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家人们谁懂啊,系统被始皇截胡了 > 第134章 始皇帝
    黎姜接了黎普回来后,才听说嬴政将郑妃和扶苏都叫到了大阳宫殿,与昌平君一同饮宴。
    【原来是一家人吃饭啊,我还以为有什么背人的事呢。】
    齐国打下来,嬴政照例先让人去接手齐国,将齐国设齐郡和琅琊郡。
    至于后胜,他还在牢狱中等待着嬴政将他放出来,再给齐王建一处封地,让他继续逍遥的美梦呢。
    殊不知,在齐王建开城门投降的那刻起,他们的结局早已经书写好了。
    而后胜从秦国敛过去的大量钱财,包括以前他自己贪的那些,都被王贲派人掘地三尺找了出来。
    这后胜,将所有的金币都融了,重新打造金砖,垫在脚下。
    若不是抬钱币的时候,士兵太过用力,不小心磕碎了一块地砖,恐怕王贲也找不到这王上给的三十万金都藏在哪里了。
    王贲尊嬴政的命令,当着齐国百姓的面,浩浩荡荡的从后胜府中抬出去一箱又一箱的金砖。
    本就对齐王不满的百姓们,更是纷纷咒骂后胜。
    “亡齐者,胜也!”
    嬴政白白利用了后胜,还把花出去的钱翻倍的拿回来。
    心情那叫一个美妙啊。
    可这种美妙,在上朝时,见到黎姜送给嬴政的那把椅子,就荡然无存。
    上朝时,大臣们就开始说起了秦国统一之后需要实行的政令。
    毕竟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文字和字体,每个国家也都有每个国家的习俗习惯。
    嬴政作为新上任的君主,自然是要改革做统一的。
    “传寡人令,从即日起,废黜分封制,设立郡县制,秦国文字统一由小篆书写。”
    淳于越听到这里的时候,身上的毛孔都炸开了,来了!
    他的死劫要到了!
    从即刻起,不,从黎国师给他算卦开始,他淳于越,就没长嘴!
    “王上,大秦已经一统,王上的称呼是不是也该变一变?”
    之前叫秦王政,现在不能再这么叫了。
    黎姜站出来直接在嬴政开口提这件事之前提出来。
    免得自己提起大儒什么的嘲讽,到时候多生气啊!
    其余臣子就连李斯都纷纷附和。
    嬴政其实早就已经给自己拟好了称呼,他统一六国,让秦国从一小国,渐渐吞并六国,变成了大国。
    他自是觉得自己……
    “臣认为,王上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本国师夜观天象,掐指一算,觉得将三皇五帝结合起来,新创一词才能显示出王上至高无上的身份地位。”
    黎姜在嬴政开口之前,率先说道。
    【这样一会要是这些酸儒们开口反对,是不是政哥也能下的了台,不至于让人弄的太尴尬。】
    赵高和李斯等人都看向黎姜,这黎姜……
    好不要脸!
    拍王上马屁!
    走了他们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
    赵高也开始绞尽脑汁,黎姜已经开口进言了称号,那他得从什么地方夸一夸,才能将他的特别凸显出来。
    “而且王上的称呼也该变一变,如果依旧以王称呼王上,那并不足以证明王上的成功,还怎么流传后世?”
    嬴政一顿,这怎么全是他今的词呢?
    李斯理了理衣襟,刚要站出来发言,就见赵高快他一步,站出来对着嬴政拱了拱手。
    “黎国师说的对,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不如王上改称号为泰皇。”
    李斯闻言,默默收回手。
    赵高说了他的词,他得再想想。
    黎姜听赵高起的这个名,嗤之以鼻。
    【还太黄,我还太白呢!】
    【这啥名啊!】
    【拒绝黄!拒绝赌!拒绝黄赌毒!这泰皇太黄了,一点也衬托不出我政哥的霸总的逼格。】
    嬴政本还认真考虑这个称呼,结果听见黎姜的话,顿时打消了叫什么泰皇的想法。
    “臣倒是觉得,王上的做到了三皇五帝都未曾做到的事情,不如就叫皇帝,这样更能凸显王上的丰功伟绩。”
    嬴政反复咀嚼这两个字:“皇帝,皇帝……”
    其余大臣也在呢喃这两个字,越想越觉得这两个字非常好。
    “好!寡人日后就改尊号为皇帝,寡人一统天下,创下亘古未有过的功绩,乃始皇帝也!”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定下尊号,赵高看着黎姜提出的建议都被采纳,就连一向博学多识的大儒们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赵高心里这个急啊。
    谄媚!哼!
    这次算黎姜嘴快!
    别让他找到机会,找到机会,他能给陛下拍晕!
    从统一开始,嬴政便开始下令,统一文字,货币,统一度量衡。
    真正的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政策。
    而咸阳宫所有书籍,也开始用小篆书写,这活就落到了赵高和李斯的身上。
    同时,嬴政的登基大典,也要开始派上日程。
    官员们重新命名官名,重新规划。
    前来投奔或者降秦的大儒,别国的朝臣,都要妥善安排。
    全咸阳宫都开始忙碌起来。
    黎姜尤为忙碌,因为全国各地的商号都得了消息,秦国统一了,他们也该聊表忠心来送礼了。
    从最开始竞争商号开始,几年的时间早已过去,商人们无不尽心竭力,黎姜对待他们也很大方,甚至还会偶尔给他们一些建议。
    除了最开始有一商人用陈粮,受了潮,遭了虫子的粮食来交差,被黎姜处置了之外,其余人都兢兢业业,丝毫不敢马虎。
    一点小心思都不敢有。
    尤其是交给黎姜的粮食,那恨不得比他们平日里吃的都好。
    而这些好的粮食,最终也用在了大秦士兵的身上。
    嬴政此时也在大阳宫不知该如何抉择。
    重新拟定官职,有好处也有坏处。
    这好处,就是可以更加详细的安插官员,让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
    那坏处,就是,这丞相之位,左右丞相,到底应该选谁。
    其实嬴政心里比较属意李斯,但他又从黎姜那里知道了李斯和赵高矫诏的事。
    一时间还真有些犹豫不决。
    于是他便让人将黎姜喊过来,想问问她的意见。
    可还没等他张口问黎姜,就听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
    黎姜甚至都来不及和嬴政说句话,就拔腿狂奔,目标直冲炼丹房。
    这声音,不用问!定是火药配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