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汉储君 > 第二百九十章 萧何走了
    “陛下愿意助臣为身毒王?”月氏王的声音都在颤抖,他早就听人说过了,身毒那边物产十分丰饶,人也老实,容易驾驭。
    他向西迁徙,就有图谋身毒的心思,没想到刘盈直接答应了。
    “朕不是个撒谎的人,一个帝王,精力有限,一个国家,也不能无限度扩大。朕疏通河西走廊,是为了商货通达。中原物产卖出去,换来钱财,建立强兵,能打匈奴,也能对付身毒……兄,你们月氏也可以分到好处,而且还是不小的好处!”
    月氏王听得频频点头,“陛下,若是真能这样,臣求之不得!”
    刘盈一笑,“我大汉对待自己人,向来大方,你只要能配合大汉,断然不会缺少好处的。”
    刘盈和月氏王聊了一会儿。
    夏侯灶本想过来,可就在这时候,远处一骑飞来,速度极快,转眼就到了近前。
    夏侯灶一眼认出,来人正是萧何之子萧延。
    只见他脸上含悲,眼角还挂着泪痕。
    夏侯灶的心就是一阵悸动,连忙道:“怎么回事?”
    萧延从马背上滚下来,抓住夏侯灶的胳膊,泪如雨下。
    “我,我阿父……快,快不行!”
    “什么!”
    夏侯灶大惊,他也不敢怠慢,急忙冲去告诉刘盈。
    听到消息的刘盈也是脸色骤变,再也顾不上月氏王,直接上马,匆匆赶回长安,以最快速度,奔赴萧何府邸。
    自从改丞相府为政事堂之后,萧何搬出了相府。
    按理说身为大汉第一功臣,万户酂侯,萧何的住处绝对差不了。
    不过萧何却没有置办豪宅,就连位置也十分偏僻。
    有人问过萧何,萧何笑着说道:“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子孙后代也学我节俭,住在这种地方正好。
    如果不贤,守不住家业,就算置办了好宅子,那也是给别人准备的,用不着费心思。
    仅凭这一番话,就看得出来,萧何属实无愧贤相之名。
    而今他病重了,刚刚迈步进入屋子,就能闻到浓重的药味。
    府中上下,人皆有悲哀之色。
    刘盈抢步到了榻前,伏身看去,萧何面皮浮肿,两個眼睛几乎都睁不开了。
    “师父!”
    刘盈低呼了一声,眼中垂泪。
    萧何听到呼唤,似乎有了些精神,勉强道:“可是陛下?”
    “嗯!是弟子。”
    萧何努力睁大眼睛,自嘲一笑,“陛下,老臣怕是不行了,我有些事不放心,还要和陛下交代。”
    刘盈忍着悲伤,没有说太多的废话,只是低声道:“师父说吧,不管什么,弟子都聆听训示。”
    萧何深深吸口气,然后才道:“陛下心思深沉,胸怀大志,更兼年纪轻轻,冒顿自然不是陛下对手。早晚必为陛下所擒。”
    “陛下欲光大汉家基业,必会四面出击,开疆拓土,打出一个赫赫盛世。”
    刘盈点头,“这是弟子的愿望所在,必当全力以赴。”
    萧何努力点头,这才道:“陛下大志,老臣也是赞同……只是老臣唯恐陛下会走上始皇帝老路。”
    “秦以一国之力,席卷六国,一统华夏。六国之人,心存怨愤。始皇驾崩,烽烟四起。老臣亲眼目睹大秦亡国,刻骨铭心。如今陛下对四夷用兵,到时候大汉疆土,数倍于前……蛮夷内迁,边疆之地,胡汉杂居。如果不能妥善安排,这些地方就会酝酿乱子,胡人就会趁机,乱我华夏!”
    说到这里,萧何用尽全身力气,扭头看着刘盈,艰难道:“陛下,六国与秦,皆是西周诸侯,数百年之功,尚且难以统一。更遑论那些蛮夷,盛极而衰,月盈则亏……老臣唯恐日后大汉坏于胡人之手啊!”
    刘盈眉头紧皱,他也清楚,历朝历代,边疆胡人都是个麻烦,甚至还有入主中原的情况。
    虽然西汉没有亡在胡人手里,但是东汉之后,胡人南迁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魏晋之后,更是数百年的刀光剑影,血腥屠戮。中原大地,白骨盈野,惨不忍睹。
    汉家大兴的时候,要征调百姓,出兵征伐,死伤惨重。
    等国势衰微,昔日征服的胡人又会作乱,受损的还是老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刘盈感叹一声,“师父,我知道了你的意思,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把百姓放在心头。对外用兵,也是如此。对付蛮夷,也要收其心,易其俗,要让他们和汉家百姓,融为一体。不至于彼此区隔。总之,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点点做。”
    萧何沉吟少许,喃喃念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陛下能说出这话,老臣也就死而无憾了。”
    刘盈强忍着悲伤,又问道:“师父,您还有什么交代的吗?您的家人,萧禄和萧延,有什么是我能帮忙的?”
    萧何怔了怔,摇头道:“陛下,老臣若是求了什么,他们只会以为有了依仗,肆无忌惮。反而会招来无穷祸端。老臣知道,陛下心细,也会约束臣下,就不用臣多说什么了。”
    刘盈沉吟少许,点头道:“师父这是让我来做……请师父放心,我必定妥善庇护萧家,与汉同休!”
    听到这话,萧何的脸上,略浮现一丝笑容。
    随后,萧何眼前一黑,竟昏死过去。
    刘盈急忙唤来太医,急忙抢救萧何。
    到了傍晚时分,萧何又苏醒过来,只可惜已经不能说话了。
    刘盈一直留在萧府,没有离开。
    等到后半夜,萧何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操劳半生的大汉朝!
    萧府之中,哭声响起。
    没有多少时候,长安城中,到处都有哭声响起。
    公侯之家,朝中勋贵,人人闻讯前来。
    普通的商民百姓,听说萧相国走了,竟也痛哭流涕,挂出了白幡。
    一个人活着时候,慑于威势,看不出什么。
    可一个人死了,原本的威势不在了,只剩下最纯粹的感情,就显露出来。
    那些素未蒙面,连一句话都没说过的老百姓,能自发怀念萧何,为他痛哭,足见萧何的人望!
    其实自从刘邦驾崩,萧何的身体就已经垮了。
    年近七十的人,又操劳这么久,属实耗干了心血。
    “按理说我不该伤心,可萧相这一走,我这心空落落的,或许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曹参老泪横流,他扭头看了看其他人,轻声叹道:“我们这些先帝老臣,只怕都不会太长久了。”
    这一句话,弄得王陵、卢绾,好几个老的都面露悲色。
    “曹相,你就不要说这些了,当务之急,是给萧相治丧……还有,萧相的谥号也该定下来了。”
    王陵说完,就看了看叔孙通。
    叔孙通道:“萧相佐先帝定下大汉江山,开国之功,天下第一,善始善终,依我之见,应该谥号文终!”
    汉初的谥号,包括皇帝的,还都是大臣商定。
    刘盈默默听着,突然道:“师父忠心汉室,鞠躬尽瘁。还是谥号文忠妥当!”
    叔孙通一怔,连忙道:“陛下所言极是!”
    刘盈又道:“按照最高规格,为师父治丧。再有,阿父长陵的左边,第一个位置,留给师父。让他们君臣重新聚首!”
    叔孙通连忙答应,“臣记下了,必定按照陛下吩咐,将酂侯的后事,办得妥妥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