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 > 第448章 归家
    第448章 归家
    周兴然坐上车,对还呆愣着的于小武说:“走吧。”
    于小武迟疑:“厂长,您…这就走了,不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吗?”
    “我待在这里干什么?”
    “工作。”
    于小武本以为周兴然是对他不满,才说出来中都厂是为了找和他一样的人、一起带去见领导的话,周兴然来中都厂的真实目的是处理工作。
    于小武非常后悔、内心早已开始打退堂鼓,他知道自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一厂闹的那一出有点难看,但没有危及到厂子及厂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往大了说一场职工聚众闹事,往小了说他就是个跳梁小丑。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小事。
    既然是小事,那就没有必要闹到领导面前。
    周兴然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跑到领导面前又哭又闹、打小报告,某种程度上说明他能力不够、御下不严。
    遇到严格的领导恐怕会让周兴然交一份反思报告。
    于小武想着周兴然应该会在中都厂待大半个下午,到时候即使真的要带他去见领导,他可以用快下班了、着急回家、买菜做饭等借口脱身。
    结果周兴然那番话竟然是真的!
    他们两个人才刚来中都厂几分钟,周兴然三言两语就打发了老职工,接着就要走带他去找领导提意见?!
    现在可是中午,原先预备的借口都不能用了。
    而且他们是吃了午饭出来的,没办法用饿来拖延时间。
    “工作?”周兴然笑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决你的困难,这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于小武迫不得已上了车。
    刚上车,听见周兴然对李勇说:“咱们先去司法部。”
    于小武脑子飞快转动,想要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怎么都想不出来,急的一脑门汗。
    周兴然:“你又热了?明明开着窗户呀。”
    “不…不是。”于小武哑着嗓子,“我有些不舒服。”
    “哪里不舒服?”
    于小武急中生智,用手捂住肚子,露出满脸痛苦之色:“肚子疼,好疼,忍不住了。”
    “厂长,我想上厕所,现在就要去,不然…恐怕…”
    哼,等他到了厕所,他要表演一个占着茅坑不拉屎。
    周兴然满脸焦急:“李勇,开快点,于同志要去厕所。”
    ?
    这和他想得有点不一样。
    于小武拽住周兴然的衣袖:“厂长不用了,掉头回中都厂就行。”
    周兴然:“掉头太麻烦,而且中都厂人多,厕所还没扩建完,厕所不一定有空位。还是直接去司法部便利一点,你上完厕所,我直接带你去见领导,去完司法部咱们再去劳动保障部看看。”
    “李勇,再快点儿。”
    周兴然看看李勇,又看看于小武,情真意切的样子还真像一位热心、温柔、体贴的厂长。
    于小武可是在汽车厂工作的,虽然不会开车,但是对汽车也很了解,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汽车掉头都是件麻烦事了?
    这条路宽阔,也没其他汽车、遮挡物,他们离开中都厂也才三四分钟的时间。
    周兴然如果真关心他,掉头是最好的选择。
    周兴然如今这么做,应该是看穿了他的谎言。
    车又往前开了几分钟,速度很快,离司法部越来越近了。
    周兴然看于小武的手离开的肚子:“现在好点了吗?肚子是不是不疼了?”
    于小武点头,期期艾艾开口:“厂长,我还是有点不舒服,今天可能见不了领导了,我想回家休息一会儿。”
    周兴然一直没有说话。
    于小武:“厂长,我怕一会在领导面前失态,丢的也是咱们一厂的脸。”
    “好吧,我送你回家,明天你不用来厂里,明天一早我去接你直接去司法部。”
    于小武苦涩,难道怎么都躲不过去吗?
    周兴然没有一点自己的事吗?为什么要在他身上浪费这么多时间?
    “厂长,我感觉我可能病得不轻,一会儿要去医院查一查,可能得连续在家休息好几天,找领导的事得往后拖一拖,什么时候能好我也不知道,得看医生怎么说。”
    “…现在想一想,我觉得厂长你说的特别有道理,上午是我冲动了,现在我冷静下来,对上午的行为非常后悔,现在这里给给你道个歉。”
    “这一难受,把我原本想提的意见忘得一干二净,就算去见领导,也说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我非常认可新规定,去见领导也没什么意义吧?厂长,咱能不去吗?”
    关键时刻,谁还不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了?
    周兴然终于正视于小武:“你能想明白,我非常高兴,希望你以后一直明白、清醒才好。”
    83年,劳动人事部就在推行劳动合同制,进行用工改革。
    一直到今年,三年多过去了,才由国务院颁布了《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四项暂行规定。
    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改革到21世纪20年代,依然有很多工作是靠血脉传播的,比如烟、电等。
    周兴然都不敢想象,如果不限制子女顶替,等到70、80后长成,工作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周兴然:“去还是不去,你自己决定就好。”
    “好了,到你家了,回家好好休息吧,等你身体好全了再来上班。”
    于小武浑浑噩噩地下了车,站在四合院门口注视着汽车远去才进了院门。
    包蓉看于小武面色惨白、步履蹒跚,才下午2:00出头就回来了,还以为他受伤了,着急忙慌的扶回了家。
    虚惊一场的于小武都没注意到他没给周兴然、李勇说地址,两个人却把他送到了门口。
    周兴然为了安抚职工,中秋、过年的福利比往年厚了三成。
    一厂本来就福利丰厚,再厚三成,一下碾压平城众厂、单位,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
    一厂职工里子面子都有了,走在外面笑得合不拢嘴。
    优厚的福利待遇加上时间的消磨,职工们慢慢地都接受了新规定,不再闹事。
    过年回梨乡沟的时候,周兴然发现梨乡沟又搞起了饲料厂。
    梨乡沟只是一个村子、人口有限,满山遍野的果树加上三个工厂已经忙不过来了。
    更何况村民们有的还种着地、养着猪鸭鹅,还有人因为手头宽裕,在镇上或者县里整了个小门面卖报纸、零食等杂货。
    这样一来,人手严重不足。
    梨乡沟人手不够,柿景镇其他村子的人正巧想加入进来。
    周兴家已经升到怀山县任职了,威信更重,调配起柿景镇上的村子更得心应手。
    由他牵头,梨乡沟出资,其他村子出人出力,饲料厂顺利做了起来,果园范围也变大了。
    “怎么想起来开饲料厂了?”
    周兴然骄傲:“是燕子告诉我的,她这两年越发精神了,果然出去长长见识还是很有用的。”
    “羊城下面的村子有人做饲料,卖给香港,第一年就挣了40万。”
    “这样的生意多适合咱们,除去谷物等常见用料,咱们还能往里面加品相不好的水果,肯定要比他们更好卖。”
    “所以燕子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我,我觉得非常可行,谁会嫌钱多?”
    “即使一年只能挣20万,给乡亲们分一分,过年饭桌上也能多添两道肉菜。”
    两年没回来,梨乡沟的变化属实有点大,但周兴然还没参观完就回平城了。
    因为回来的第二天,林嘉琦就莫名的焦虑、心慌,闹着要回平城。
    林嘉琦之前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家里人都很担心。
    第三天天还未亮周兴然一行人就离开了梨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