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 > 第309章 建厂难
    周兴家还带着周兴然去看了村里的牲畜棚,比以前干净整洁了许多。
    周兴家带着周兴然绕着村子细细的转了一圈,仔细给他介绍着这几年梨乡沟的变化。
    这其中的变化有跟多都是出自他,这次介绍更像一个成品展示,想向周兴然证明这几年他并没有虚度光阴。
    周兴家爬上一块大石头,伸开双臂:“哥,你也上来看看,虽然冬天光秃秃的,但是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咱们村子还挺漂亮。”
    周兴然听到他的话爬上了大石头,登高望远,天空白茫茫一片,形态各异的树枝点缀其中,配着地面上或聚集、或散落的房屋,是一幅美丽的冬日村景图。
    “那是什么?”
    周兴然指着一个地方问。
    “哪里?”周兴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等看清是什么后,嘴角的笑意隐了下去,“没什么,不就是一块地吗?”
    周兴家给周兴然介绍的这些东西,周兴然每次回梨乡沟时或多或少的见过、听说过,毕竟东西都摆在眼前呢,只是都不如今天了解的全面、清楚。
    周兴然刚才所指的地方是一块空旷的土地,位置在村外。
    梨乡沟附近能被开垦成田地的土地早就被开垦出来了,剩下的都是不适合种庄稼的。
    像这种“不合格”的土地,在村子里边的还有人去收拾一下,村外的、山上的都没人管,管了也不会产生什么收益,村民们就任由它们自由发挥、野蛮生长。
    这种土地上乱七八糟的长着一些野草、小树、碎石块。
    只有冬天人们囤柴的时候,才会到这种地方走一走,捡柴。
    但周兴然指的这块地方,虽然离得远,看不太真切,但能够看得出这块土地被收拾过,没有什么树木、杂草,呈一个规整的长方形。
    虽然这个地方在村外,但是它与村口的那条路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中间隔的土地并没有被处理,遮挡了视线,所以周兴然回来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地方。
    周兴然目测了一下,这块地方还挺大,收拾出来应该费了不少力气。
    能让村民们挤出空闲时间去收拾,说明有利可图。
    根据周兴家刚才的反应,这块土地应该也是他所为,只是计划失败了。
    “走,光站在这里也挺冷的,咱们回家吧。”
    周兴然率先从大石头上下去。
    周兴家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了继续闲逛的心思:“也对,可别感冒了,咱们回去喝口热汤。”
    走到村口,周兴然脚步一转,就往村外走去。
    周兴家拉住周兴然的袖子:“哥,你去哪里?”
    周兴然理直气壮的说:“去那里看看呀。”
    “没什么好看的。”
    “没事,就是去看看,你要是觉得无聊就先回家吧。”
    周兴家叹了口气,跟在周兴然后面出了村子。
    走了一段距离后,周兴家主动向前一步领着周兴然:“走这边,这里有村民们踩出的路。”
    走在小路上,周兴家要打开的话匣子:“这里…这里原本是打算收拾出来建厂的, 这两年果树开始挂果后,我们也能拿去镇上、县城里卖了。”
    “只是卖不了几个钱,我发现县里的人比起水果,更喜欢水果罐头。”
    周兴然:“因为咱们这里本来就不富裕,有闲钱吃水果的人家不多。”
    “你挑选的这些水果也比较常见,比起一个村子卖出的水果,还是全国都通用的水果罐头更有价值,走亲戚、送礼攀关系都可以。”
    周兴家苦笑着点头:“大哥说的对,确实是这样。”
    “就像柿景镇随处可见的柿树,直接卖柿子销量一般没有几个人买,怕是大部分柿子都得烂在地里。但把它变成柿饼,就能销往其他城市,政府每年都收购,开个价还不低。”
    “虽然我认为我挑选的果树在这边数一数二,但也知道真正放到市场上,竞争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没有一个能特别拿到出手的点。”
    “竞争力不高、本地消费能力不强,使我规划的蓝图差点夭折。”
    周兴然问:“所以你打算建一个罐头厂?或者说一个水果工厂?把本村的这些水果二次加工,不管是做成罐头,还是果干,都不愁卖。”
    “大哥就是大哥。”周兴家看周兴然的目光仿佛在看知音,“大哥,你觉得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很好。”
    周兴家的声音带着些飘渺:“很好…呵,除了宛蓉,大哥是听了我的想法之后不需要我进行任何辩驳就支持我的人。”
    “当时为了这些果树,以及麦种,我也跑过不少地方,了解了其他地方的生产队是什么样子的。”
    “在那些发达一些的地方,一个村子建立一个加工厂是很正常的事情,罐头工厂、木头厂、糖厂、砖厂等,五花八门。”
    “村里人出钱建,建好了工人就从村里招,工厂挣到钱再发给村里人,就相当于一个人能挣两份钱。”
    “还有的村子比较大,一个村子能有两个生产队,这两个生产队就将村子一分为二,分别建工厂,两个生产队还会比赛,就比哪个工厂产生的利润多。”
    “他们那里的人也和咱们村的人很不一样,主要体现在精气神上,咱们村的人显得萎靡。”
    “他们那里工分也贵,一个工分就能价值一毛多,有的甚至两毛、三毛。”
    “如果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挣十个工分,就相当于一天就能挣两三块钱,这比城里当工人挣的还要多。当然,能挣这么多的村子也是凤毛麟角。”
    “在咱们这边,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村子建了厂子,毕竟镇上、县上的工厂都没有几家,一个村子说要建厂显得有些天方夜谭。”
    “我不求能把梨乡沟带到像我上面说的大村那么厉害,我只希望咱们村一个工分能价值八分、一毛的就行,这样算下来,一个劳动力一个月也能挣二十多、三十块钱。”
    “但是我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其实当年,我提议在村子里栽种果树,他们也都反对。”
    周兴然看着眼前空旷的土地说:“可你成功了,那些果树就是最好的证据。”
    “对。要建一个工厂比买小果苗回来种要难得多,只一个初始资金,就让人望而却步。”
    “当时买果苗其实没有花多少钱,主要是我和宛蓉到处跑、到处问、到处比价花了不少精力。”
    “ 其实我理解村民的想法。”周兴家背着手来回踱步,“现在树种下去了,也结果了,终于能卖钱了,当年的投入终于能看见回头钱了,虽然挣的少,果子烂的多,但再少也都是挣的,多等两年,就能回本挣钱。”
    “而且卖不出去的果子,留着自家吃或者送亲戚都可以,还有面子,乡下人不挑那么多。”
    周兴然接话:“如果要建工厂,一台机器就顶得上这半边山的果树钱,刚回本了两毛钱,就被告诉还要扔进去两块,若放我身上我也不会干。”
    说来说去,还是手中可用余钱太少,村民手里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还要留出吃穿钱、孩子结婚的钱以及自己的棺材本。
    但如果不建厂增加收入,以梨乡沟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未来会一直会处于这种能温饱,但没有余钱的情形。
    周兴家脚步顿住:大哥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