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218章 商户和学堂
    看着胡心成跪在地上重重磕头,脸上满是泪痕。
    温越叹了一口气。
    这又是一个被建虏迫害之人啊!
    温越往前走了一步,将他扶起了起来:“胡老板,既然你有这心,我就不多再言了。
    接下来这一两个月,你胡家班不仅要在青牙堡演戏,还要到其余十几个屯堡一起去演戏,尽你最大的力气,调动民心鼓舞各地士气,有任何花销需求,尽管与我说便是。”
    胡心成重重摇头:“大人,小的没有多少本事,既然被大人授予如此重任,去鼓舞士气,调动民心,抵御建虏,保家卫国,那小的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做。
    “至于花销银两之事,大人不需与小的分拨,小的近些年在各地演戏,有些身家,大人还是将钱财米粮用于杀虏上吧!”
    温越看了胡心成许久,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
    “胡老板有此心,那我温越也与你保证,抗敌杀虏,绝不手软!”
    在青牙堡用戏班激昂军民的抗敌之心。
    在青牙堡外,温越也没有闲着。
    温越在各个通往青牙堡的路口,都设立的严密的关卡,每个关卡都配有精锐的军士几十。
    对任何来往百姓都盘查户贴、路引,有神色不安,拿不出来的,立即抓捕。
    有敢反抗者,立即格杀勿论!
    对于各种灾民流民,直接强制收容,统一集中起来看照。
    另外对于各种通商商户也加强了管理。
    知道明末历史,温越对明末商人一直有极高的警惕心。
    明末历史上,通过商人购买铁料、火药只是小事,刺探各地情报、开城门迎接敌人的事件更是多得不计。
    像开铁、抚顺等,都是商人打开城门,放后金建虏进城的。
    谁知道青牙堡内有没有后金建虏的奸细?
    所以从天启四年五月开始。
    如之前一样,温越加大了对商人的管控,任何商户都不准进入青牙堡内,只准青牙堡外经商。
    另外温越还命令卢一恩,派他手上原先由锦衣卫转来的夜不收,对每一户商户进行严格盘查,从商户领事到最下等的伙计马夫,都要确定身份,以防其中有建虏的奸细混入。
    尤其是一些这几个月来青牙堡经商的,更是重中之重,这些商户的父母亲人朋友都在审查。
    这种做法,当然引起了青牙堡商户的不满。
    这年代商户背后都是有势力的,温越这样做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一时间,不知关内关外多少人来找温越,或是敲打警告,或是威逼利诱。
    但温越根本不为所动!
    而等着这些商户故意罢行罢市,弄得物价飞涨。
    温越直接出兵镇压,封闭他们的商行,不准他们在青牙堡外经商。
    青牙堡已经不是之前刚发展的时候了。
    如今的青牙堡库房有财有粮,除了一些小商品外,根本无须向其他商户购买。
    这一套手段下来。
    众商户也无可奈何,舍不得青牙堡的这块蛋糕,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
    接下来的时间。
    北边一直在摩擦着,但出现了一个诡异的安静氛围。
    根据情报,以及温越自己的猜测,建虏现在只是弄一些小摩擦,等着秋收时候,再大举入寇。
    而大明这边是被动状态。
    建虏不进攻,便在做着防御准备,修缮防御工事等。
    而青牙堡在紧锣密鼓地做好防备工作时,也进行了一些额外的活动。
    比如教书识字。
    温越在青牙堡建设了一个学堂,专门招收那些低龄孩童,并把这些孩童分成了好几个班。
    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
    这些孩子人数不少,有四五百人,都是青牙堡内的适龄孩童。
    温越提供这些孩童每日口粮,专门找了几间大屋子让他们学习识字。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这些孩童都是男生,女生是没有的。
    毕竟在这时代的老百姓眼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既然温越提供了他们孩子一个读书识字的机会,还提供口粮,青牙堡的军户们都十分注重,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堂当中去。
    而温越现在能提供孩童学习的财力有限,只能筛选掉大部分送来的孩童,只将其中一部分较为聪慧的孩童放入学堂内学习。
    至于其他不能入学堂的孩子,只能等以后青牙堡壮大,再另说吧。
    至于学堂的教学,温越暂时让青牙堡的十几个书吏代劳。
    这些书吏虽说只是些秀才,一个举人也没有,但教一些孩童开蒙识字,还是非常容易的。
    至于青牙堡的教材,还是以大明教材为主。
    温越也想着抓教育,将这批人用以现代的教育方式,灌输科学的思想。
    但如今事务繁多,温越并没有太多精力管这边。
    加上这也是开蒙阶段,等到识字完了,再进行教育也不迟。
    几个典吏、书吏的教育方式并不统一,教育方法也不一样。
    这日。
    轮到了周典吏在班级教学。
    他所教的班级孩童年纪稍大一些,是十岁以上的,相当于现代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
    这类的学生有些成长,但心智不成熟,懂点事却也更加调皮。
    周典吏拿着书本念一句,然后学生们在下面摇头晃脑再念一句。
    读完一遍书后,周典吏看着有几个调皮不认真读书的孩童。
    他便放下书本,叹了一口气道:“唉,你们啊,要认真读书,这书中自有千钟黍,书中自有黄金屋。
    “你们现在不认真读书,将来如何能考取功名?难道要像我一样,当一个小书吏吗?”
    等他说完,下面立即有一个调皮的孩童,嬉笑道:“跟先生你一样,有什么不好,跟着温大人,帮着做事就行了,读那么多书又能如何?”
    “是啊,和先生你一样,靠着温大人不就行啦?”
    另外一个调皮的孩童也附和道。
    课堂上出现一片快活的气氛,众学生都是轰然大笑起来。
    课堂外。
    温越正领着一干亲卫,军官来学堂视察,正好看到了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