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第59章 石闵杀胡(3000)
    第59章 石闵杀胡(3000)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十二月下旬,当桓熙正在陇关调运粮草,准备进攻秦州之时,邺城再次爆发内乱。
    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等人密谋诛杀石闵、李农,事情败露,为石闵、李农所杀。
    然而,这并不代表邺城内乱已定,石闵与羯族权贵之间的矛盾早已没有了缓和的余地。
    前往宫城的马车上,石闵与李农对坐,他愤愤不平的说道:
    “我为太祖武皇帝(石虎)的养孙,他们却将我视作外人,究竟是何道理!”
    石闵一路上都在细数自己为后赵立下的功绩。
    他就不明白,自己有再造社稷之功,这专制的权力,也是石遵、石鉴他们亲手交给自己的,为什么人人都想要杀他。
    李农叹息道:
    “武德王为晋人,故不能被羯胡所容。”
    石闵闻言,脸色铁青。
    马车行至凤阳门外,二人步行下车,石闵却停住了脚步,多年来纵横沙场,游走于生死之间,让他有了敏锐直觉。
    李农不明白石闵为何止步,但石闵已经在招呼身边的卫队护着自己往后退。
    宫门内,藏有三千羯族甲士,龙骧将军孙伏都见石闵有所警觉,心知不能再等下去,当即大喝道:
    “羯人安能为晋奴驱使!为国杀贼,就在今日!”
    说罢,与征西将军刘铢等人领着三千甲士涌出宫门,直奔石闵杀去。
    李农见状大惊,好在石闵经历多次暗杀,出入宫城,总有卫队随行。
    一时之间,三千羯族甲士,竟然难以突破石闵卫队的阻击,让石闵、李农二人顺利脱身,前去调集兵马。
    孙伏都见状,只得退回凤阳门,封闭宫城以自守。
    他对众人说道:
    “此番未能如愿截杀石、李二人,为今之计,只能请天子登临宫门,号召各军,共击石闵。”
    原来,石鉴自从石苞等人死后,已经被吓破了胆,不敢反抗。
    今日伏杀石闵,是孙伏都、刘铢等羯族将领自作主张。
    众人见石闵走脱,无不惊恐不安,此时孙伏都的提议,也让他们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无不赞同。
    孙伏都于是领三十人,闯入石鉴所在的中台。
    石鉴万分惊恐,他颤声道:
    “卿家莫非是奉石闵之命,前来杀我。”
    当初石遵就是被突然闯来的周成等人毒杀。
    孙伏都见他这副模样,真不敢相信石虎能够生出这种儿子来。
    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他径直道:
    “石闵、李农造反,正向宫城杀来,臣请陛下亲临凤阳门,号召各军,诛除叛逆。”
    原来不是来杀自己的,石鉴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一颗心又重新提了起来。
    石闵掌控京畿兵权,还有李农数万乞活军为之助力,他若造反,自己可还有活路。
    但奈何孙伏都领着三十名甲士迎到了中台,由不得石鉴不跟着他走。
    途中,有甲士来报,石闵集结大军正在进攻金明门,石鉴得知消息,灵机一动,他捂着肚子痛苦嚷嚷道:
    “朕腹痛难耐,不能速行,卿家当先往凤阳门,率军增援金明门,不可使石闵入宫。”
    孙伏都闻言,顿觉有理,于是拜别石鉴,先行赶往凤阳门。
    待孙伏都走后,石鉴的近宦问道:
    “陛下,可是要继续去往凤阳门。”
    石鉴一脚将他踹翻,哪还有方才腹痛的模样,石鉴恶狠狠的道:
    “去凤阳门送死么!随我往金明门,迎武德王(石闵)入宫!”
    说罢,健步如飞,带着众人往金明门去。
    金明门外,石闵督率数千将士,正在攻打宫门,而李农则还在为他调集兵马。
    战事正激烈时,石鉴冲了过来,逼迫守将打开宫门,他率先出宫,向石闵哭诉道:
    “孙伏都造反,方才挟持了朕,朕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为大王报信,还请大王速速发兵,荡平叛逆。”
    石闵狐疑的看着石鉴,有了石苞的例子,他可不相信石鉴真的与此事无关。
    但此时平定叛乱最为紧要,石闵暂时放下与石鉴追究此事,准备事后再来报复。
    殊不知,石鉴这一次,是真的被孙伏都等人蒙在鼓里。
    石闵率众由金明门入宫,先杀此前阻拦自己攻打金明门的守将,再率众直扑凤阳门。
    而此时,孙伏都带着麾下甲士,正由凤阳门向金明门而来。
    半途得到消息,听说石鉴已经打开宫门,命石闵平叛。
    自己一心想要诛杀国贼,却被天子定性为叛逆,孙伏都不由老泪纵横。
    羯族将士,无不愤慨,纷纷抽刀,劈砍阁道,以发泄心中的怨恨。
    此时,李农已经调兵围堵在了宫城之外,孙伏都已经没了退路,只得率众与石闵大战。
    宫城之中,横尸相枕,流血成渠,三千羯人,无一幸存。
    石闵看着满地的尸体,想到那些羯人拼死血战的场景,石闵愤怒了,他终于明白,自己与这些胡人,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
    他抹了一把脸上不知道是谁的血污,沉声道:
    “传我命令,囚天子于御龙观,命尚书王简、少府王郁率众三千守卫御龙观,不许任何人与石鉴接触,悬食以给!”
    现在孙伏都等人已死,该是与石鉴算账的时候了。
    一旁正赶来向石闵道贺的石鉴闻听命令,惊呼道:
    “朕无罪!此事与朕无关!朕有功于大王!”
    然而,没有人理会他的委屈,石鉴被人强行拖走,将在御龙观中静待其死亡。
    石闵继续下令道:
    “自今日起,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
    石鉴的生死,邺城民众并不关心,顶多是再换一位天子罢了,这一年里,后赵已经先后死了三位国君,临到年尾,再死一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石闵第二道命令,却将他对羯人的愤怒殃及所有的胡人。
    邺城胡人能够明确感受到石闵正向自己磨刀霍霍。
    一时之间,胡人争相逃离邺城。
    此举固然使得石闵与胡人彻底决裂,但方圆百里之内的汉族流民闻知消息,纷纷涌入邺城,听从石闵的号召。
    河北流民争相归附,也让石闵更加认定自己与胡人决裂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他再度下令:
    “近日孙伏都、刘铢叛乱,余党已经被杀,并未殃及无辜。
    “自今日起,与我同心之人,只管留在城中,不与我同心者,大可离去,各道城门,皆不得禁止。”
    石闵一道令下,再一次刺激了胡人逃离邺城的热情。
    李农见到胡人纷纷逃走,连忙找到石闵,说道:
    “今日大王放走这些胡人,他们必然前往襄国投奔石祗,这不是在白白助长石祗的气焰么!”
    石闵此时也反应过来,自己一时得意忘形,险些铸成大错,可如今大量胡人逃离,再想追也追不回来了。
    好在石闵有自己的法子,他当即再颁一道诏令:
    “赵国之人,能够斩杀一名胡人,将其首级献于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将悉数拜为牙门将军!”
    一旁的李农看得瞠目结舌,但仔细想来,这也是唯一的法子,他们已经彻底与胡人决裂,只有得到北方汉人的支持,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这一诏令,必将挑起北方汉人与胡人多年来的矛盾,彼此仇杀。
    果然,诏令一下,数十年来,备受欺辱的汉人尽皆癫狂。
    “杀胡!杀胡!”
    邺城完全沦为了炼狱,哪怕是妇孺老幼,都在相互杀戮。
    他们之间或许互不相识,但族群之间,积怨已深。
    一方为了领赏,为了复仇,自是奋不顾身,另一方为了保命,也不得不奋起反抗,死在这场杀戮盛宴之中的,又何止是胡人。
    邺城内外,尸横遍野,一天之内,送来凤阳门的胡人首级,就有数万颗。
    石闵亲自下场,参与其中。
    方圆百里的胡人不分老弱妇孺,尽皆被杀,死者二十余万,无人收敛尸骸,被野兽所吞食。
    石闵再度下令,命镇守四方的将帅,斩杀军中胡人。
    有人认为这是乱诏,拒绝奉命行事,也有人响应石闵。
    麻秋就是其中之一,他与王朗奉石遵之命攻取蒲坂,但因为无法攻破沈劲的营寨,只得驻扎于河内。
    在得知石遵死后,二人在河内观望,期间,麻秋袭杀王朗,夺取了他麾下两万精骑。
    但军中存在不少王朗的嫡系,不愿臣服。
    恰逢此时,石闵的杀胡令传至河内,麻秋大喜,自己正愁没有借口清除异己。
    于是,麻秋一个羯人,居然响应石闵的杀胡令,在军中大开杀戒。
    只不过麻秋杀的都是王朗的党羽,而不以胡汉作为区分,死者千余人。
    麻秋也由此掌控了这支军队,率部东出,准备返回邺城。
    与此同时,石闵的杀胡令也震惊了北方各地的胡人割据势力,苻洪得知此事,狂喜不已。
    他与石闵本就有旧怨,但也不得不承认,石闵骁勇难当。
    苻洪拥众十余万,之所以在枋头观望局势,也是因为忌惮石闵之勇。
    如今石闵自绝于胡人,内外六夷必将群起而攻之。
    待石闵一死,试问北境,又有谁是自己的对手。
    想到这里,苻洪不由得意发笑。
    感谢书友汜水ss的打赏。
    第一章带到,下一章在下午五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