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佬组团逃难,团宠三岁半 > 第一百三十七章 骑猪少年
    村民们挖了一天,什么也没挖到,心有不甘地回去了,还是吃观音土省事。
    徐二住在黄村长家,也不得不陪着吃观音土。
    压缩饼干再好吃,也架不住没滋味。
    第三日,黄村长过来给徐二送菜:“神仙,村里没有别的菜肴了,只有些酸萝卜和白菜梆,都是村民们剩下来孝敬神仙的。”
    叮……4个银币。
    徐二娘忙道:“你们过得也不容易,不必给我们送了。”
    大柿子正巧拿了槐树饼子来:“神仙,这是村后树上的叶子,我选新鲜的烫了,您吃些垫垫。”
    叮……3个银币。
    徐二是个性情中人,见村民客气,自己再藏着掖着就不好意思了,道:“贫道少不得再算一卦。”
    大柿子来劲了:“道长算什么?”
    村里土地都挖秃了,不会有东西产出了。
    徐二开始装神弄鬼道:“贫道算了算,今日夜里,许多野猪会下山,让青年人们准备好绳子,咱们捉猪。”
    黄村长咋舌:“神仙啊,咱们后山不算山,是悬崖。”
    野猪咋下山?
    徐二道:“野猪挺会下山的,你没见过?”
    黄村长:是吗?
    大柿子看看四周:“去看看也无妨。”
    黄村长让十几个青年人准备了绳索,脸色诡异吩咐:“今夜去悬崖边,有猪会下山。”
    年青人:村长饿疯了吗?
    猪能下悬崖?
    我们是饿,不是傻。
    大家互相看着彼此,没人说话。
    徐二道:“去的,多给一块猪肉。”
    大柿子
    一马当先:“我去,到时候给我一根猪尾巴,我炖汤喝。”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好些年青人都说去。
    夜里,徐家人和年青们都去了悬崖边,徐二看自己儿子,徐早上弄起雾气,模糊了视线。
    青壮年们想要撤退:“若有猪也看不见,且野猪性子猛,若冲下来,咱们这些人都是白送。”
    徐二点头,徐早上将雾气弄稀薄了些。
    徐二看自己女儿,徐未晚放猪。
    雾中,八头大肥猪排队出来,几个青壮年吓得直喊:“注意安全,当心野猪。”
    徐未晚:不必,这是我买的家猪。
    大柿子跺脚:“一条猪尾巴要少了。”
    八只大肥猪排队出来,堪比小学生放学。
    当看到这些猪没有獠牙,也不凶猛,甚至还有些憨态可掬,青年们乐了:“牵着走吧。”
    大柿子拍了拍其中一头:“长得不错啊,兄弟你咋下悬崖的?”
    徐未晚:……
    大柿子骑上其中一头,骑猪少年。
    八头大肥猪到村里,黄村长拉着徐二的手,老泪纵横道:“神仙,你这是救命啊。”
    徐二笑咪咪道:“咱们今日就杀一头猪吃,另外的能养则养,不能就杀了风干,今后慢慢吃。”
    徐秀姑舍不得:“先养几日。”
    黄村长安排村里屠夫杀猪。
    村子里顿时过年一般,除了病中的人,其它人都出来看杀猪。
    徐二娘高声提醒:“都带上口罩。”
    杀了的猪,肥肉熬了油,瘦肉串起来烤着吃,猪骨头、
    猪下水这些煮了一大锅,香碰碰的传得老远。
    每个村民家分了大大的一碗,欢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黄村长端了最好的给徐家:“炖的排骨,加了白菜放了盐,若不够我再去端。可惜盐不够多了,不然大家更开心了。”
    盐不够吗?
    徐二笑道:“拿个烤肘子给我,我去换盐来。”
    黄村长依言拿了肘子,徐二割了一小块肉,拿了壶酒,踱步去村口,隔着白色的线和衙役唠嗑。
    衙役害怕瘟疫,离的远远的。
    徐二开始大口吃肉:“兄弟,大饼子没味道,要不要肉?”
    有个衙役馋得口水都出来了,顾不得瘟疫道:“你们不是断粮了吗?怎么还有肉吃?”
    “有人养了猪,不得已拿出来吃。”徐二笑道,“这不是快山穷水尽了吗?”
    衙役道:“你这肉想换什么?”
    “盐。”徐二笑咪咪拿出酒,喝了一口,“这村子还有酒呢,味道不错。”
    这酒香气扑鼻,衙役实在无法拒绝,靠近道:“你这酒卖不卖?”
    另一个衙役道:“你可别作死,这里有瘟疫,为了口吃的,死了可不值得。”
    这衙役听了,缩回了手。
    “有啥瘟疫,我们这里五日了都没死人,也没有新病的。”徐二道,“是你们官老爷紧张过度了,你看看村里头,兴高采烈的。”
    村里正分肉吃,小孩子满地跑,大人笑呵呵的,哪有半点得病的气氛。
    黄村长的孙儿最快活,整天出出进进
    的,又是肉又是米的,还有徐未晚给的糖果和点心,他觉得封锁真是最快乐的时候。
    衙役动心了:“真的没病?”
    “兄弟,这都多少天了,要有病早得病了。”徐二道,“你们柳大人不在现场不知道,你们还不知道?”
    “我们要五壶酒,一个肘子,你打算换多少盐?”
    “多少都行。”徐二笑道,其实徐未晚手里有足够的盐,可是不能平白拿出来,不然会引来怀疑。
    找衙役换只是一个幌子。
    衙役拿了盐出来换:“这么多够不够?”
    一小包盐,是衙役全部的盐了。
    “再弄点蔬菜,这老多菜,你也吃不完。”徐二讨价还价。
    衙役笑了,这蔬菜不是自己的,用别人的东西换酒肉,太值了。
    几个衙役薅了一大把蔬菜,堆在地里:“让人运走吧。”
    徐二也客气:“多给爷们一壶酒,稍后给爷们送来。”
    美滋滋回村里,叫上徐早上和徐未晚:“咱们去拉菜去。”
    大柿子要跟着去,徐二不肯:“你去村后头看看,有没有新鲜的枣树。”
    “有枣树?”大柿子眼睛一亮,一溜烟去了。
    徐二将肘子放在车上,又让徐未晚拿了不少好酒:“弄菜去,还是自己儿子女儿好使唤。”
    不怕泄密。
    尤其是女儿,徐二吩咐女儿:“罗府的蔬菜多弄些放车上,咱们交换就是个幌子。”
    为了弄点菜吃。
    徐二给了衙役酒肉,让徐早上背菜:“下回有好东西,再和
    兄弟换。”
    衙役喜笑颜开,多问了一句:“大哥,前几日里头挖啊挖的,挖出了啥啊?我们挖了好几日,就几块碎玉。”
    徐二笑道:“没啥,就锻炼锻炼身子骨。”
    衙役:谁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