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763章 诱之以利(第一更,求订阅)
    下午三点,正是放学时间,一路上总能看到校车,通体黄色、外形厚重的校车在行驶时,在校车停下,指示灯闪着黄色的灯光,在红色的停车标志展开时,即使是李毅安的汽车也要停下车,等到校车重新启动之后,才会继续向前行驶。
    虽然校车在南洋只实施了两年多,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有时候是需要强制性的,要加以强制,很快人们就会养成一些习惯。
    提到同学们都坐那么大的校车的时候,李奕轩满脸都是羡慕。羡慕他的新朋友们都有大校车可以坐。
    “爸爸,我可以坐校车去上学吗?”
    李奕轩看着前方的校车满怀期待的问道。
    “嗯……”
    想了想,李毅安说道。
    “现在还不合适,我们家附近没有合适的停车点,等以后再说吧。”
    “哦!”
    尽管李奕轩很想像其它人一样乘坐校车上车,但事实至少现在,还不太可能,即便是李毅安想要徇私,那也需要时间去调整校车的路线,毕竟,校车有它的固定路线。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玛格丽特摇身一变成了司机,专门接送孩子上学,当然在大多数时候都有司机开车。
    就在玛格丽特沉浸于送娃上学的这种独特的乐趣中时,李毅安则在官邸里听取着柳承喻的汇报。
    差不多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听了他此次莫斯科之行对莫斯科的各种认识之后,还要听取他汇报这一趟莫斯科之行的其他收获。
    “……这次我们一共签署了7.8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协议,其中与唐山达成2.45亿美元的协议,这个贸易协定的往返金额为2.45亿美元,即每方购入与售出的金额各为2.45亿美元,以货易货。协议按当时双方供求关系的轻重程度,将对方出口货单分为甲、乙、丙三类,规定同类相换。唐山主要输出煤、大豆、棉花等矿产品、农产品;我们主要输出化肥、紫铜、钢材、纺织机器、农业机械等工业产品。”
    最后柳承喻又特别提到,
    “在价格上,正像阁下您当初推测的一样,为了让我们接受以货易货的易货贸易,他们在价格上普遍给出了10%到20%的让利,在有些手工副产业上,甚至给出了25%的让利,根据随行人员的计划,整个订单他们的让利大概在13.8%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差不多得到一亿美元的额外利润。”
    临了柳承喻感慨道。
    “这笔钱挣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实在是太大方了,这么大的让利空间,真的很难想象啊。”
    看着感慨不已的柳承喻,李毅安只是微微点头道。
    “这种贸易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这样的易货贸易是没有官方授信的,所以都是由双方有名望的个人来担保。而这种“个人”,应是虽不参加政府但却能对政府决策有很大实际影响的“个人”,所以他们的让利,其实就是证利给这个“个人”……”
    通过让利给“个人”,“个人”如何分配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也正因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这样的贸易那些个人都可以获得极其丰厚的回报,也使得他们对于某些商业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而他们也乐意用这种影响力去在两国交往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也他们获得了进一步的回报。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那几十年里,这些老朋友得到的回报是难以想象的。
    闻言作为“担保人”的柳承喻连摊手说道。
    “阁下,我是不会从中取利的,这些订单最后还是会由贸易公司负责。”
    “我知道,我只是说这种生意模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种生意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至少会持续二十到二十五年,在此期间,我们的利润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能不大嘛!
    足足比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低20%左右,这样的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如果不是因为这是“民间贸易”,李毅安甚至都想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这样的生意。
    这个生意如果操作好的话,未来带来的利润甚至可能会达到南阳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
    这可是来自他国的馈赠,于这样的馈赠又怎么忍心去拒绝呢?
    “好了,商业上的事情,就让其它人负责吧,我想听听你这次莫斯科之行的收获,比如那个赫鲁晓夫,我想听听你对他的看法……”
    或许其它人不关心赫鲁晓夫,但是李毅安对这个大玉米棒子可是久闻大名,他最出名的就是让苏俄民众吃肉大种玉米。
    而吃肉,正是绊倒苏俄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在“惠俄”的道路上,李毅安还是决心一路走下去的,毕竟,南洋需要苏俄这个挡箭牌。
    向俄国秘密出口发动机,无非就是为了让他们到纽约外海去摇翅膀,只要苏俄的轰炸机出现在美国的东海岸,绝对会让美国人破防的,美国人只要破防了,那么与苏俄的对抗就会更加的激烈,他们的对抗越激烈,南洋就能够从中渔利。
    最重要的是,美国就无暇顾及南洋崛起带来的威胁,毕竟,在美国的眼中,与苏俄的对抗是生死的问题,与南洋呢?嗯,肯定不是事关生死的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惠俄”就是在帮助南洋自己。
    当然,这只是一定程度上,这必须要控制一个度,从现在来说,发动机是提升苏俄的硬实力,但是还需要提升苏俄的软实力——让俄国人吃上肉。
    在为了让俄国人吃上肉的问题上,李毅安甚至比俄国人自己还上心。就像现在,什么都不关心,李毅安关心的是大玉米棒子。
    “……他对南洋非常感兴趣,在会议期间,我们曾经有过多次接触,赫鲁晓夫对南洋的发展一直都是赞美有加,甚至表示将来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能够来南洋访问。”
    闻言李毅安便说道。
    “会有这个机会的,将来如果机成熟的话,可以邀请他来南洋访问。”
    明年吧!
    等明年钢铁慈父倒在办公室之后,很快在一众继承人之中,赫鲁晓夫就会上位,到时候他差不多就会开启与西方的缓和之路,他会访问美国、英国,法国,当然也会访问南洋了。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那一边的情况,和欧美国家是截然不同的话,李毅安甚至都想把玉米棒子发展成为自己的老朋友,毕竟,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个玉米棒子是非常值得发展成为老朋友的。
    不过这显然不太可能,毕竟铁幕那一边的特殊情况在那摆着。如果把他发展成为老朋友的话,指不定这个老朋友就到另一个地方去了。
    毕竟,未来他肯定会访问南洋,在那个时候,自然可以和他结交一番。
    等到时候,就可以向赫鲁晓夫透露非洲,不对,是通过某种方式,让赫鲁晓夫明白非洲的重要性,非洲可以成为南洋的粮仓,当然也可以成为苏俄粮仓,等到苏俄大踏步向非洲进军,通过种种方式掀起非洲的独立浪潮,把非洲变成苏俄的粮仓时,非洲的大门也就向南洋敞开了。
    诱之以利!
    俄国人……从来都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家伙,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肯定会把手伸进非洲的,甚至会是肆无忌惮的那一种。
    在这种情况之下,非洲就不再仅仅只是各国扩大影响力的场所了,而是冷战的最前沿!
    “关键还是要让他们看到非洲带的好处啊!”
    感慨之余,李毅安想到了已经冷落了有一阵子的安娜了,对于那个卢比扬卡出来的女人,他是既利用又警惕。
    不过,她又是一个很好的传声筒,可以通过她把一些情报传送到铁幕的另一边,
    双面间谍嘛,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在冷战期间,各国的双面间谍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时期,更需要双面间谍去传递过去一些信息。
    只不过现在那个女人还没有被发展成为南洋的间谍,距离双面间谍还有那么一段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再进一步培养。其实这种养成游戏也挺不错的。
    间谍的养成游戏。
    想到这儿,李毅安的嘴角上扬,脸上露出了一丝若隐若现的笑容。
    “应该抽个时间,去看一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