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 > 第297章我不介意
    对于要研究农用机器这件事,周兴然并没有亲自动手。
    他把这件事交给了穆建白,告诉了穆建白他想要什么类型的机器,并且提供了研究思路,接下来怎么将一个想法变成具体的事物就是穆建白的事情了。
    穆建白现在也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了,周兴然相信他的能力。
    穆建白听完周兴然的安排有些惊讶,不过对于一个同样从小县城考上来的人来说,虽然穆家并不种田,但穆建白很清楚农业机器对于农民的帮助有多大。
    穆建白理解周兴然为什么要研究农业机器,也从中窥到了丰厚的利润,只是他们厂子做这样的事情,还真是第一次,所以穆建白将这件事特意告知了齐正阳。
    齐正阳接受良好:“研究什么不是研究,都是一些铁疙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区别吗?如果这件事对国民有利,现在就算是去让我们研究火箭也是可以的。”
    穆建白听了齐正阳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甚至不需要去想厂子里其他领导的意见。
    技术部两位大领导意见一致,其他人还能有什么意见?就算有意见,他们懂技术研究的是什么吗?
    把这项“副业”交待好后,周兴然带着孟伯山来找齐正阳。
    齐正阳伏在桌子上不知道干什么,他听见敲门声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周兴然,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怎么又是你?这段时间来的挺频繁,技术的楼梯都快被你踩坏了吧?”
    “齐主任,您可真会开玩笑。”
    周兴然也不客气,拉了一把在齐正阳对面坐下,还招呼孟伯山也找个地方坐下。
    “齐主任,这回我找你可是有正事。”周兴然将他带的本子拿出来,摊在齐正阳面前,“您瞧瞧我画的这画好看吧?”
    齐正阳看了一眼,图画的还挺生动,就是一辆四轮小轿车,平平无奇,如果说要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这辆车和现在的主流不太一样,很小巧。
    车肚子大,就算车里坐上四五个人,应该也不会太拥挤。
    车头车尾短小,看着有些怪异,但也算可爱,如果能生产出这样一辆汽车,凭着这个稀奇的外表,应该能吸引那些有钱人购买一辆。
    但是有钱人太少,而且很多都不在大陆,现在国内也不是没有进口车,如果他们真的想买车的话,会选择买一辆平平无奇的国产车吗?
    齐正阳看完,问周兴然:“你打算做一辆这样的车出来?”
    周兴然点头:“这还是我翻报纸的时候看见的,原型是津市汽车厂生产出的一辆车,我觉得外形不错,就拿笔画了下来,顺手改造了一下外形。”
    齐正阳皱眉:“津市是不错,但是它挨着平城,和平城相比,这个不错就不值一提了,你还不如去看看东北、沪上的汽车厂,他们那边还有一些可取之处。”
    “更何况现在我们也引进了不少外国车、‘洋车’,他们的技术确实比我们高不少,毕竟人家比我们多干不少年,他们的汽车产业确实比国内成熟,很多汽车厂都在研究、模仿外国车。”
    “说句不太好听的,你看见的那些比较有知名度的国产车其实都是仿制的外国车,你…与其盯着津市的小轿车,还不如看看外国的小轿车是怎么做的。”
    “那辆津市小轿车说不定也是仿的外国车呢,吸收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进步的更快。”
    “咱们这里可是平城,平日来往的轿车不在少数,就算是那些稀少的外国车,大使馆还有平城饭店也有不少,你若想细巧,直接借一辆过来就是。”
    “齐主任,你说的有道理,其实我平日里也没少研究外国的轿车,他们的车确实很好,真是让人羡慕。”
    周兴然先顺着齐正阳的话点了点头,然后话风一转:“可是齐主任,您是一个什么人,我最清楚不过,您既然能将这些话说出口,肯定也能办到。”
    “但您保证其他人也一定能办到吗?”
    齐正阳有些不解的抬头。
    “我还记得我刚进汽车厂那会儿,大家虽然也会借鉴别人的车,但是从来没有停下自家厂子的研究创新的脚步。”
    “我想,在我没有步入这个行业之前,大家对于自主研发的热情应该更高。”
    “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将创新、研发抛之脑后,只会跟风仿制了呢?”
    “我想,有一个重要原因——懒惰。或许大家一开始都和您想的一样,只是借鉴一下、仿制一下,只是从上面吸取长处而已,渐渐的他们发现这样好轻松、好省力,花费很少的精力就能挣一样的钱。”
    “他们的创造力已经被蚕食了。”
    “我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志向却不小,齐主任,你应该知道如果一个人、一个行业失去了创造、创新、研究能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接着周兴然还跟齐正阳说了一下他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猜测,国企正在对外放权,外资不断被引进,以后外国产品也会越来越多,汽车只是一个开头。
    齐正阳平日里只关注技术这一亩三分地,从不多分心给外物,所以对外面很多新政策不太敏感,可他不是傻子,他清楚的意识到中间若没有什么变故发生,周兴然说的大概就是几十年后的现状。
    看着齐正阳越来越严肃的脸色,周兴然开了一个玩笑:“喜欢仿制也不是一个坏毛病,也许我们还能靠着仿制撑起一片天呢。”
    虽然周兴然所说的这些在未来确实都应验了,但周兴然不会像齐正阳这样忧心忡忡,毕竟这就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一个国家的运转,需要成千上万上亿的国民支撑,他作为一只小蝴蝶,就算带起的风大了一些,改变了一些东西,难道还能扇飞所有人不成?
    别人领先他们国家上百年是事实,落后就要猛追,积蓄力量,找一个节点超过就是。
    至于那些偷懒躲闲的人,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止普通人卷,资本家为了赚钱也在卷,当时丢掉的创造力早晚还得再捡起来。
    周兴然要做的就是使这段空白时间缩短或者稍微来的慢一些,即使只能改变很小一点。
    齐正阳作为一个研究者,自然是不认同周兴然说的“靠仿制撑起一片天”,但他知道周兴然话还没说完,所以他目光深沉的看着周兴然,想听听周兴然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既然都是仿制,不如仿制我们的吧,我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