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71章 天地不仁

第471章 天地不仁

 热门推荐:
    崇祯二年十月中。
    保定定府境内。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激昂的旋律与行军鼓点交织在一起,铁甲大军如同一条精神抖擞的巨龙,向着南方蜿蜒前行。
    青牙军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胜利的节奏上。
    队伍中骑兵与步兵的数量各是一半。
    众军士披甲顶盔,一路高唱军歌,气势昂扬,携带着无坚不摧的气势。
    “诸君,加快脚步,日落前,我们赶到满城,就可以安营扎寨歇息了!”
    中军部的镇抚官大声鼓动着军士们。
    他的高声话语,在铁甲长龙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军士向前迈进。
    “喝!”
    响应声先从他旁边传响,然后迅速传遍整个队伍。
    军士们的应诺声此起彼伏,气势十足。
    “不错。”
    温越看着身后的队伍犹如一条钢铁长城,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他的脸上浮现出微笑。
    自从离开山海关,这支大军一直保持着惊人的行军速度,每日至少前进六、七十里。
    仅仅十余日,就已经跨越了上千里的距离,并且没有人落下。
    如此的行军速度,在现在的大明,说青牙军排第二,没有其他军队敢排第一。
    此次出征,连同温越身边的护卫,加上祖柏,张大春,钟大成,高严,王钩等甲级军战士外。
    另外还带了朝安的千总辎重队,吴春章,沈其士等两部的乙级军。
    人数共计六千余人。
    其余青牙军都留在山海关外,戒备防御建虏。
    在这支庞大的军队中,除了朝安的千总辎重队外。
    甲级军战士人人都配有坐骑。
    而乙级军战士则就没有马匹了。
    他们身上披着沉重的棉甲或铁甲,持着其他各种装备武器,负重可能高达数十斤。
    而这路途遥远,长达上千里。
    这一路下来,全是步行,可见如何艰辛。
    好在他们参军以来,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体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尽管长途跋涉,身体疲倦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大军采取了牵线式的行军阵型。
    不过,祖柏,张大春,钟大成等将领都聚集在温越身边,由副级军官负责指挥各自部队前行。
    温越此番出征,麾下兵力有六千余人。
    另外还有大量的战马和骡马,数量超过五千头。
    眼下的标准食量,军士每人每日需粮食一升,马匹则为三升。
    这意味着六千名士兵加上五千多匹战马骡马,每天总共需要消耗两百余石粮食,一个月下来就要七千多石。
    尽管朝安千总辎重队,装备了四百辆马车用于运输粮草。
    可每次最多也只能装载两千石,仅够全军几天之用。
    为此,温越增派了近一千马车,并安排两把乙级军的护送。
    即便如此,这些粮草仍不足以支撑大军整个月的需求。
    考虑到实际消耗可能高于最低预估。
    温越决定先拿出兵部发下来的行文,向沿途的州县补给。
    若无法满足,则在当地采购米粮。
    实在不行,再去动用自带的粮草。
    从永平府往南还好。
    马溪国和温越关系不错,发下命令,一路上都能得到补给。
    再往南下的蓟州府。
    温越抵抗建虏,蒙古的侵略,被当地人看在眼里。
    许多士绅百姓自发携带粮食来犒劳大军。
    不过眼下进入保定府,米粮补给就困难了。
    而让温越忧虑的是,接下来的真定府,德顺府,都是灾区……
    “情报局在河南,在湖广诸地,积攒的米粮可有准备?”
    温越策在马上,缓缓道。
    熊一扬急忙回答道:“禀告将军,从去年开始,我情报局就已经联合关外以及永平府的许多商人,按照将军您的指示,在各地搜集有关流寇的情报,并且积极储备军粮。
    “根据汇集到情报局的消息,目前在开封、洛阳、随州和襄阳等地,我情报局个储存了大军食用数日至一个月不等的米粮。”
    “但是...”
    熊一扬继续道:“如今关内多地遭受严重干旱,尤其是这河南地带,大米的价格飙升至每斗数千甚至上万铜钱,许多商家粮店都停止销售,粮草的购买极为困难。
    “在过去几个月,湖广和苏州、松江等地又发生洪灾,那边的米粮价格也上涨到了每斗七八百银钱,市场上几乎没有米粮交易,民间百姓也都紧闭门户不出,无法寻到百姓购买。
    “虽然若是再费许多心力,能够购得所需粮草,可这花费又要增加。”
    熊一扬说道:“眼下大明各处大旱,特别中州之地,斗米千钱,甚至万钱,富家多闭粜,这粮草的购买,越来越难。上几个月,湖广,苏、松诸府大水,斗米七、八百钱,街坊罢市,乡村闭户。虽多耗心神,也可以买到粮草,不过这花费又多了数倍。”
    关外的众多商人的利益,如今与温越紧密相连,同在一绳之上。
    许多人被精心选拔后加入了青牙军的情报网络,遵从幕府的指派,到指定地点进行经营。
    若是有资金短缺的情况,情报局还会给予必要的支持。
    温越对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持续不断地收集各地信息。
    同时还要储备粮食,以备大军行动。
    为了保护这些商人的安全以及监督其行动,情报局还专门派遣了专门小分队。
    听完熊一扬的话。
    温越脸色不变:“钱不是问题,只要能买到米粮,无论花多少钱都行。”
    话虽如此,温越心中却是叹了声气。
    明朝中期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米。
    可是现在即使是十两或二十两银子,也可能买不到一石粮。
    米粮价格如此飞涨,寻常百姓生活将如何维持呢?
    而听到熊一扬的汇报,周围的人员都显得有些兴奋。
    毕竟一路上都有军粮维持,大军不怕饿肚子,只要考虑如何击败敌人就行了。
    张大春大声笑道:“有充足粮草在手,军士们便能能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而在这天下,还有谁能抵挡得了我们青牙军?”
    此话一出,不少人笑声附和。
    “行了。”
    温越看了看天色,命令道:“传令下去,高严的千总骑兵对和的炊事车辆立即出发,马步兵随后跟进,迅速行动,确保在一个时辰内抵达保定城外。”
    这是青牙军的一项常规纪律。
    每当快要安营扎寨的时候。
    总是让骑兵和炊事车辆率先到达,以便让马匹得以早点休息。
    而等着步卒到达时,热腾腾的饭菜也就早已准备妥当,免去了军士等待的时间。
    随着温越的命令下达,整个军队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高昂的鼓声歌声,雄壮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日。
    温越领军继续南下,进入了顺德府内。
    再有两日路程,就要进入河南布政司境内。
    温越骑着他那匹深红褐色的骏马,四处张望,心情沉重,如同身处炼狱。
    眼前的景象凄凉无比,黄色的土地上,不见一丝绿色。
    树叶、树皮、草叶全都消失无踪,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吹摇。
    尘土飞扬,河床干涸,裂纹遍布,田野荒芜。
    空中不断掠过的黑压压的“阴云”,其实是遮天蔽日的蝗虫在飞涌。
    所途经的城镇大多是空城一座,饥民横尸街头,饥饿致死的人随处可见。
    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竟然还有人群围在一起,切割着尸体,去吃人肉。
    弃置不顾的婴儿尸体,满满皆是。
    起初,温越怒不可遏,命人驱散食人肉的人群,掩埋尸骨,并分发军粮救济。
    然而,这样的惨状太多,一旦军粮耗尽,青牙军又该怎么办呢?
    温越从情报局传来的消息,知道北方中原连续两年遭遇大旱。
    不过永平府往南这一带还好,可快要进入河南地带时,所见所闻愈发触目惊心。
    温越无奈叹息。
    同行的幕府文吏宋潮泣不成声,抬头哀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啊!”
    各军士瞧到了这骇人的一幕,各是神情恍惚,原本激昂的歌声已然是出不了口。
    弥漫在大军中的,尽是无边的沉默。
    温越率领大军继续前进,前面隐约像是一个城镇。
    现在正值中午时分,却在前面没有看见任何炊烟。
    显然里面的百姓要么逃离,要么已经死了。
    突然,从道路那一边传来了一声尖锐哀嚎,听起来像是女子在求饶。
    温越的脸色立刻板了起来,熊一扬喝令手下前去查看。
    几名夜不收迅速跃马,赶了过去。
    还没等到他们靠近,几位女子已经带着哭声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她们步履蹒跚,后面跟着几个手持木棍的男人。
    看到官兵的骑兵队伍,有女子尖叫着四散逃跑,声音凄苦绝望。
    只有一个女子迎了过来,用当地方言哀嚎:“军爷,救命啊,他们要吃了俺们……”
    闻言。
    一名夜不收直接拉开了手上的弓箭,射出的箭矢瞬间穿透了领头男子的脑袋。
    紧接着,其他几名男子也被射中倒地。
    “嘭”的一声。
    另一个夜不收抬起火铳射到了想要逃跑的最后一名男子。
    随即,这人的胸口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血洞,接连被击着往前跑了几步,最终重重摔倒在地。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
    正要逃散的女子们,都被吓得僵住了。
    随即纷纷跪倒在地磕头求饶。
    那个迎过来的妇女回头一看,见追赶她们的男子全部被射死在地,也是恐惧地趴在地上,尖声哭喊:“别杀俺们,别杀俺们......”
    这时,第三名夜不收在她面前停下马来。
    这夜不收满脸络腮胡须,瞥了一眼这名妇女,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扔在面前。
    这女子愣了一下,伸手捡了起来,随即惊喜地喊道:“是馒头,是馒头……”
    但很快,她警觉地闭上了嘴巴,迅速把饼藏进怀里。
    然后打算找一个隐蔽之处慢慢享用。
    但是她的声音还是引来了周围其他女子的注意,她们尖叫声响起,立刻朝她冲了过来,意图夺取她手中的食物。
    “嘭!”
    突然间,一声火铳声响起。
    是夜不收举起火铳,朝天开了一铳。
    顿时,那些围上来的女子惊叫一声,急忙后退,却又迟疑不定的,停下了脚步。
    利用这个空隙,那位女子匆忙从怀中拿出馒头,使劲往嘴里塞去。
    马上,她就因为吃得过快,直接呛到了,开始剧烈咳嗽。
    一个水袋又被丢在了到她面前。
    女子顾不得思索其来源,急忙打开盖子,大口喝水,以缓解喉咙的不适。
    “这是给你们的。”
    又有一个夜不收已经从马上下来,从自己的马包里拿出更多的馒头,递给那些女子。
    尽管口音很重,女子们不是很听得懂。
    但手中所持的食物,女子们却是知道的。
    这些女子像警惕的流浪猫一样,犹豫地上前,然后迅速抢走了夜不收手中的馒头,然后快速四散开来。
    一边警惕地四处观望,一旦有动静,就快速逃离原地。
    看着她们如此饥饿的模样,这夜不收轻叹一声,颇有感慨。
    单靠一块馒头显然无法满足她们的饥饿。
    于是吃完馒头之后,她们聚集在夜不收的面前哀求道:“军爷,能不能再给俺们一块馒头,让俺们做什么都行。”
    其中一位女子更是大胆,直接抓住夜不收的手放进自己的干瘪瘪的怀里。
    她的眼神中满是哀求。
    夜不收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赶忙把手抽出,转向大军,寻求指示。
    王学田是随军老医师,看到这情况,说道:“将军,这些女子饥饿许久,不宜过量进食,否则会有暴毙之险。”
    温越微微点头,下令道:“把她们带过来。”
    得到命令后,夜不收队伍将这些女子带了过来。
    看到眼前清一色的铁甲大军,这些个女子立即心生畏惧。
    似乎刚才那个夜不收给她们馒头吃。
    而且态度和善。
    所以女子们过来时,都个个畏缩地躲在夜不收的身后。
    边往前走,还边拉着这夜不收的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