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倒霉后妈她不当了【七零】 > 第三十一章 存款
    何秀枝脸色煞白,却还嘴硬:“你个死丫头片子,你在说什么鬼话,我告诉你,你少在这里挑拨离间。”她一把拉过孙宝:“小宝他这么小个男娃,管你要个奶糖都不给,你一个女人家,吃什么好东西。”
    这话说得郑珊脸色也有点难看:“该说的我都说了,何大娘听不听是你的事。至于这糖嘛。”她从口袋摸出一颗,放在手心。
    就连孙和的眼睛都不自觉看着这处,喉咙上下滑动。
    郑珊扭头看见一个头上系着红绳的小姑娘,衣服干干净净,脸上虽然被冻得通红,但也吸着鼻子不让鼻涕流出来,躲在大人身后,时不时出来瞧一眼,葡萄大的眼睛眨巴眨巴,不知道比几个流口水的男娃好了多少倍,让人看着就喜欢。
    看起来有些眼生,应该是从大河村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走亲戚带来的孩子。
    郑珊倒不认生,上前将糖塞进小姑娘手里:“你长得真可爱,这颗糖就给你吃啦。”
    红头绳的小姑娘张开小嘴哇了一声,却没有接过去,反倒是抬头看向自己妈妈,见妈妈点头这才接过,听妈妈的话,向面前的姐姐道谢。
    “乖,先吃吧。”郑珊直接撕开包装纸,将奶糖放进女孩嘴里,眼见小姑娘甜得眼睛都迷起来,郑珊也开心起来。
    郑珊拍拍手,招呼也不打就准备回自己家里。
    孙宝见一个丫头片子当着他的面吃糖,自小就独的性子,哪里受得
    了这委屈,当场嚎叫起来。
    声音尖锐,却丝毫不影响郑珊的美好心情。
    留在原地的何秀枝一巴掌拍向孙宝:“哭哭哭,一天天就知道哭,还不赶紧回家。也不瞧瞧人家看不看得上你,真够丢脸的。”
    孙和赶紧扯着人回去。
    郑珊回到家中就打开课本,跟着跟读机一点点读着单词,正要做午饭时,林婶子就抱着一个竹筐登门,掀开布盖,满满一筐馒头。
    刚出锅的馒头,散发着小麦特有的麦香气,这时的小麦粉并没有那么白。现在最出名的雪花粉就是因为洁白如雪,但价格昂贵,大多数人吃的小麦粉都有些微微发黄,发酵过后蒸出来偏向灰黄色,绝对的粗粮。
    林婶子还挺热情:“我先用小麦粉做了一些,又给你做了点玉米面窝窝头,这东西配白菜萝卜可香,你随便做点菜就能吃一顿。”她又掏出一个陶罐:“这里是辣白菜,你瞧瞧味道怎么样,要是行的话,婶子家里多的是,管够。”
    一个馒头比她手都大,就算是掏空的玉米窝窝头那也相当挡饱,还有这一瓶辣白菜,这份情,郑珊得承。她又从屋中拿出五块钱。
    “婶子,你对我好,我知道。”她把钱拍进林婶子手中:“但亲兄弟明算账,该是您的钱我也不能少了不是。”
    她扬起笑脸:“婶子,要是今年再年底考试,我可得吃一年您做的饭呢,到时候你就知道烦啦。”
    林婶子哪
    里不知道郑珊多拿了些。
    可人就是这样,你越客气她越看重你。
    林婶子看着桌上摆着的课本、本子,她认识两个字,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这样努力,去年高考,村里的知青跟发疯一样学习,那股子劲头谁看了都说吓人。
    如今郑珊也要考学,她肯定支持,毕竟考上了就端上公家饭碗,再也不用靠天吃饭。
    “行,婶子也不跟你客气。”林婶子收了钱:“那你以后想吃啥都跟我说,过两天榆树槐树发芽了,我给你做些蒸菜,吃起来,不比肉差。”
    “那肯定行!”郑珊哪里不愿意,要知道新鲜的槐花她爸妈得一大早去菜市场抢,就这三回能抢到一回都算好的。
    林婶子笑呵呵:“那你先学着,不耽误你时间,我先回家。”
    送走林婶子,郑珊炒了一碗韭黄炒蛋。韭黄吃一顿少一顿,新鲜的韭黄和农家土蛋,加上刚刚出锅的窝窝头,郑珊连干两个,撑得坐都坐不住,听着英文歌睡了个午觉。
    明明除夕才过,村里县里勤劳的人们,都开始工作,这年头没什么假期,就连春节也是干活不误,反倒是村里轻松一些,毕竟天冷。
    可城里就没这样,开学的开学,上班的上班,人人穿着新衣,面上还带着过年的喜庆味道,路上走路时都得拜个好年。
    郑珊积攒了一些问题,打算找个好日子去找关晴天讨论。
    现在都是单休,郑珊想凑个
    李文健有空日子打探一下入学的事情,最后打定主意星期天去关家拜年。
    晚上她也没学习,背完单词后,开始听歌。在耳边轻柔的英文歌中,盘点着自己的家产,她一共卖了两次韭黄,一次将近六十斤,一次将近将近一百斤。如今小书包已经变成了普通存储书包,虽然有一个只有她能开启的暗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韭黄生意自然也就黄了,郑珊将书包里暗袋打开,将钱都倒在床上,撒了半床。
    这年头,农民靠工分存钱,当年收成好时,年底分钱也才分五六十块钱,差不多一个月五块钱,而除开吃饭养家,一年存款不会超过二十块钱。
    郑珊将一张张钱铺平,展开,没有一张十元,全都是一元两元,还有几张三元的,硬币一角两角五角一元,大多数还是纸币,硬币较少。
    先把硬币放在一边清算纸币。
    以元为单位的纸币,里面四十七张一元,十六张两元,七张三元,三张五元纸币。一共是一百一十五元。
    又来算以角为单位的纸币,十一张五角,二十二张两角,还有十一个一角,一共是十一块钱。
    仅仅是纸币就有一百二十六块钱,郑珊又将硬币算了算,摸出二十四个一元硬币,凑成了一百五十元整钱。
    剩下的零散硬币,差不多有个十几块,郑珊想了想又从取出十元当成接下来半年的伙食费,剩下的一百四先留着,等着高考。
    虽然知道高考报名费不会很贵,郑姗却总有些害怕。
    一觉醒来,太阳已经从天边慢慢升起,郑珊摸了摸书包,最后还是带上了,这年头她可不敢把这笔巨款留在家里。书包里还放着课本、练习册,想着要走两小时,郑珊也没再放些别的东西,打算早点出门去那个小巷里看看有什么好东西。
    虽然和关家熟了一些,可上门拜访还得拿点礼物。毕竟这年头老师专门辅导的机会不多,多的是补习班开出大价钱请老师,也亏得有关晴天在,郑珊才能占这个便宜。
    到了小巷,郑珊直接走去卖鸡蛋的大娘旁边:“大娘鸡蛋五分钱一个?我都要了,你算算钱。”
    大娘才刚刚摆上,谁料就有人包圆了买卖,还是五分钱一个,自然高兴:“行,姑娘你等等。”她用上手指,算了两遍:“二十六个,算你二十五个吧。”
    郑珊摇摇头:“按三十个算吧,我等会要用你的竹筐,你看五毛钱买个这个筐行不行?”
    大娘连忙点头:“行!”怎么能不行呢,这竹筐人人汇编,谁家没十个八个的,一点不值钱,五毛钱可是十个鸡蛋呢,她想说要不送你了,可五毛钱呢,这大方的话到底没说出来。
    “一共是两块钱。”郑珊从口袋里翻出两张一元钱,正要递过去,后面就有人插队。
    “等等,那是我要的。”
    隐约有些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