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封神:从龙三太子开始 > 第21章 龙战于野
    第21章 龙战于野
    敖丙张开五指,对着山峦方向一抓。
    一杆天将掉落在地的银枪立刻受到牵引,隔空飞入其掌中。
    摆出个端枪的架势,他傲然道:
    “本太子一生光明磊落,不欺你短兵器,你换个长的来跟我打!”
    换个长的?
    杨戬愣了愣神,一时分不出他到底是真磊落还是假磊落。
    “你莫非不识我开山神斧之利?”
    太子当然识得,只是他虽算不得恶毒小人,但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前面苦心引导,现在等的就是这句话。
    闻言立马抓住话柄,作明悟状,道:
    “原来伱手里的是开山神斧。”
    他先佯装恍然,接着愤怒大骂:
    “我以为你劈山救母,定是重情重义,光明正大。
    不成想,你居然想倚仗神斧锋利,欺我没有神兵。
    杨戬,你好卑鄙!!”
    一句“你好卑鄙”,把天宫中看戏的昊天上帝差点逗笑。
    本以为敖丙只是忠心,没想到脑子里还有急智。
    这样的人才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下界战场。
    杨戬被挤兑的面呈怒色。
    以他的聪慧,自然能看出对方用意。
    无非是害怕开山神斧凶猛,准备逼他用普通兵器单挑。
    若是换作旁人,自然不可能答应。
    然而面前的可是杨戬。
    他竟真的收起神斧,同样换上一柄银枪。
    内里原因很简单。
    一来:神斧受他连累,杀戮过重,导致功德受损,心中本就有愧。
    二来:杨戬师承阐教,隶属正道中人。
    后世更有“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的赞诗称颂。
    可见其本身也是心高气傲,不肯认输。
    在对方看来:‘斗阵单挑,我自有八九玄功、无穷妙道,又何须倚靠神兵利器得胜?’
    敖丙一计得逞,暗暗赞其为人。
    想到面前即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二郎神,心里顿生豪气。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
    今日若能取胜,他日千古留名,万载流芳,定能一洗龙族万年颓丧。
    遂道一声“得罪了”。
    喝罢,挑枪而上。
    其身如飞豹疾出,半空枪一抖,万点寒芒乍现。
    “来得好!”
    杨戬一声大喝。
    他师承玉泉山金霞洞,眼光可谓不差,怎能瞧不出里面门道。
    那星星点点,虚实相间,枪处处暗藏凶险。
    倘若稍有犹豫,出手慢些,浑身立马便要出现几个透明窟窿。
    好在他敢下山救母,自也非浪得虚名。
    暗想:‘既然你要以快打快,我奉陪就是!’
    却是同样一抖枪头,若百齐放,百鸟争鸣。
    乒乒乓乓,枪击碰撞,二人似摇头狮子斗麒麟,摆尾狻猊战飞龙,金铁交声,密如联珠。
    残余天军互相搀扶,默默观望。只觉双方以枪对枪,腾挪闪转,身法快的不可思议。
    他们与杨戬交过手,早已晓得对方厉害。
    毫不客气的说。
    仅凭武艺功夫,杨戬就能在天兵天将的包围里杀个七进七出。
    然而正是如此厉害的人物。
    在面对敖丙时,竟只拼的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有善武的天将,目光紧盯双方招数,心里暗暗跟自己比较。
    数十息功夫,即忍不住额头出汗,浑身颤抖。
    因为凭他的眼力,别说跟上枪法,感觉一回合怕也支撑不住。
    且说那二人相战,兔起鸠落,瞬息斗过数十回合。
    敖丙枪出如龙,手法快的眼缭乱,心中越打越觉亢奋。
    大概好武之人皆是如此。
    往往喜爱那种刀锋在耳畔呼啸,死亡在身旁环绕的惊险感觉。
    如:
    西岐四大先锋中的黄天化,便是天性好武,勇猛无比。
    曾经阐教十二金仙里的清虚道德真君,传授他一身暗器神装。
    结果其生性莽勇,偏爱用武艺取胜,导致死在旁门左道手里。
    敖丙虽不是黄天化,但也对武艺爱的深沉。
    此刻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立刻奋发精神,出尽全力。
    想他本就精通十八般兵器,早年又曾屈尊降贵,到人间学过武艺,胸中已集百家之长。
    现在全力施展,杨戬立刻压力大增。
    感觉对方枪似疾电,快如飞鹰,更兼招式精妙,若羚羊挂角,往往能够出其不意。
    实在是平生难遇之强敌。
    就在二人愈战愈烈,精神抖擞时。
    蓦然间“砰”的一声大响,兵刃相交声登时止歇,两道模糊人影瞬间分开。
    再看杨戬,胸前衣衫破碎,皮肤留下数道白色小点。
    却是被敖丙快抢快攻,暗使一招“青龙落日”,刺中胸膛。
    只是对方猛的一塌糊涂。
    他连枪头都扎的弯曲卷刃,杨戬愣是完好无损。
    好歹看过一点原著,敖丙知晓,对方《八九玄功》厉害非常。
    曾用脸皮硬接邓婵玉的暗器五光石,打的火星子都跳出来,还是一点事儿没有。
    不由赞道:
    “好一个金刚不坏,阐教道法果然名不虚传。”
    摸了摸胸前白色的印记,虽说没有受伤,但也让杨戬疼的眼皮直跳,对敖丙更是心惊无比。
    暗自想道:‘此人武艺果真骁勇,若非我有玄功护体,刚刚岂非已被他一枪刺死?’
    作为阐教三代第一人,他不是输不起的人,嘴角微咧,坦然一笑,道:
    “论枪法我确实不如你。
    不过我玉泉山并非以武艺见长。倘若比试道法神通,不知你又该如何应对?”
    说罢。
    将银枪往天上一抛,使个“法天象地”的解数,身形迎风便涨。
    转眼间,即化作一名身高万丈,魁梧雄阔的巨人。
    众人不禁抬头仰望。
    只见其肩膀宽阔,似能挑动泰山,顶上云遮雾绕,依稀能看见一轮日月。
    那是巨人的两只眼睛。
    下面则露出一道城门,森森白牙开阖,如鲸吞四方大海。
    挥挥袖,若撒下伞盖天罗;举举手,可撑起乱云青天。
    喝一声,轰隆隆震人耳;跺一脚,尘蒙蒙漫天昏。
    如此模样,饶是天军余众见多识广,也被吓的面无人色,两股战战。
    暗道:“原来这厮之前根本没用全力,若是早点显出法相,谁能挡得住他一拳?”
    不提他们惊慌失措,丧胆失神。
    却说敖丙落在一旁,陡然被两只太阳似的眼睛盯着,一时间可谓头皮发麻。
    他有“天罡数三十六变”,按说也能变大变小。
    可那终究不是“法天象地”,能够无限的增长。
    他的变化,有个极限的阈值,估计也就数千丈大小。
    再大便不能行了。
    见他愣在原地,怔住不动,杨戬不由暗暗得意,催促的道:
    “你还等什么?还不快快出手!”
    感谢书友20190612183600796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