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 > 第410章 沉默的孟富有
    第410章 沉默的孟富有
    王剑一作为交通部副部长,他比朱文更清楚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情况。
    王剑一现在进入了一种奇异的状态,上面让他和朱文来汽车展视察桑塔纳的情况,显然是非常重视这个项目。
    虽然沪上已经把桑塔纳做出来了,但这只是开始,他们的目标是将桑塔纳完全国产化。
    无可置疑,沪上汽车厂很有实力。
    沪上汽车厂五倍超额完成了上面领导给他们规定的国产化率,将这样的工作成果交上去,肯定会收到表扬。
    奈何王剑一对桑塔纳目前国产化的进程不太满意。
    他好像变成了一个凶恶的资本家,将沪上汽车厂榨出了最后一滴油水仍然叫嚣着不够。
    因为前面有平城一厂,直视过太阳,再去望月亮不免会觉得过于暗淡。
    王剑一对周兴然说的那句“不如咱”是真心话。
    表面上这场汽车展是桑塔纳在众人面前第一次亮相,实际上83年中德两国已经开始进行合作了。
    由于生产方式、工艺标准的不同,拖到今年才正式售卖。
    很多人都期盼着桑塔纳能有个好销量,王剑一却不太看好,实在是桑塔纳目前在市场是没有太大的优势。
    一开始德国想要给桑塔纳定价八万一辆,八个万元户加起来才能买一辆?!
    王剑一简直想蹲在他头上拉屎。
    王剑一没有实现这个想法,因为有人脱裤子的动作比他快人:“除了去接你们的车,你还记得我们院里停的都是什么车吗?”
    售价不到三万块的平城078!
    中国市场很大,国内那么多汽车厂做出了那么多辆千奇百怪的汽车,都还能找到买家。
    桑塔纳水平远在他们之上,当然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毕竟,每个人的诉求不同。
    会有市场,但市场占有率应该达不到期待值。
    这样想着,王剑一不禁感到骄傲,想到是平城的汽车厂,更骄傲了。
    王剑一和周兴然在平城的时候只能算一般好友,此情此景下感情竟然更进一步,两人聊的格外愉快。
    “王部长。”
    “周厂长,你哪天到的沪上?到了怎么没去厂里玩玩?我也好向你学习一下。”
    朱文和孟富有出声打断了两人的闲聊。
    王剑一笑着转过身面向他们两人:“我看见周厂长,突然想起来我上次去一厂和他谈关于冠军车的事,还没谈完,过来找他继续聊聊。”
    朱文走过来看着周兴然对面的汽车——冠军3号,神色一下柔和了许多。
    站在朱文身边的孟富有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现在看见一厂的人就头疼。
    朱文:“周厂长出新车的速度真是让人望尘莫及,不知道冠军3号和2号比起来又有哪些提升?”
    周兴然知道朱文这是给他做面子,他给孙立明使了一个眼色,孙立明立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展会国人多,一厂作为行业的老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看见孙立明开始介绍,立刻聚精会神的听起来,时不时地惊叹两句。
    众人的反应比刚才介绍桑塔纳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冠军车作为一辆优秀的汽车,在国外也有些名声,在场的外国人也都礼貌的点头微笑,表示赞同。
    有一些一知半解的,同伴给他耳语两句,立马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孟富有的脸色不由更黑了,一旁的汪正华倒是气定神闲。
    周兴然看着孟富有的黑脸直觉好笑,带入一下孟富有,他不禁对这位行业里的万年老二感到同情。
    说好不是来砸场子的,周兴然就不会做的太过分。
    等孙立明介绍完后,周兴然将话题了车展上:“咱们去别处看看吧,已经在这里站了好半天了,不是看沪上汽车厂的车,就是看一厂的车。”
    “我们两家的车大家还没看够吗?如果没看够以后还有的时间看,欢迎大家去平城一厂做客。”
    “展会上汇集了来自不同的国家优秀汽车,代表了世界顶尖制造水平,每一辆都值得欣赏、不容错过,咱们不如从头看过去。”
    这番话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有人提议:“就从旁边这辆开始吧。这是什么车?还是跑车嘞。”
    雷诺的负责人立马站出来满脸笑意的介绍起来。
    一群人走走停停,在每一辆车前都要驻足一番,聊得津津有味。
    等逛完一圈回到起点时,周兴然一看手表发现都12点多了,早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这次汽车展确实精彩,完全沉浸其中,一连逛了两个小时都没感觉到累。
    众人抬头看见冠军3号反应过来,他们已经逛完一圈了。
    抬手看表:“ 都十二点多了!”
    “我一点都没感觉到。”
    “我也是。”
    “这次汽车展办得真不错,希望以后这样水平的汽车展多来两次,也让我长长见识。”
    “逛的时候不觉得,现在反应过来,肚子饿得咕咕叫,饿的我是前胸贴后背。不过在饿两个小时也值当,我对一直困扰我们厂子的难题终于有了思路,还得多谢各位的答疑解惑、倾囊相授!”
    “我也是,今年我们厂也要上新车了,哈哈哈!”
    “这样的汽车展多来两次吧,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经验,多好!”
    “等周厂长再开交流会的时候,我得好好谢谢他,这次也多亏了他的帮助。”
    这句话一出,许多人纷纷附和。
    周兴然在知识方面从不藏私,别人问的,只要他会,只要不涉及一厂现在还处于保密阶段的技术,他都会尽心解答。
    这些年周兴然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实践多、知识面也广,展会上一多半汽车,他都能说上两句。
    有周兴然带头,国内汽车厂的人也不太藏着掖着,同行遇到疑问也会说上两句。
    在场的外国人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在他们国家,所有的知识都是付费的。
    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打开市场,不是为了交付技术。
    他们最理想的状态是,占了市场、拿了钱,技术还在手里。
    逛会展的这群人,有领导、也有纯粹的工程师(技术员),但不管是哪种人,都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
    80%都是理工生,又干同一行,大家都能聊到一块儿去,聊起天来和吵架差不多,乱哄哄的,空旷的会展叽喳声不停。
    围着周兴然的人最多,不停的在他两个耳朵旁吵吵。
    喜静的人无法适应,可能会被吵得头疼。
    要知道,每个技术员都有一副好嗓子,他们都是能在车间机器轰隆工作时流畅和工人对话的人。
    周兴然干这一行这么多年了,每次进研究室都是这种氛围。
    而且一厂的研究室里都是一厂自己人,彼此熟悉、气氛更热烈,热烈到恨不得打起来。
    所以周兴然不但适应良好,还能从各种争吵声中准确地识别信息,为他们答疑解惑。
    一直跟在众人后面摸鱼的那几个外国人的吐槽也被周兴然听到了。
    声音虽然小,还用的是英语,周兴然依然听得一清二楚:“中国车间那些工人直接拿着问题来问我,我还以为是他们没有文化、不懂规矩,还和他们大吵了一架。”
    “那些工人现在见了我都还在生气。”
    “没想到中国的领导也这么直接,天呢!我真的无法理解!”
    周兴然不需要回头,就知道这大概又是一位高高在上合资车企的外国工程师。
    对这种放下碗就骂娘的人,周兴然根本不屑一顾,连当场质问都嫌浪费时间。
    周兴然只是让展会上的争吵声更激烈了一些,仿佛一万只只鸭子在嘎嘎叫。
    拉过来吴荣全和孙立明,让他们去找后面那几人聊天,拖住他们,最好让那几人和众人保持一段距离。
    不情愿这种情绪是双向的。
    她对我们不愿意,我们对他们难道心平气和了吗?
    这些知识也不是白来的,都是他自己辛苦掌握的,他害怕被白眼狼听去呢。
    已经逛完展会的众人面对着冠军3号发表完感慨,又开始讨论起午饭吃什么。
    汪正华的秘书站出来:“今天是沪上汽车展的第一天,能承办这样一个盛大的展会,是我们的荣幸,也多谢各位的信任与厚爱。”
    “之前已经跟各位都说过了,展会期间,吃饭问题由我们承担。”
    “饭店都已经预定好了,接各位的车辆应该也都等在外面了,一会我们直接坐车去饭店就行。”
    秘书说完,众人积极捧场,不过捧得是汪正华和孟富有。
    “东道主安排的实在,正好饿了。”
    “不知道一会儿吃什么,我感觉我现在能吃下两斤肉,体力和脑力都耗尽了。”
    “咱们走?”
    “急什么,不是还有一辆车吗?不能半途而废,一口气看完吧。”
    这个人的话让众人反应过来,将视线都集中在冠军3号旁边的y1上。
    有人看了看名牌:“平城中都汽车制造厂,怪不得和一厂的车放在一起,都是平城的。”
    “中都厂?我之前咋没听说过。”
    “我也没听说过。”
    几乎所有人都摇头表示自己没听说过这家汽车厂,但也有几个人眼神闪烁,不自觉地将视线定在周兴然身上。
    中都厂的厂长是周兴然这件事,平城的人大部分都知道了,平城以外知道这件事的人还在少数。
    不少人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因为随着万元户一个接一个的涌现,人们已经意识到干个体是多么的挣钱。
    他们这群人中有不少让家里人开超市、开铺子,或者自己私下里承包一个小厂,交给家里人干。
    周兴然又开了一家厂子不是稀奇事,即使他新开的是一家汽车厂。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件正常事,汽车行业是周兴然干惯了的。
    光靠着一厂喝汤那喝的也是肉汤。
    而且周兴然新开的汽车厂一直没什么消息传出来,也没听说过研究出来新车。
    他们想当然的就以为周兴然开新厂是为了多从一厂里面薅点羊毛。
    孟富有就是那个不在平城,却知道中都厂确切消息的人。
    包括中都厂提交过出口申请表。
    孟富有还是在一次会议上偶然知道的,现在想来,可能是有人故意向他透露了这个消息。
    目的自然是看不惯他们两家,想让他们两家撕打起来,好从中获利。
    现在国内汽车行业格局是一南一北平沪相望。
    一厂是强势的龙头,沪上汽车厂是灵活的龙尾,其余汽车厂组成一节节龙骨。
    一厂是沪上汽车厂的对手,而且是强大的对手,孟富有当然看不惯周兴然,想让他出丑。
    但这种东西方都有人的盛大汽车展会,不能闹得太难看,不然丢了可不是周兴然或者一厂的面子。
    在理智和感性拉扯之间,孟富有犹豫了几天,还是给没有资格的中都厂发了邀请函。
    孟富有想的是,一厂就在国内,要参加汽车展,肯定是车先到,周兴然后到。
    他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好好看看中都厂的汽车。
    如果车子质量极差,他就不把y1放进展会,只会私下里找到周兴然偷偷嘲讽一番。
    如果车子质量达到中等,可以放进展会,但他会给找一个犄角旮旯,不引人注意。
    没错,他就是一个如此小气的人。
    至于y1质量极优,抱歉,孟富有从未想过这种可能。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汽车,哪家工厂不是一研制出来一辆车,不管好坏,都大声嚷嚷出来。
    如果质量较好,恨不得嚷嚷的全国都知道,因为就这样,资源才会向你倾斜。
    不是他孟富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周兴然并不是一个有了成绩不声张的人,他可太会利用了自己那点成绩了!
    孟富有觉得y1连中等质量都没达到,他发邀请函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检查y1,嘲讽周兴然。
    y1抵达沪上,孟富有派人以提前布置展会为由,支走了送y1来沪上的中都厂职工。
    将y1交给了他非常信任的人查验。
    看完下面递上来的y1报告,孟富有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