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 第184章 运河上面的一船死尸
    运河之上,结了厚厚的冰,往返的货船,要么赶在结冰期之前空船回码头。
    要么被迫搁浅在运河上,只能等开春冰化之后,再回码头。但船上的货物,船员都会找脚夫搬下去,空船留在运河上。
    因此即使是结了冰,运河上面也热闹的很。
    被搁浅的船只中,有一艘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艘船的吃水线很深,也就说里面装了很多货物。
    但船被冰冷住之后,一直没人下船卸货。
    开始总有脚夫在附近打转,等着扛货赚点辛苦钱,一连等了几天,船上也没动静。
    更让要奇怪的是,这船也没炊烟,难道是船工早就下了船,把一船货放在这里?
    等有人认出这是卢家的海船,普通人虽好奇却也不敢过多打探。
    可这船在运河上停得太久了,渐渐地就有一些胆子大的宵小之辈想上船摸点鱼。
    摸点鱼,也就是趁船上没人,上船偷点东西。
    几个胆大的宵小相约,在夜深人静之时,登船。他们也知道卢家不能得罪,不偷大件,就偷一些小玩意。
    没想到这一上船,却让他们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这船上压根没有货物,而是装了满满一船的人!
    除了上层是船工居住地,还算宽敞,底下几层塞得满满当当,挤得严严实实,把人当成牲口装箱子一样。
    让这几人惊讶的不光是船上装的都是人,而是,这些人都死了!
    冻得硬邦邦的,或是蜷缩着,或是在地上爬着,或是扒着门……
    每一个的死状都极惨,身体消瘦的脱了像,脸上身上长满了疮。遍地都是脏污的排泄物。
    有男有女还有不少半大孩子,若不是天寒地冻,什么东西都被冻得结结实实,这船早就臭遍十里了。
    上船的一共五个人,跟见鬼一样逃下船之后,就疯了。
    他们上的是一般普通的货船,见到的却是人间炼狱。
    见人就说运河上有鬼船,说满满一船的鬼。
    都是一群宵小地痞,也没人信他们,但大家都本能地不再靠近那艘卢氏海船。
    很快,上船的五个人相继感染病症,又没钱请医抓药,且因太过恐惧,已是半疯状况。
    只有他们五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那船上的人都是这么病死的,他们被船上的鬼缠住了!
    瘟疫就这样由这五人开始传开,短短几日,运河沿岸的几个小镇,都出现相同病症的病人。
    当凌墨萧的人沿着运河找那艘船的时候,在当地官府的配合下,找到那艘卢家海船。
    带着一众衙役上船一看,这个惊天大案正式被曝光。
    这艘就是卢家的运奴船,同时也是帮皇后从闽州运病人的船。
    病人中途下船,加速送到长安。而瘟疫已经在船上传开。
    开始船长怕传开后贩奴之事会曝光,就不管,反正死几个奴隶也算不上什么。
    他没想到瘟疫的传播会那么快,短短几天工夫,全船所有人都感染了。
    然后又是今年的冬天提前到来,运河结冰,船长的信还没传出去,满船人就这样死在船上。
    也不知是老天爷看不下去,还是卢家此举激怒了河神,就在县令带人从船上清理尸体的时候。
    这艘老旧又因装了太多人,且被急冻在河的船,竟然开裂了。
    像是被挤爆的木箱子一样,满船的尸体滚满运河。
    据传,两岸围满了百姓,那尸体跟冰球一样,随着船只的残骸,在冰上翻滚。
    像烟花爆开一样,滚得最远的一具尸体,足有一里远。
    那场面,堪比传说中鞑子埋汉人,挖地万人坑。
    接到消息的卢家人很快赶来,可为时已晚,除非他们把两岸几十个镇,几十万百姓杀光了。
    否则任凭卢家权势滔天,也掩藏不了。
    发现这一船死尸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前来观看的百姓,大多都受到惊吓。
    而随着年关将至,这些在运河上讨生活的底层百姓,都选择赶紧回家,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生怕官府会不管不顾地查起案子,将他们都拘在此地,封了关卡,到时候回不了家。
    随着这些百姓往家乡逃回,那瘟疫就这样被带到了大江南北各地。
    这宗案子可谓是自皇上登基以来,影响最大的案子。
    已经不能像北区的案子一样,算是皇家自己的事,把皇后送到西山就能了结了。
    都不用凌墨萧上折子,御史的折子已经像雪花一样往皇上案上递。
    “卢家贩卖人口,从闽州、岭南等地抢夺百姓,卖到长安。这是动摇国本,请皇上严查!”
    卢家的人反应很快,贩奴案确实是大案,凭卢家一家想逃过此劫很难。
    他需要拖更多的人下水,首秀就是陈家。北区的瘟疫是皇后散布,这事已经在长安城传开。
    卢家当即说,这艘船的人都是陈家要的,那瘟疫之所以在船上传开,也是皇后的责任。
    船和船工确实是卢家的,但里面的货物却不是卢家的。
    陈国公大怒,骂卢国公血口喷人。卢家干出贩人为奴这样遭天谴的事,陈家可干不出来。
    卢国公反问他,那干出在长安城散布瘟疫的事,就不怕遭天谴了?
    若是普通人,你还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干的事跟娘家没关系。
    陈国公可不敢这么说,这么说不就是在指责皇上吗?
    贩奴案曝光之后,整个江南道都被瘟疫感染,且瘟疫已经往河南道蔓延之事,也随之呈上皇上的案前。
    就在冬至那一天,江南道漕运帮派发生民变,冲到县衙抢药,因为漕运很多工人都感染了瘟疫。
    至于地方一霸卢家,已经被愤怒的百姓冲进卢家,抢一粮食和药,一把火烧了卢家几所宅子。
    总之,民变已生,若朝廷再无动作,整个江南道都要沦陷。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幽州再送险报,鞑子攻城,急需援军。
    皇上是焦头烂额,朝堂上纷争不休,有人说派重兵镇压。
    有人说要以怀柔之策对待百姓,但根本是瘟疫不治,百姓就会变成暴民。
    卢家不惩戒,朝廷就失了威信。
    皇上趁此机会,头一回开起杀士族之令,那就是卢家三公子,抓到江南道,当众宣读罪证,杀头,以平息民怨。
    开始还有士族不同意,说大夏建国数百年,都没有开过这个先河。
    难道刁民闹事,就要杀士族平怨?
    卢三公子已经被罚流放千里,还不够吗?
    皇上气怔,凌墨萧当朝问那反对的郑国公:“听说你家和卢家有海商生意,也不知道江南道的百姓知不知晓?”
    郑国公脸色大变,江南道卢家被暴民冲进去抢掠烧毁之事,已经在士族之中传遍了。
    他们都没料到,之前从不看在眼里的贱民,发起恨来会这么大胆!
    这会问凌墨萧这么一问,郑国公想到自家会遭遇同样的事,瞬间不再开口。
    除了杀卢三公子,还要罚卢家万金,以用于治理江南道瘟疫。
    卢家不服,坚持要报陈家下水,非说这一船人是皇后要的。
    他以为皇上会顾忌皇家颜面,将事情大事化小的处理,以前士族在地方上犯了事,都是这样处理的啊!
    只不过这次的事情确实大了些,可又能怎么样?死一船奴隶,死一些贱民,有什么关系?
    卢家没想到,皇上对皇后根本没感情,正愁找不到削弱陈家的办法。
    既然你们起了内讧那朕自然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放,皇上以一种痛心疾首,大义灭亲之举。
    剥夺了皇后的后位,打入冷宫。
    同时让卢家上缴丹书铁卷,夺了国公之位。
    又派大理寺前往江南道,彻查贩奴案。
    卢国公傻眼了,他以为拖陈家下水,能减轻自己的惩罚。
    没想到却是惩罚更重了,大夏开国以来,还没有上缴过丹书铁卷之例啊!
    卢国公试图联合其他士族一起反对皇上,但别士族都知道,只是贩奴案还不当紧。
    当紧的是贩奴案引得江南道、河南道都有了瘟疫,引发了民变,这可是大事。
    并且卢国公彻底得罪陈家,皇后虽然打去冷宫,可太子还好好的啊。
    谁能保证太子事后会不会为母报仇?现在的卢家就是个搅屎棍,谁敢沾染?
    卢国公上蹿下跳也没用,且墙倒众人推,其他士族趁机都把那些暗地里的脏乱生意,往卢家身上推,都想跟卢家割裂。
    当卢三公子被押送法场,在万千百姓的围观下砍头时,正值新年到来。
    可惜这个新年是注定不好过的,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除了不懂事的孩子,没一人有心情过年。
    卢三公子被斩首,庞然大物卢家倒台,暂时平息了民怨。
    莫修谨也在围观斩刑的人群之中,看着卢三公子被斩首,他知道他在江南的任务完成了。
    但他还不能回家,因为……一阵猛咳,接着四面八方的百姓都咳起来。
    是的,莫修谨也感激了瘟疫。
    因瘟疫传播的太广,而凌王妃的特效药却太少,治疗根本来不及。朝廷依旧头痛不已。
    年三十这天上午,北区禁区正式解封。
    陈府的人来接陈星矅,陈星矅的右手已经长好,留了一圈疤,虽然看着跟寻常人无二。
    但他自己很清楚,这只手再也拿不了刀,挽不了马缰绳,就连吃饭挟菜都费劲。
    陈星矅心如死灰,自己成了废人一个。
    沈冬素便教他训练左手,安慰他说,左手训练好了一样用。
    人家独臂刀王,还是断了一只胳膊呢!照样打遍天下无敌手。
    陈星矅对沈冬素的心思很复杂,有感激,有愧疚,还有好奇。
    他终于问了那个问题:“你是不是小沈大夫?”
    沈冬素一脸无语:“你才看出来?”
    陈星矅:……
    “我有眼疾。”
    沈冬素,不,你眼睛没病,是心眼缺了。
    “你不怪我吗?是我偷了你的特效药给太子。”
    沈冬素挑眉:“你已经得到教训了。”
    陈星矅看着自己的右手,苦笑一声,是啊!他已经得到教训了,教训来的这么突然,又这么惨烈。
    让他开始相信宿命之说,怎么就那么巧,那一天他吃芹菜过敏,脸肿的面目全非,导至杀手没有认出他来……
    再后悔再愧疚也晚了,他真诚地对沈冬素道:“你救了我的命,又救了我的手。”
    “以后但凡有用得着我陈星矅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冬素好心提醒:“你从禁区出去之后,就要被问罪逃兵,说不定会发配三千里。”
    陈星矅:凌王妃,你要不会安慰人就别安慰!
    年三十禁区解封之时,正大门外围满了百姓,有来接自己家人的,更多的是来感谢沈冬素和众太医们的。
    坊正带头跪下,百姓都跟着跪下,感激地说着,若不是凌王妃来北区。
    这北区早就变成人间地狱!
    这话可不作假,那艘运奴船上的惨况已经传遍天下,北区的百姓议论最多的就是。
    要是凌王妃没来,没有及时建立禁区,没有研发出特效药,北区现在是不是也像运奴船一样,人都死绝了?
    有了对比,他们对沈冬素的感激更甚,有不少人家私下给沈冬素立了长生牌。
    沈冬素的医馆建设,百姓也是自发前去帮忙。
    沈冬素上前扶起坊正,示意百姓们都起来。笑说,比起大家感激她,她更希望大家能时刻遵守防疫十禁。
    瘟疫并没有完全过去,如今江南道和河南道瘟疫传说,说不定那一天又传回长安城。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做好个人卫生。看看现在的北区,多干净啊!
    凌墨萧默默地站在人群外,看着在人群中,温柔浅笑的沈冬素。
    这一刻,他有一种,自己珍藏多年的宝石,被世人看到的感觉。
    与有荣焉!我的王妃,与天下任何一个女子都不同。
    随着陈星矅回到陈府,他的断手被接上之事,也传开了。
    一众士族子弟,像看什么新奇事物一样登门来看。
    同进传开的还有,凌王妃有麻沸散药方,王妃不光能接断肢,就是开肠破肚,也能缝好!
    然后事情就越传越玄乎,要不是沈冬素是女的,都有人说她是华佗转世了。
    说她能做开颅手术,就差不能活死人肉白骨了。
    有人打听到,凌王妃的父亲断了一条腿,而她就给父亲做了一条假腿。
    那假腿用的跟真腿无二,照样能走能跑。
    等沈冬素被凌墨萧接回凌王府时,一路上遇到的人,看到她的马车,都在路边行礼。
    开始行礼的都是普通百姓,沈冬素只当是因为自己治瘟疫有功,百姓感激。
    后来见不少勋贵士族子弟,见到她的马车也停下行礼。
    不禁好奇地问凌墨萧:“他们为何也这样感激我?”
    凌墨萧握着她的小手,粗糙了不少,用大拇指在她手腕上转一圈:
    “都知道娘子能接断肢,是当世神医,岂能不行礼!”
    沈冬素难免有些小骄傲,不过士族对她支持,那她开医馆,招收女弟子的事就会更顺利。
    不禁心情大好,就在这时,听凌墨萧道:“冬素,我要去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