聘职位
    第21章 21.应聘职位
    下午三点,李维和新的房东先生互相握手,以每月4菲元的价格租下了一套位于市区的单身公寓。
    该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换了一身体面的衣服,对方很乐意地招待了李维这位租客,讲价的过程也轻松了不少,只是叮嘱李维每月要至少打扫一次房间。
    李维买了一个新的公文包,将那份合同放了进去,钥匙则装进皮夹。
    毕竟空间数量有限,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放,还是要留下一些带在身上的。
    李维预支了三个月的房租,现在他身上还剩下1734菲元,以及零碎的菲分。
    推开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小屋的门,李维满心欣慰。
    小屋一室一厅,有一个厨房,一个小厕所。
    客厅里摆着沙发、茶几和一套桌椅,家具都是带有繁复纹的深色,这是最新的装饰主义风潮所致。
    还有一张床,床垫不算柔软,但没有霉味、没有污渍,这对于李维而言已经算是享受了。
    李维休息片刻,检查了一下其它家具,正好卧室的桌子里有几张纸,李维给自己列了一张需要购买的东西清单。
    接着,他将清单塞进口袋,又写起自己的简历。
    毕竟要找工作嘛。
    但李维没想到的是,他,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高材生、2d级妄想系的强大巫师、布里奇维克黑帮的宿命之敌、老陈杂碎店的忠实客户……
    他竟然扑街了。
    ……
    李维为了应聘,换下了舒适的褐色风衣,买了一身正式的黑色西装。
    下午五点半,李维脸上被吹了一口雪茄的烟气,西装笔挺的某公司老板轻蔑地将李维的简历抛在桌上。
    “抱歉,你的各方面都很好。”
    “但是我不打算录用一个有色人种……尤其是赛里斯人。”
    老板带着嘲弄,叼着一根来自库巴的雪茄,神色轻蔑到了极点。
    李维面沉如水,缓缓站起来。
    他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端起桌子上的咖啡壶。
    “先生,你知道吗,你就像这壶咖啡。”
    “什么?”那个老板在这一刻想起了他所知道的所有关于咖啡的谚语。
    “既没有皮燕,也没有妈。”
    说着,李维一挥手把热咖啡泼在了老板的丝绸西装上。
    后者被烫得嗷嗷直叫,声音引来了办公室外的保安与职员们,他们推门冲进来时,只看见了一个持枪的男人。
    “你们的老板刚才碰倒了咖啡壶。”李维把左轮贴着一个保安的额头。
    “他太不小心了,快去帮他清理一下?”
    保安讪讪一笑,赶忙慌张点头。
    “嗯,还有什么事情吗?”
    所有人鸦雀无声。
    “那我就告辞了。”
    李维收起左轮,手揣进口袋,在一众目光里离开了这家公司。
    直到走到大街上,李维才松了松领带,啐了一口痰。
    “晦气,遇上个白右公司。”
    李维抬头一看,门口写着“唐格拉斯罐头食品”的字样。
    这是一家在世战期间创办的小公司,实力有限,应该没有能力报复李维。
    他松了口气。
    不怪李维怨气那么大,今天他跑了十几家公司应聘,结果都被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学校的毕业证书,没有技术工人资格证,但难说他的赛里斯人身份是不是他被拒绝另一重原因。
    世战结束后,大量退役的士兵都在找工作,公司并不缺乏新人应聘。而且即使在世战期间合众国官方对赛里斯的印象有所改观,民间种族歧视的风气也依然根深蒂固。
    手中的简历也投完了,李维摸着鼓鼓的钱包,觉得并不急于一时。他打算趁着商店还营业,先去买些东西,剩下的等明日再战。
    李维帽子一扣,打开刚买的地图,向着城市中心的一个百货商城走去。
    实际上,如果不去仰望那些如城中山岳的庞然大物,你会发现圣芙兰西斯的街道顶多是宽了一些,算个布里奇维克plus版。
    两侧仍有乞丐……大多是世战时残疾退役的士兵,来往的仍是工人、白领、经理。
    唯一的变化是爵士乐队多了起来,他们往往选择在街角演奏,一人抱着亮黄铜色萨克斯,一个人拉提琴,还有诸多单簧管手,他们身后的墙上贴着一张海报:
    “黑人文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不知道这算是讽刺还是赞扬,不过围观的黑叔叔们似乎都看得挺开心的。
    这时,市轨电车叮叮当当地声音响起,这是在催促十字路口上挡路的车赶紧闪开。
    但前方的岔路似乎发生了拥堵,一堆汽车挤做一团,市轨电车无奈停下。
    李维摊开地图比对了一下,发现市轨电车要去的方向似乎和自己一样。
    “喂,你们到克格罗超市去吗?”
    李维朝电车里面喊道。
    “去,不过路上要耽搁一会儿。”电车里传出回音,听声音似乎是位女性。
    “哦,没关系。”李维道,“能载我一程吗?”
    话音刚落,电车门随即打开,似乎是在让他上车。
    李维挠挠头走上电车,车门在他身后关闭。
    司机的确是位女性,她大概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留着一头短发,给李维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玛蒂尔达。
    李维本想找个座位,但惊讶地发现车上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这下他觉得自己要是坐下来有点尴尬,只好站在驾驶室旁边。
    “嘿,你是外国人?”女孩主动开口。
    “嗯,赛里斯人。”李维点头道。
    “哦,真难得啊,你是怎么来菲尼克斯的?”
    “我压根就没想过来这里……”李维本能开口,但是突然发现这段对话有些熟悉。
    “简略地讲,我是被绑架过来的。”
    “哇哦,更难得了!”女孩道,她的注意力好像根本就不在开车上。
    “我是偷渡过来,你知道吗?”
    “我10岁的时候,和爸妈骑在轮船的舵叶上偷渡来的合众国。那是迈安密之星号,一艘像山一样大的船。我们身后是向前倾斜的船身,面前是泛着白色浪的海水,那根舵叶朝着海水的方向倾斜,我们得浑身用力,才能不掉下去。”
    “哇哦。”李维道:“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惨了。”
    “哼哼,是吧?我们在海上饿了十天,只能靠装在口袋里的巧克力填肚子。可是吃了巧克力以后就会口渴,我们只好喝海水,但海水是咸的,越喝越渴。
    “那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呢?”李维好奇地问。
    “当然是靠雨水啊,下雨天雨水会顺着船身流下来,我们只要去舔就可以喝到不咸的水。”女孩骄傲道,“我的爸妈都没能坚持下来,他们坐在外面,那里倾斜的角度更大,所以他们很快就没了力气,然后都掉进了海里。”
    “所以就剩你一个了?”李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玛尔达。”女孩笑着说。
    果然,名字也很像。
    ps.
    存稿无了呜呜呜……
    以及,跟各位说一下,《兔兔公子》杂志的原型:《公子》其实创立于50年代末,流行于60年代,所以我写生活在20年代的李维看《兔兔公子》严格而言是个bug。
    但是我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咆哮的二十年代”与“叛逆的六十年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包括“二十年代女性现代化”与“六十年代性解放运动”,我认为如果不是29年的大萧条,米国在六十年代完成的事情很可能提前40年完成。
    我没有查到二十年代与《公子》类似的杂志,我认为这应该是二十年代摄影技术受限导致的——但一个有巫师的世界,应用技术的发展速度理应在一定程度上快于我们的世界。
    本书中还有许多这样的bug,会有一些将二十年代与六十年代混杂的情况——比如说历史上同时期圣弗朗西斯科的高楼并不像书中描写的那么多。
    我希望能写一个战后、新文化碰撞、新思潮涌现、混乱叛逆的世界,为此可能牺牲一些真实性。
    可惜我的确才疏学浅,若有我没注意的,违和的地方,还请书友们指正与赐教。
    感谢各位的追读,看看我们这周能不能上推荐吧!
    哦,求一波收藏追读评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