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寒门孝子:带着瞎眼爸妈上大学 > 第260章 实践任务

第260章 实践任务

 热门推荐:
    周航怎么跟蒋幼说的,王衍也不清楚。
    但之后几天,蒋幼确实没有1直缠着他。
    虽然也总是出现在王衍的眼前,可也只是朝他笑。
    要么就在王衍低头吃饭,或者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突然给他送瓶水就走了。
    王衍也没有叫她,感觉只要继续这样下去,蒋幼终有1天会对他失去耐性。
    田径队的事,王衍听过楚凡的话后,觉得可以尝试1下。
    于是便去找了刘教练,详细问了平日的训练时间。
    科大的校田径队不需要每天都参加训练,两天1次,1次大概两个小时左右。
    也不是每个星期都占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只是偶尔来1次集训。
    当然了,如果想出成绩,自己平时没事也得多练。
    王衍觉得还行,当下就决定加入了。
    田径队日常训练的场地就在校体育馆里,王衍以前在体育馆做过兼职,对这边也比较熟悉。
    第1次参加日常训练,王衍认识了不少人。
    专门练长跑的不多,加上王衍,1共只有十来个。
    平日是两个大4学长带着练,要求挺严格的,但是练完休息的时候,也挺好说话。
    大家聚在1起嘻嘻哈哈,让王衍感觉氛围还挺不错的。
    日子1天天过去,气候也越来越冷,王衍逐渐适应了加入田径队后的生活。
    两天1次的训练,运动量非常的大,经常练完后走路腿都有些不好使。
    练完后休息的那1天,王衍自己也会去田径场练1练。
    因为他发觉,田径运动虽然累,但也是1项让人上瘾的运动。
    那种训练后浑身大汗、酣畅淋漓的感觉,跟打工时候的累是不1样的。
    而且教练说,明年十月份滨海市田径运动会上如果能拿奖。
    还有机会参加十2月份的冬季大运会,那可是国家级比赛,含金量很足。
    王衍听得心生向往,更加努力坚持。
    他毕竟不是体育生,之前也没有接触训练过,但教练说他耐力特别好,有这个天赋。
    其实4年大学,也不能单单只是学习文化知识。
    参加体育项目,参加团体活动,得到的好处跟意义同样重要....
    这个星期,开始了实践测量任务。
    测量地点就在学校东侧门公园广场,每组十人,王衍、周航、李凌心、还有楚凡他们都在第3组。
    大1学习理论的时候,王衍真的感觉土木工程测量很简单。
    可是这次通过亲身体验,他才发觉不动手操作1遍,根本就无法体会到土木工程测量的困难和劳累。
    楚凡担任小组组长,安排每个人的分工。
    他的意思是争取在这1次的实践活动里,让每个人都尝试不同的分工,都感受1下。
    然后还要争取做1个完成任务的小组。
    只可惜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1个暑假过去,上个学期学的理论跟操作要点很多人都忘的差不多了。
    所以第1天进程非常慢,颇有点兵荒马乱的感觉。
    几乎全程在熟悉仪器了,直到第2天才好了1些,算是找到点感觉。
    楚凡安排的分工好,即便是有的人出了错导致需要重新测量,速度也不比其他的小组慢。
    不过等到周3开始绘图,却因为大家意见不统1,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楚凡坚持他的想法,跟另外两个同学争论得脖子都红了。
    王衍,周航他们就在1旁当墙头草,也不发表意见,怎么都行。
    结果吃瓜没吃好,楚凡又把炮火对准了王衍他们。
    “你们到底觉得应该听谁的?要不然就投票决定!”
    李凌心嘿嘿的笑:“都行都行。”
    周航也1副吊儿郎当的样,要不是王衍喊他,他都不会来参加。
    “要不你们打1架,谁赢了听谁的。”
    楚凡气得真想撂挑子不干了,但他又想拿第1。
    虽说实践活动得了小组第1也不会给颁奖,顶多会得老师1个好评。
    但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不管干什么总想争个名次。
    王衍看得直乐呵,别的不说,就楚凡这个做任何事都挺认真的劲儿,就值得学习。
    等到好不容易讨论好了如何绘图,他们昨天取得的优势又被其他组给赶超了...
    又是两天过后,老师来检查测量数据。
    明明之前觉得没问题,但检查结果还是差了1厘米。
    楚凡很是挫败,大家聚在1起找原因,最后发现是精平的转轮被拧死就会有误差不准。
    后来又重新调整仪器,找精准,测量,重新绘图...
    尽管已经做过1遍的,但第2遍并没有比第1次顺利。
    原因就是楚凡对组员失去了管理,类似周航那样的,除了1开始感觉比较新奇。
    到了后来甚至都找不到人了。
    楚凡让王衍给周航打电话,周航就说他要请假。
    王衍也没办法把他叫出来参加实践。
    有了周航打样,过了不久李凌心也不来了,还有另外1个同学说自己脑袋疼。
    楚凡每天都脸臭臭的,王衍理解,但也没有办法。
    周航就是来混日子的,他自己都说了,毕不了业都无所谓。
    组里分配的活,也开始有人抱怨,比如扶尺子,谁都不爱干。
    因为这个活不但要稳,还要时刻看着观察者,看他的手势,听他的调配。
    有的同学被安排了这个,从来不去看观测的同学,任凭对方嗓子都喊哑了也不动1下。
    楚凡看王衍比较听指挥,最后就让他来负责这个活。
    所以明明在同1个组,王衍,楚凡他们忙的不可开交,而有的人则无所事事,甚至玩起了手机。
    这1次的实践是大2开始后第1次室外实践任务。
    碰到的困难很多,意外也很多,总之进行的非常艰难。
    紧赶慢赶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
    其实他们这1组,测量还是挺快的,主要时间都花在了碎部测量和画图上。
    由于各种误差以及错误,有时候数据对不上,绘图的点合不到1起。
    所以不得不多花时间,多次重复测量。
    有时候又因为考虑的不严谨,不得不在同1位置多次构架设备。
    完成之后,他们第3组并不是第1个完成的,有人也开始埋怨楚凡。
    说是因为他安排的不妥当,既然要当领队,要大家服从他安排,那么效果不好也是怨他。
    埋怨楚凡的同学,就是之前因为绘图跟他争论的人。
    楚凡1语不发,王衍在1旁看着,感觉他好像又心灰意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