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嫁给全村最野的糙汉 > 第152章:主动请缨
    人多,虽然没人认识他,但谨慎起见,他还是躲在了马车里面。
    文家的小斯也连忙迎上去,“老爷,大少爷,可出来了,老夫人可担心了,特意让人来打听呢!”
    文献鸿抬头看了1眼太阳,叹息1声,“回吧!”
    文博先上了马车,“梁平?你怎么在这里?”
    文献鸿也是同样的反应,“你怎么会在这里?”
    “嘿嘿,外祖父,舅舅,先上来再说。”,他是跟着姐姐叫的。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都上了马车,马车启动之后,文献鸿才问:“可是和庭远1起来的?”
    “是,6大哥也来了,外祖母见你们1直不回来,担心着呢,6大哥不方便露面,所以我替他来看看。”
    “你有心了。”
    梁平虽然粗心,但是也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同。
    “外祖父,舅舅,怎么了?可是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文博终究是没忍住,将朝堂上的事情151十的说了,他不是不明白父亲的心,他只是担心父亲这么大的年纪了,去边关会吃不消。
    文献鸿语重心长的说:“爹老了,去哪里都无所谓,要是这把老骨头还能为百姓们做点贡献,老夫就是死了也高兴。
    你还年轻,好好在京城呆着,我走后,家里的事情还是要你多操心。”
    “可是爹,皇上的性子您是最清楚的了,骠骑大将军的死就是个例子,您主动去边关,那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边关不可1日无帅,老夫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顺朝的百姓受苦。”
    父子俩谈话,梁平不方便插话,从2人的对话中,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摸清楚了。
    文博知道他爹的性子,心里想着天下的百姓,便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再者,事情已成定局,多说也无意了。
    3人心思各异,到了护国公府。
    韦氏早就在门口张望着了,见马车平安回来,才松了1口气。
    3人刚回府,圣旨就到了。
    韦氏来不及多问,只能跪着接旨,整个护国公府的人都出来接旨了,黑压压的跪了1片。
    6庭远早在屋里的时候,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来宣旨的是皇上身边的李公公,这个时候,他是不宜露面的,不用提醒,就躲进了里屋。
    1屋子人跪了1地,李公公尖细的声音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边庭告急,西北不可1日无帅,为扬我大顺国威,教化番邦刁蛮,宣朕之仁义,兹任命护国公文献鸿为护国大将军,统兵十万,威慑番邦,望卿勉励,不负朕托,钦此。”
    圣旨越往后念,韦氏的心就越乱,听到最后则是彻底的慌了。
    李公公读完圣旨,笑呵呵道,“文大人接旨吧。”
    文献鸿双手接过圣旨,“谢主隆恩!”
    “皇上的意思,3日后就出发,这两天文大人就不必上朝了,在家收拾收拾准备准备吧!”
    “多谢公公提点。”
    韦氏机灵,让下人拿了赏银,李公公得了赏银,在手里掂了几下,这才高高兴兴的走了。
    待人走远了,韦氏才迫不及待地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上了个朝,就要被派到边关去了?”
    文博解释:“不是被派到边关去,是爹主动请缨去的。”
    韦氏立即激动起来,“什么?主动请缨?你1把年纪了,是怎么想的?”
    文献鸿看了屋里的人1眼,淡淡道:“都下去吧,不叫你们,都别进来。”
    下人们都下去了,屋里只剩下了文献鸿夫妇和文博、梁平的时候,6庭远这才从里屋的屏风后面出来。
    “外祖父,舅舅。”
    文献鸿上下打量了1下他,“3年不见,庭远成熟了很多,听说你生了个女儿,怎么没带来?”
    “路途遥远,就没带来,下次1定带来给外祖父外祖母看看。”
    韦氏重重叹了1口气,有些埋怨的道:“哪还有下次了?你外祖父心思都不在咱们1家人身上,1把年纪了还主动请缨,这去了边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圣旨的内容,6庭远也听到了,但还是想再确认1遍,“外祖父,您要去边关?”
    “没错,骠骑大将军去世了,边关无人镇守,迟早要出乱子,今天朝堂上,老夫就毛遂自荐,希望能为大顺朝的百姓们尽自己的1份绵力吧!”
    “都多大年纪了,还觉得自己年轻呢?边关苦寒,你这身子骨能吃得消?”
    文献鸿知道妻子这是担心自己,忙出言安慰,“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还硬朗着呢,无论去哪里,我都会注意自己的身子,夫人就不必担心了。”
    韦氏了解自己的相公,做出的决定,谁也改变不了,虽然担心,但也无法再说什么了,3天的时间不长,得赶紧去给丈夫收拾行囊了。
    韦氏抬脚出门,却见门口躲了个人,便大声呵斥,“躲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韦氏1向温和,对待下人也都很温厚,这会儿疾言厉色的,屋里的文献鸿等人立刻朝外面看去。
    待看清是谁的时候,脸上也都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外面站着的是郑氏,刚才全部出来接旨的时候她也在,文献鸿下令让人都下去的时候,她故意走在最后面,然后躲在门外。
    这会儿被韦氏1吼,眼中含泪,手指紧紧地绞着帕子,轻抿着嘴唇,1副我见犹怜的样子。
    6庭远本以为是什么丫鬟躲在外面,但是看她的穿衣打扮,不像是丫鬟的样子,外祖父1家家教深严。
    外祖父和两个舅舅都未曾纳妾,这女子又是谁?
    郑氏低着头,声细如蚊,“夫人……我,我就是想看看有没有2爷的消息……,我不是要故意偷听的,要是妇人不信我,我就……”
    “你就怎么样?是准备寻死觅活,还是准备去找2爷告状?”
    郑氏口中的2爷,正是文献鸿的2儿子,也就是6庭远的2舅舅——文绚。
    文绚早年娶海氏为妻,两人感情非常好,育有1子1女。
    1年前,文绚由朝廷任命,去南方进行考察,体察民情和查看南方各官府的筹备情况。
    现在南方新的官员,都是由朝廷的1帮官员举荐的,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各个官员都想办法把自己人往里面塞。
    文绚在到达韩城的时候,郑德旺接待了他,带着他去查看自己上任之后的政绩,包括兴修水利等。
    郑德旺早年的时候中了举人,但在官场上1直不得志,被派到1个偏远的地区做了2十多年的县令,始终没有升迁。
    这次,趁着朝廷大量任命官员,郑德旺联系了京城中的兵部尚书郑前,郑德旺是郑家1个远门旁支,还是庶出的。
    其实郑前不怎么看得上他,但是举荐官员,谁做官都是做,还不如留给自己人,况且郑德旺也给他送了不少银子。
    就这样,郑德旺由之前北方偏远地区的1个小县令,成了南方1个府的巡抚。
    升迁之快,让他暗自窃喜的同时,也深深的明白1个道理,还是要有人脉,仕途才能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