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 > 第425章 牧见山
    第425章 牧见山
    第425章 牧见山
    周兴然说完接下来的任务,想起今年中都厂新招的几个技术员,都是新鲜出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没在中都厂跟过项目。
    “技术组新来的实习生就跟着…”
    周兴然还没说完,坐在会议室中段偏后的一个带着黑框眼镜、身材瘦削的年轻人站起来:“厂长,我想跟着冯工一起研究坦克发动机。”
    周兴然轻挑眉毛,嘴角勾起一抹兴味:“哦?”
    坐在周兴然左下侧的吴荣全先是看了看那个年轻人一眼,眼神难以捉摸,然后上半身向周兴然这边歪过来,提示道:“厂长,他就是牧见山。”
    也许是中都厂在平城有了一些名气,也许是周兴然这个厂长的名声显赫,今年中都厂招技术员的过程很顺利。
    顺利到还招来一名研究生牧见山。
    在这个大学生都矜贵非常的年代,一个研究生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1981年1月1日,上面才正式宣布,我国设立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
    1983年5月,举行了建国后首届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地点直接设在了人民大会堂,博士证书更是由中科院主任签发的,可见上面对这件事的重视。
    还邀请了学界名流进行观礼,授予仪式当天挤满了各报社的记者。
    周兴然和穆建白也在被邀请行列,两人虽然在学术界没什么建树,但都是华庆毕业的,又被华庆聘回去授课。
    关键是两人在平城都算是名人,在汽车行业名声不小,是华庆大学的名誉校友。
    华庆大学先对两人发出了邀请,待两人同意后以华庆大学名誉教授的名义替两人申请了出席。
    当时还在华庆上学的周宁璋非常嫉妒:“爸爸,我觉得这种仪式应该放出一部分名额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向学心。”
    以当时周宁璋的成绩,如果学生有名额,他肯定能选上。
    周兴然挥了挥手中的相机:“你放心,我多拍几张钱主任的照片给你的。”
    “多谢老爸!”
    中科院物理部主任钱三强,是周宁璋的偶像也是他追逐的目标。
    硕士虽然没有博士这么大的排面,但放在哪里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当周兴然知道今年招到一名硕士的时候,非常惊讶。
    如果当时不是坐在中都厂的厂长办公室,眼前站的也是中都厂的厂长秘书吴荣全,周兴然都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
    这种人才不应该出现在一厂吗?
    一厂今年都没有招到硕士,中都厂竟然招到了。
    一厂都不需要亲自跑学校走关系招人,人才会自动送上门。
    中都厂到处跑着招人的时候是六月份、七月份,那时候中都厂还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
    说神秘是给周兴然面子,那时候中都厂还没参加沪上汽车展,没有各家报社报道,没有公布过y1的数据和销量,厂里没有特别优秀的工程师带队。
    除了有一个周兴然做厂长,整一个“三无”汽车厂。
    现在大学包分配,以牧见山的资历,不是他主动要求老师,老师脑子出问题了才会将他分配到中都厂。
    周兴然惊讶完,就开始分析牧见山来中都厂的目的,他大概猜到点东西。
    学生毕业到到单位报到的这段时间里,还有三天到一两个月的时间是留给学生回家安置用的。
    牧见山不是平城人,来中都厂的报到时间比较晚,周兴然去沪上参加汽车展之前都没见过他。
    今天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见到牧见山真人,听完他的发言后,周兴然当时内心的那点隐约猜想被证实了。
    牧见山是个锋芒毕露的人,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
    周兴然回想起他看过的牧见山的资料,宁省某小山村的人,家里兄弟姐妹九人,和周兴然身世比较像。
    和周兴然不同的是,牧见山的父亲是县城的工人,这才能供得起牧见山读大学。
    牧见山想要在平城安家,又要反哺老家的父母亲人,必须尽快提高他自己的身价才可以,不然日子肯定过得苦巴巴。
    牧见山如果去了一厂,晋升也很快,但不如中都厂快。
    在牧见山站起来发言时,不需要吴荣全提醒,周兴然根据他面生的脸庞和坐的位置,就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
    中都厂其他部门招人要求不高,但技术组一直保持着宁缺毋滥的态度。
    除了在中都厂新建时,时机不太对,招了两三个高中生充架子,剩下的全是大学生、中专生。
    而且,周兴然也不遵守实习必须满几年才能转正的规定,他对这方面放到特别宽,只要你有成绩,就给转正。
    甚至,你没有特别的成绩,但你认真完成的本职工作,没有出错,也会给你转正。
    这就导致,每年招的技术员,不到一年都成了正式工。
    也就是说,即使你是大学生,来到中都厂,开会的时候也得坐在最后面,因为你的职级比人家低。
    比如今年新招的技术员都排在末尾呢,只有牧见山一个脸生的坐在中段。
    没办法,牧见山起点太高,即使仍在实习期,职级也比在场的许多人高。
    中都厂技术组除了一个冯安康,没有特别优秀、出彩的人。
    冯安康年纪大了,不知何时退休,技术组需要一个接班人。
    一旦成功接班,直接上升了几个台阶,人生少走很多年弯路。
    周兴然又是非常看重个人才能的厂长,以才能和成绩说话,在这里,不需要走寻常路,也许今天是实习生,明天就是副厂长。
    牧见山搏的就是这样一个白日飞升的机会。
    周兴然看着这个年轻人,内心啧啧两声,牧见山像一个疯狂的赌徒。
    毕竟,在他选择中都厂的时候,中都厂除了他这个厂长,什么都没有。
    不像现在,一个沪上汽车展将中都厂的名声打出去了。
    大家知道了y1在国外的销量,是很多大厂都比不过的数量,也知道了y1的质量,虽然奇怪了点,但并不比一厂的差,各有特色。
    y1加贷款买车直接将周兴然的名声再次推上一个新高度。
    有人说周兴然是一个优秀的汽车工程师,他带的项目一定会成功。
    也有人说周兴然是一个优秀的厂长、生意人,不管什么厂子由他来当厂长一定会起死回生、大赚特赚。
    毕竟,连贷款买车,掏空买家未来钱包的事他都干出来了,关键还成功了。
    既然不知当时中都厂的底细,那么牧见山是将宝押在了周兴然这个厂长身上。
    周兴然觉得压力山大,牧见山对他可真信任。
    同时也很高兴,一个人能完全的信任他,连前途都交到了他的手上。
    一个信任他又有才能、野心的下属,非常符合周兴然的口味。
    周兴然:“牧见山是吧?为什么想跟坦克发动机的项目?”
    牧见山站的更直了些:“这个项目由冯工亲自带队,我才学疏浅,跟着冯工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另一方面,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可以研究汽车发动机,但研究坦克发动机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了,机不可失,我想试一试。”
    牧见山办完入职后,第一时间到档案室查看了在外面引起一阵腥风血雨的y1数据。
    看完后他对自己选择中都厂这个决定又多了一份信心。
    然后牧见山在报纸上天天关注着和沪上汽车展有关的一切,看周兴然引发热议。
    根据周兴然的行动,推测周兴然回到平城后会怎么安排下半年的任务,他应该做哪些准备?
    谁知道,周兴然竟然要做坦克发动机?
    而且看起来周兴然对这个发动机非常重视,中都厂同时进行的这两个项目,周兴然肯定在发动机项目待的时间更多。
    跟着冯安康学习是假,能跟周兴然多相处才是真。
    中都厂目前业务有两个,一个是研究汽车,一个是研究轮胎。
    牧见山认为能在汽车厂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汽车,轮胎都是小道。
    如果他想研究轮胎,他不如直接去轮胎厂了。
    第二项任务研究的还不是汽车轮胎,而是坦克履带。
    牧见山觉得坦克履带和坦克发动机一样,汽车厂不可能一直研究军工相关的东西,这一次可能是偶然合作,很难会有第二次。
    研究坦克发动机的经验对他研究汽车发动机可能还有点帮助。
    可研究坦克履带对他未来有任何帮助吗?
    周兴然莞尔:“我也是这么想的,在一个行业干久了精神容易倦怠,偶尔能研究点别的很有意思。”
    “那好,新来的实习生我也不特意安排了,你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一个项目跟着吧。”
    周兴然留了一点时间,让新人选任务。
    等他们选完后:“在这里,我要跟还不了解我的新人说一下,我这个人不喜欢浪费时间,任务一旦下达,就会立刻去做。”
    “我要求高效率的同时,对成绩也有要求,规定的时间内希望你们能拿出满意的成果。”
    “而不是为了高效率随意拿点东西敷衍我。”
    “好,既然你们已经分好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工作,跟着你们的项目组长去该去的研究室。”
    吴荣全站起来开始念两个项目研究室的分配,以及分配给项目的工人。
    吴荣全说完后,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周兴然和冯安康去了楼下坦克发动机的研究室。
    等人到齐后,周兴然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字,然后问:“刚才你们都看过三代坦克的数据了,对发动机的研究有什么想法?”
    牧见山:“厂长,我觉得适合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涡轮增压可以不用增加排量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而且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更加省油,非常适合现在的我们。”
    “涡轮增压发动机试验性更广,安装也方便。”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比起其他发动机来说更小,更符合作战时的隐蔽要求。”
    虽然减小的那一点点音量在战场上没什么作用,可毕竟也是优点。
    牧见山此话一出,很多人都表示赞同。
    有人赞同,当然也有人反对:“五四军工厂要求三代坦克要有高机动性,涡轮增压的动力输出反应滞后,这符合要求吗?”
    “在战场上,每一秒都是生命,那边炮弹打过来了,你这边迟迟动不了,这不成的固定靶了吗?”
    “对呀对呀,涡轮增压除了提速困难,加速也有问题,这也不符合高机动性的要求。”
    “还有一点!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压力和温度都会升高,一个汽车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都会比没有增加的发动机要短。这次是给坦克安装发动机,发动机在工作时压力和温度更高,你不怕在关键时刻发动机坏了吗?”
    随着一个个人站出来讨论,研究室里的气氛火热起来。
    有人帮着牧见山说话,可气势、声音都小,直接被反对牧见山的人压下去了。
    显得牧见山形单影只,格外可怜。
    周兴然从来不在这种时候出言相帮任何一人,不然有拉偏架的嫌疑。
    周兴然除了是厂长,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周兴然如果在技术员争吵的时候放一个人说了话,会让他们误以为周兴然也看好这个方案。
    出于对厂长身份和高级工程师的敬畏,周兴然一旦出现偏好,下属不敢反驳。
    这不是周兴然愿意看到的。
    灵感不分高低贵贱。
    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是高级工程师,是院士,他的灵感就比别人高级。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才会有更好的方法。
    而且周兴然也想探探牧见山的底,看他是怎么解决围攻的?
    可千万别因为一点小质疑就退缩了,那样周兴然会直接将牧见山排除可培养人之列。
    "呵。"牧见山发出一声冷笑,颇为嘲讽,"各位,时代变了。你们认知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多少年前的版本了?"
    "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这句话放在人身上合适,放在死物上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