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五十年代:从走出小山村开始 > 第5章 王学义
    周兴然回到家里,洗漱完后躺在自己的小床上默默出神,外面的月光透过泛黄的窗纸照进昏暗的小屋。
    房间虽然不大,但因为只放了一张床,显得有些空旷。
    “唉。”
    周兴然叹了口气,望着连个箱子都没有的房间,又想起周富章决然的态度,知道要去读书的话周富章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过了一会儿,周兴然突然笑起来,觉得自己真是魔怔了,虽然穿成了个小孩,但自己又不是真正的小孩,想读书又何必靠别人,自己供自己上学呗。
    第一步,先搞清楚学费是多少。
    周兴然就这样一边思考一边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周兴然来到井边打水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妇人在那里洗衣服,边洗衣服还边调侃人群中唯一的男人。
    “呦~王家柱,你今天怎么出来洗衣服了?平时不都在家里洗吗?”说话的是一个有些黑胖的妇女,说话的同时双手不停的揉搓衣服。
    周兴然知道她,张强的大儿媳刘菊。
    周兴然之所以知道她,一是因为她总出现在人群中和别人的嘴里,非常自来熟的八卦斗士。
    二是因为她的公爹张强。
    别人介绍一个女人时,总是称呼她为谁谁的女儿,谁谁媳妇。
    而张强家不一样,他家所有人都被称为张强的什么人。
    主要是因为张强是梨乡沟唯一一名工人,镇里家具厂的木匠,一个月有十五块钱。
    虽然刘菊爱八卦,嘴又直,有时说出的话让人无法接,不少人暗地里皱眉,但敬着张强,也不敢拿她怎么样。
    “家里的水缸不知道被谁砸了洞,不能用了。”王家柱小声说道。
    “哈哈哈。”周围听见他这话顿时笑成一片。
    “哎呦喂,这谁干的呀,可真缺德,哈哈哈。”不知是谁说了句,十分促狭。
    周兴然看着这场景,皱了皱眉。
    “家柱,你家学义还上学呢?”刘菊问道。
    王家柱点头。
    上学?周兴然听到这里竖起了耳朵,悄悄放缓了自己打水的速度。
    “哎,家柱啊,不是姐说你,读个一二年级认认字就行了,上那么多年干什么?”
    刘菊说到这里很不满,想当初自己儿子成为全村第一个上学的孩子,可是让她狠狠的风光了一把,谁知道王家柱很快也把他儿子王学义送进了学校。
    他也配?哼!一脸的穷酸相。
    “送发金去上学还是我公爹的主意,说是去认认字,回来好教他木工活儿,要是我,我可舍不得,一年那么老些钱。学义去了有什么用?难倒还梦想着为工人?”刘菊语气十分不屑。
    张发金就是刘菊的大儿子。
    她现在想到张发金上学的钱还心疼的直抽抽,要她说,上什么学啊,公爹不是认识几个字吗,在家教她儿子多好。
    这钱要是留着给她……
    刘菊好似想到了什么好事,呲牙直乐。
    “发金上到二年级我就不让他上了,不浪费那个钱。”刘菊继续道。
    实际上是她弟妹在家里要死要活的闹,公爹觉得二年级认的字也够用了,索性就顺了弟妹的意,不过这话可不能对外人说。
    “就是就是,有那钱干点啥不好。”一堆人附和着刘菊的话。
    “就是呀,家柱,让你儿子下来,攒两年钱,整整房子,说不定还能再娶一房媳妇。”说话的是周富粮的媳妇王小妹。
    王小妹话顿了顿,又道:“你晚上睡觉不想吗?”
    这话一出来,人群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声。
    “王小妹,可真有你的!”一个老大娘说道。
    王家柱涨红了脸,瓮声瓮气的说道:“只要孩子想读,俺砸锅卖铁都供他,只要他能读,俺就算卖地也要供他。”
    “我洗完了,先走了。”说完这句话,王家柱抱着盆急匆匆的离开了。
    周兴然看着王家柱离开,看空间已经装了很多水,也就跟着离开了。
    走的时候还能听见人群中的议论声,满是对王家父子的不屑。
    “瞧他那样,真是给他脸了。”
    “就是就是。”
    “哎,哪个小兔崽子砸的他家水缸,砸的好!”
    “哈哈哈!”
    “家里穷的连条裤子都穿不起了,倒在这装相,切!”
    走在山路上,那些声音好像犹在耳边,是谁说农民朴实的?
    周兴然一直对这句话不以为然。
    他小时候和养父母也生活在村里,对这一类人很了解,他觉得另一句话说的更对:“穷山恶水出刁民。”
    说这些人有多坏也不至于,只是贫困的生活,狭隘的眼界,让他们以为认识到了世界全部,以为他们知道就是正确的,封闭的信息让他们无法了解外面,以为天底下都是这样的。
    有些人一辈子甚至连村都没出过,就被困在这小小世界之中,固执己见的守着自己的观点。
    可怜又可悲。
    虽然他们自己就是弱者,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欺凌更弱者获得快乐。
    村里的亲缘一般联系紧密,所以经常拉帮结派孤立某些人。
    身处其中,若你不这么干,那你可能面临的将是与被欺凌者同样的境遇。
    今天早上的这番见识,让周兴然想要读书的心更加迫切,只有读书才有可能走出大山,走出这个小山村。
    趁着中午大家都在休息的空档,周兴然又下山转悠了一圈,向周围的小孩打听了一下王学义这个人。
    吃完晚饭又去周王氏那里询问了下王家的情况。
    打听完消息,故事丝毫不令人意外。
    王家柱一家人丁单薄,家里老爹老娘早早死了,剩他一人苦苦支撑门户,好不容易娶了媳妇生了孩子,结果老婆也死了。
    他自己又当爹又当娘的拉扯大到孩子到懂事的年纪,本以为能轻松一点了,结果他脑子抽抽了,非要送孩子去上学。
    本就贫寒的家境仿佛落入无间地狱,连吃糠咽菜的生活都过不上。
    王学义六岁就到镇里上学,今年十岁,已经读到小学四年级了。
    周王氏:“王家过的不容易,村里人都欺负他,怎么不见他们欺负村长?欺负张强家?不过是欺软怕硬罢了。”
    “阿然,你可不能学他们。”周王氏叮嘱道。
    “唉,都是苦命人罢了。”周王氏下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