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 第189章 189. 慧芝:怀孕了?

第189章 189. 慧芝:怀孕了?

 热门推荐:
    第189章 慧芝:怀孕了?
    “是啊,有了街道出手续我们什么都好弄,要是撇开他们,即使咱们做成了,到最后还有人来抢咱们的生意,也只能做一次买卖。”
    何雨柱这么一说,陈雪茹就点头称是。
    “确实是这样,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他们也只有生产罐头瓶的能力,难道我们也要开个罐头厂?”
    “当然不是了,罐头厂也叫街道上办。”
    何雨柱之前就有这个想法,要不然也不会在莫斯科的时候单独要了一套生产玻璃瓶的生产线。
    罐头这种产品生产极其的简单,采购、切割、罐装都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
    也就是最后需要蒸煮消毒,需要一定的设备,其实就是一个高压蒸锅,这个很容易做。
    生产出来的罐头即使不能出口在国内也有足够的消化能力。
    只有到90年代,各种水果的长途运输技术的日渐成熟,社会上对水果罐头的需求才逐渐的降低。
    就是到了七八十年代送礼拿两瓶黄桃罐头或者橘子罐头都是很有牌面的礼物。
    所以何雨柱在这个时候提出贩运罐头去毛熊国,成则赚大钱,不成也不会坑众人,就是只在国内销售也足以保证利润。
    “那好,咱们就和街道合资办理这个罐头厂。”
    何雨柱不用问,也知道李红樱会点头答应,这街道上根本就没有钱了,要不然也不会用房屋家具古玩字画来支付购买设备的款项。
    三人商量一番,就把事情确定下来,下面就是何雨柱去和李红樱谈了。
    说完事情之后,何雨柱直接回到家。
    进屋之后,就看到许招娣也在,三个女人正围在一起吃着黄瓤的西瓜。
    何雨柱有些无语的说:“姓许的,你怎么又来了?”
    许招娣自打安分老实下来之后,很快就和慧真熟悉了,三天两头的跑到隔壁来串门,让何雨柱很后悔,早知道就不给他们说亲了。
    许招娣撅嘴道:“刚才和姓贺的吵了一架,看着他就生气,我过来躲一会不行吗?再说了,这西瓜还是我带来的,你来尝一尝,可甜了。”
    何雨柱皱着眉头:“怎么你们两个人又吵架了?”
    许招娣虽然不在闹腾,不过和贺永强在一起生活并不圆满,两个人是三天一小吵,5天一干架,稍微有点事情就能大吵一顿。
    贺永强是那种说一不二的性子,认死理,脾气很倔,听不进其他人的劝说和意见。
    也就是慧芝那种温柔不争的性子,才可以和他在一起过日子。
    换成了许招娣,她也是个臭脾气,虽然在家是个长姐,不过也是说一不二,嘴巴和老京城人一样,比较碎比较损,看不起贺永强这个乡下人。
    两个人就跟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老贺头天天气的堵的慌,习惯之后,只要看两个人在吵架,就把门一关出去躲清静。
    许招娣吵完之后就跑隔壁院子来,看到何雨柱就开心了。
    许招娣嘟囔道:“还不是他偷偷的往酒里面掺水?我都和他说了800遍,这酒不要掺水,虽然每一斤赚的少,但是来的客人多呀!”
    徐慧真点点头说:“是啊,只卖不掺水的酒,把名声打出去之后,来的人就多了,小酒馆也就热闹起来,虽然酒赚的不是太多,可是加上配菜,赚的并不比掺水的酒少。”
    许招娣道:“是啊,我就是这样想的,只是姓贺的两人都不听我的。”
    老贺头做生意太过于精明,他那酒有的掺水,有的不掺水,掺水的酒卖给那些做苦力的窝脖们。
    只有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过来喝酒,才能够拿到不掺水的酒,例如牛爷,徐和生,范金友等人。
    当然,何雨柱去喝酒,也是不掺水的好酒。
    “那我去说说他,然后伱回去,省得天天往我家里跑。”
    “我就来,好你个傻柱,忘记小时候我拿糖给你吃了?”
    “少来这一套,谁吃你的糖了?”
    何雨柱和许招娣吵了两句,转身出去做了贺永强的工作,然后把许招娣给撵了回去。
    徐慧真这才问:“账算了吗?”
    何雨柱点点头,虽然慧芝也在,不过还是直接说:“去掉开支,每个人分了不到八万块钱。”
    “姐夫,这么多?”慧芝惊讶地问。
    何雨柱伸手捏了一下她那小巧的鼻子:“你的姐夫厉害不厉害?”
    之前投入2万块钱,这一趟虽然时间比较长,不过赚的真不少。
    之前做卤肉,辛苦一年到头,也就是两万多块钱。
    “姐夫就是厉害。”慧芝欢喜地说。
    徐慧真看着白了妹妹一眼,这个小妮子就是没有主见,就知道舔她姐夫。
    不过这一次赚虽然多,不过风险还是不小的。
    “这个生意虽然赚钱,不过毕竟是外国他乡,咱们还是别做了。”
    何雨柱说:“丝绸生意想做也不能做了,相关的部门已经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准备把这个生意以集体的名义去做。”
    “不过,我发现了另外一个商机。”
    “是什么?还能赚这么多钱吗?”慧芝问。
    “是卖罐头。”
    何雨柱介绍了莫斯科缺少水果的情况,然后又说了街道里搞到了玻璃瓶的生产线。
    所以准备开始做水果罐头的生意,无论是销往莫斯科,还是在本地销售,都是很赚钱的买卖。
    “可是现在都开始公私合营了,还能干几天?”
    何雨柱说:“所以我打算和街道的李主任合作,把他的那个玻璃厂改改造成一个罐头厂。”
    “这样好啊,直接生产罐头瓶,然后做成罐头。”慧芝喜道。
    “是啊,还是慧芝聪明。”何雨柱夸了一句,让慧芝满心的欢喜。
    “这能行吗?咱们钱也不少了,你还这么折腾,不如在家里折腾就是了。”
    何雨柱冲口说:“在家折腾什么?你们俩都怀孕了,我也只能在外面折腾。”
    “什么?我怀孕了?”慧芝惊讶地说。
    慧真还好些,不过也忍不住问:“我自己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
    “我之前不是说过嘛,我会把脉啊!”
    何雨柱不把脉也知道,两女都怀了身孕,徐慧真要早一些日子,慧芝怀孕时间要晚。
    “真的?”徐慧真还有些不相信。
    “当然是真的了,你忘记了嘛上一回你怀孕的时候也是我先知道的。”
    三人都是很欢喜,这一下真是双喜临门,晚上何雨柱做了几个她们喜欢吃的菜,庆祝一番。
    可晚上睡觉就成了难题,不过慧真还是抱着秀儿回去了。????何雨柱伺候她们娘俩,然后回到偏房。
    进来之后,就看到慧芝躺躺在床头上有些闷闷不乐,走到跟前问:“咋的了?怀孕了也不高兴?”
    “怀孕了我当然高兴,可是可是等我肚子大了起来之后,怎么和街坊四邻交代?”
    “傻丫头,有我呢,我会给你安排妥当的。”
    慧芝有了精神,然后问:“你打算怎么安排?”
    “这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找个地方让你去住着,雇个丫头照顾你,然后我隔三差五的去一回。”
    “哪里啊?”
    “在城外买个院子就是了,到时候就说,把你嫁到南方了,往你老家送些东西,就说要去南方完婚。”
    “这能行吗?”
    “没有问题的,你老家都距离这么远,别人也不知道,只要放出风,等你生了孩子回来就是了。”
    徐慧芝想一想,这确实也是一个好办法。
    只要向外说嫁人了,别人也不会多追究,过了一年半载,就说丈夫死了,自己带着孩子回来就是了。
    以后还是姐夫的小姨子,投靠他,依然可以在这个院子里居住。
    “嗯,我听你的。”
    这是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可是在姐夫手中三两句话就给解决掉了,顿时让他十分的欣喜。
    高兴地替何雨柱宽衣解带,然后把小手伸进去。
    “姐夫,我今天要谢谢你。”
    “那你打算怎么谢我?”何雨柱笑着问。
    乖巧听话的慧芝只是把头低了下去.
    第2天何雨柱把自己的想法和慧珍说了,她说:
    “行,那就在城外买个院子,等房子收拾好了,也就可以过去住了。”
    “她结婚的事情咱们真的给办起来,让让别人挑不出毛病。”
    “好的,你看着办,我去找李姐。”
    “嗯,你在外面折腾吧,家中有我呢。”慧真说。
    徐慧真知道,何雨柱喜欢折腾,如果不让他去做,在家中一天能折腾自己三回,也不知道怎么有如此大的精力。
    姐妹两人都怀孕了,要是在家再勾搭几个服务员,那事情要怎么办?
    还不如由着他在外面折腾,只要不把女人和孩子带回家,自己就装不知道。
    要不然他的精力无处发泄,反而要出问题。
    何雨柱骑上自行车,先找了田枣:
    “姐,那几个厂子投产了没有?”
    “碾米压面的简单,早就用上了,还有那印刷的,做蜡烛的,开木头的,都是接上电就可以用。”
    田枣停了一下,缓口气又说:“就是那做玻璃瓶的需要技术,前两天找个懂行的师傅,这两天正在试生产呢。”
    “是嘛,还有懂行的师傅?”何雨柱有些意外。
    “他是原来吹瓶子的,这来做技术员也正好。”
    田枣解释几句,何雨柱才明白,在没有机器制作瓶子之前,都是手工制作的,用一根管子对着烧热的沙子水吹,在冷却的过程中进行调整旋转做出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
    有了他的加盟,这下制作玻璃瓶原液就没有技术上的难点。
    两人说了一阵,田枣才问:“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情?”
    “没有什么事情,我就是想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造出罐头瓶来。”
    “我记得之前计划不是要造盐水瓶的吗?”
    所谓的盐水瓶,就是医院里挂吊水的瓶子,里面是盐水,现在盐水比较少,一般生病都是去打针吃药,很少有挂水的。
    主要就是盐水比较少,如果只生产盐水瓶,即使日夜开工,也弥补不上缺口。
    这时候其实生产任何产品都是供不应求的,毕竟厂家比较少,人民的需求太多。
    何雨柱说:“我有一个新的想法,想和街道商量一下是不是建一个罐头厂?”
    “罐头厂?”田枣很惊讶,然后就想明白了。
    最简单的一件事情生产出来盐水瓶还要卖给药厂,一个瓶子只是一两分钱,可是如果生产罐头瓶,街道就可以再组建一个罐头厂。
    生产罐头不需要资质,只要保证干净卫生,街道就可以生产。
    一瓶罐头可以卖好几毛钱,街道上赚的更多,而且还可以增加一些就业人口,解决就业的压力。
    “这是好事呀,咱们赶紧去找李主任。”
    田枣就是风风火火的性子根本就呆不住,两人立刻离开了居委会,然后来到不远处的街道。
    “做罐头?”
    李红樱主任听到甜枣的汇报很是惊讶。
    “是啊,刚才柱子和我说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咱们之前就想错了,不该生产盐水瓶,生产罐头瓶多好。”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现在正是入秋的时候,马上大量的水果就要下来了,咱们要是今年做一批罐头肯定会大卖。”
    街道上也没有多少资金,正想着这几个工厂都投产,卖出产品,这样街道才能好过一些,有了足够的资金运作。
    何雨柱说:“其实我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想法。”
    “什么想法?”李主任问。
    何雨柱说:“生产罐头卖到国内赚自己同胞的钱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大家都苦,罐头属于奢侈品。”
    “是啊,水果下来的时候三五分一斤,贵的时候也就是一毛左右,可要是做成了罐头,最起码也要卖五六毛钱以上。”
    其实罐头最主要的成本并不是水果,也不是人工,反而是糖。
    自古以来,糖就是一种奢侈品,哪怕现在已经解放了,糖都是很稀缺的,在成本占比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何雨柱提出做罐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莫斯科的时候就搞到了大批的白砂糖和冰糖。
    即使不做罐头,白砂糖也是硬通货。
    何雨柱说:“今年我不是跑了一趟莫斯科吗发现他们那边水果很少,而且特别的昂贵。”
    李红樱惊喜地问:“你是说咱们做成水果罐头,然后向北方老大哥出口?”
    “是啊,我在那边认识了一个华侨,是个互助会的会长,丝绸就是通过他销售出去的,咱们只要把罐头运到莫斯科,还可以借助他的渠道进行销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