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贵女放肆 > 第两百六十九章 风波恶
    楼台上,秋风极冷,但比风更冷的,是韩杜衡充满审视的目光。
    这时,星回送上一盏茶,而后一字一句道:
    “开元二年初,韩尚书赴陵阳,参与科考,三个月后,朝廷贴出红榜,韩尚书之名未在其列。
    韩尚书不服,在吏部门前大闹,咬定科考存在舞弊,要主考官重批试卷,可惜,却被人抓进天牢。
    然而,半个月后,韩尚书突然被赦免,且得了一个进士及第的成绩,被吏部派往沧州任知县。
    韩尚书,您以为是谁赦免了您?是谁还了您一个进士及第的成绩?又是谁让您去沧州任知县?”
    韩杜衡笑笑,答:“下官自然知道,助下官的人,是陛下。”
    “呵。”
    卿流景冷笑,笑声里满是不屑。
    “二殿下笑什么?”
    “笑你一个断过无数冤案的刑部尚书,被人蒙骗至今,竟然一无所觉!”
    “二殿下休要离间下官和陛下的君臣情谊!”韩杜衡骤然扬声,“若二殿下再胡言,下官这便进宫禀明陛下。”
    “呵。”卿流景再次冷笑,“蠢货。”
    “……”
    韩杜衡的脸,绿了。
    他任刑部尚书多年,下官自是无一人敢对他不敬,昔日上官范含章遇上他,亦是要许七分薄面。
    他何曾受过此等委屈!
    韩杜衡当即便要拂袖而去,但未等他转过身,星回拦在他身前,递上几本泛黄的奏章。
    “请韩尚书过目。”
    韩杜衡低眉,拿起一本奏章翻看。
    “开元初,溱国
    政局不稳,不少柳家旧臣对先帝称帝心怀不满,所以各家借着科考,争权夺势。
    正如韩尚书所言,那一年的科考存在舞弊,不止韩尚书一人被人夺了成绩,还有不少学子受害。
    可唯有韩尚书一人,敢向吏部讨要公道,先帝闻言,深觉韩尚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才力排众议,还了韩尚书一个公道。”
    韩杜衡拿在手里的,正是先帝在元初二年要求吏部复阅他试卷的奏章,先帝在奏章中说,若吏部不复阅,他便来阅。
    韩杜衡又翻开一本奏章。
    这一本同是元初二年的折子,吏部上书,说已复阅过他的试卷,并无差错。
    先帝在奏章上打了一个红叉,要吏部再阅,若结果不变,他便会命大理寺调阅所有试卷,一并复阅。
    韩杜衡翻开第三本奏章。
    吏部上书,说确是吏部疏忽,以他的成绩,勉强可以列在进士最末。
    “韩尚书,奏章是真是假,想来你自有判断。”
    奏章是真。
    可若奏章是真,那陛下说得就全是假话。
    怎么可能?
    当年,是陛下亲自接他出天牢,更是陛下在他离开陵阳往沧州上任时,暗赠千银以助他官途亨通。
    “韩杜衡,你该不会指着父皇亲自去天牢接你吧?
    父皇能差亲弟去接你,已是皇恩浩荡,却不想,你这蠢货收了卿天九一千银,便当他是救你的大恩人!
    父皇在天若有灵,只怕能被你再气死一次!”
    韩杜衡沉默许久,
    憋出六个字。
    “二殿下,为什么?”
    “你不知道?”
    不,他知道。
    陛下是为收买人心。
    先帝薨逝,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陛下,可陛下一登基,朝中就有不少人质疑陛下不及先帝英明。
    而当时,助陛下稳住朝堂的人里,便有他。
    “现在,韩尚书愿意坐下了吗?”
    韩杜衡再不敢傲气,乖乖坐在卿流景指得位置。
    “喝茶。”
    “谢二殿下。”韩杜衡垂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待他放下茶盏,才小声问,“不知二殿下召见下官,所谓何事?”
    “本殿坐于高台,看见韩尚书为母垂泪,心生恻隐,这才让星回请你来楼台一聚。”
    “二殿下真能救家母?”
    “韩老夫人心力衰竭,须金针过穴,可韩老夫人是女子,能为她过穴的御医和郎中,无不是男子,是以,韩家不知如何是好。”
    “难道二殿下身边有娘子懂得金针过穴?”
    卿流景不言,端起茶盏,慢慢悠悠地品了一口,立在一侧的星回和若谷上前,搬开挡住戏台的屏风。
    戏台上,说书先生说道:
    “韩王不敌北夷,送青阳公主来陵阳,约莫是打着和亲的主意。列位,你们不妨猜猜,青阳公主会嫁给谁?”
    “当然是陛下!”
    “不对,陛下年事已高,青阳公主正值青春,怎可能嫁给陛下?青阳公主定是嫁给太子!”
    “可太子已有正妃,难道要让青阳公主做侧妃?”
    “这……”
    高台上,韩杜
    衡等不到卿流景说话,着急跪在地上:“二殿下,家母对下官恩重如山,还请二殿下救一救家母。”
    “本殿凭什么救你的母亲?”
    “这……”
    “父皇曾经帮过你,可你回报了什么?”
    “……”
    韩杜衡被问得面色绯红。
    阿娘教过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先帝对韩家恩重如山,可他却不知恩人是谁,更是在先帝驾崩后,在朝上建言,让二殿下为质子,前往韩国。
    韩杜衡伏首:“二殿下,千错万所都是下官的错,只要二殿下肯救家母,便是要下官以命相偿,下官亦无怨言。”
    “本殿不要你的命。”
    “那二殿下要下官做什么?”
    “青阳公主不日将抵达陵阳,届时,朝廷定要派出女官若干,招待青阳公主,本殿要你向皇帝举荐一人。”
    “谁?”
    “安乐县主。”
    此刻,韩杜衡确信,二殿下回陵阳,志在大溱皇位。
    自然是为皇位,毕竟,二殿下是先帝唯一嫡子,本该是大溱皇帝,且先帝驾崩前,先帝曾当着几个朝臣的面说过,待二殿下长大,可将皇位传于他。
    可先帝一死,陛下就忘了这番承诺,甚至急急巴巴地把二殿下送去韩国为质。
    “不肯?”
    “回二殿下,不是下官不肯,而是陛下多疑,若下官贸贸然举荐县主,难保陛下不生出猜忌。”
    “如果安乐县主救了你的母亲呢?”
    “欸?”
    “中秋时,大皇子妃突然自尽,当时,韩尚书
    是怎么查出大皇子妃身中杀红颜的?”
    韩杜衡脑中,瞬间闪过安清妧执银针,扎入范萤娘腹下时的场景,当时,县主的手法极快,似是极擅金针之术。
    韩杜衡急忙起身:“谢二殿下点拨,下官这就进宫,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