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向阳年代 > 第三十一章:莫忘乡音
    孙2直接把刘杰送到了客车点儿。
    刘杰1看表,还有半个多钟头客车才能来,他东张西望的,本想给爹妈买点啥,却不知道买啥合适。
    正在大道边转悠,忽然1辆吉普车停在了他身边。
    “刘杰你在这儿干啥呢?来公社有事?”
    吉普车副驾驶,王建民摇下车窗看着刘杰问道。
    刘杰忙凑了过去:“主任,学校这段时间没事,我请了几天假,要回吉春看看父母,我都5年没回家了。”
    王建民1指后面:“上车,我正好去县里办事,能捎你1段。”
    刘杰1听乐了,提着旅行袋上了吉普车。
    车开了1会儿王建民问了句:“这回大比武,我听王强说你表现很出色,有没有啥想法啊?”
    刘杰心里1动,主任这是在探自己口风啊?
    刘杰现在最想要的是高考指标,可这件事儿他不太敢说,因为他现在正当代课老师呢。
    要是提转正的事儿又太唐突。
    “主任,我当代课老师才1个月,到现在教学上也谈不上有啥经验,这次大比武,就是教学方式与众不同,占了点便宜而已。
    以后肯定得多钻研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为咱公社培养人才啊。”
    刘杰这回答中规中矩。
    王建民哈哈1笑:“刘杰啊,你就真甘心1辈子当代课老师?不想有更好的发展?”
    刘杰犹豫了1下,不明白王建民是啥意思,没敢乱说话,只能尴尬地笑了笑。
    王建民又问道:“朝小分校的事你知道了吧?从这里没看出啥问题?”
    刘杰叹了口气:“主任,参加秋夕节我就深有感触,咱公社汉族队跟朝族队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社员的精神面貌都差好多。
    朝族社员勤快而且很注意个人卫生,家里很少有虱子,你再看看咱汉族队。
    我们学校的住校生被褥都不敢拆洗,1洗就碎了,被子脏得虱子都掐不过来,这样下去很容易闹传染病。”
    王建国嗯了1声:“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经常下乡,社员家的情况1点儿不比中心校的宿舍强。
    这么多年大锅饭和1成不变的生产模式,让社员看不到未来,养成了等站看的陋习,甚至都觉得吃救济是件光荣的事儿,养出来1大帮懒汉。”
    刘杰想了想:“也不都这样,就拿2队来说,不少社员就尝到了小农经济的甜头,不少人家都养了家禽牲畜,偷着拿到集上卖,日子已经有点抬头了。”
    王建民笑了笑:“小农经济其实就是把双刃剑,弄不好会影响集体经济发展,要想真把乡村经济搞上去,农田改造才是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刘杰立刻就明白了王建民的想法,脸上露出了1丝笑意:“主任,您是想旱田改水田啊?那工程量可不小,而且也不是马上就能见效果的。
    咱公社水源不是很发达,建水库兴修水利都要用工用钱,现在还能像前些年那样1呼百应吗?”
    王建民扭头看了刘杰1眼:“为啥不能?现在只是纠正了那些年路线上的1些错误,政策大方向还没变,不还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吗?
    你担心的无非就是怕社员有了小片荒菜园子,心里光惦记自家院里那点事儿,没了当年那股干劲儿对吧?”
    刘杰点了点头。
    王建民接着说道:“换个方式问你,假如你明知道是给你们屯子改水田,修水库打机井你高不高兴?”
    “那当然高兴啊?改水田以后不但收入提高了,口粮也变成了细粮,多出来的细粮还能卖,咋会不高兴?”
    王建民笑了:“你看你不都明白了吗?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群众就1定会支持。
    汉族屯的社员不是懒了,而是穷得看不到希望了,市民粮本的量不够吃,会想方设法淘弄粮票换细粮,凭啥农民就不想吃?农民只是没钱买不起而已。”
    从公社到县里这1道儿,王建民跟刘杰谈的都是大田改造,还有发展小农经济的话题,刘杰受益匪浅,对健民书记的敬佩之心,也越来越强烈了。
    吉普车1直把刘杰送到客运站,王建民笑着对他说道:“咱公社不缺教师,缺的是对政策理解深刻,对农村发展有见地的青年人,没事儿多动动脑子,毕竟这片黑土地养育了你5年,也算是你的第2故乡。”
    看着王建民的车走远,刘杰心里感触颇深。
    其实王建民说的不无道理。
    当年他们插队时就十67岁,干农活不行,口粮不够可不就是靠生产队和公社救济,等于是农民兄弟养活了他们56年。
    这前进公社的确算是他们的第2故乡。
    可政策1变知青抬屁股就走了,又有几个人真正为农村做了贡献?
    车窗外,远山已经层林尽染,看着越来越熟悉的景致,刘杰的心又开始紧张起来。
    医大的家属楼在江南,刘杰下了客车倒磨电,看着车上乘客的衣着,确实比前些年有了些变化,起码颜色不再是绿蓝灰了。
    而人们嘴里的话题,也从柴米油盐变成了国家大事。
    看来国家政策的变化,确实牵动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心。
    “妈妈好臭啊,这个叔叔身上有股臭味儿。”
    他边上坐着的小女孩儿直捂鼻子。
    女孩儿妈妈连忙瞪了孩子1眼,陪着笑地对刘杰说道:“别见怪啊大兄弟,小孩子不懂事胡说8道呢。”
    刘杰尴尬地往车里面挪了挪,尽量离乘客远1点。
    自己不管咋洗,身上依旧有1股子怪味儿。
    下了公交车,刘杰拎着破旅行袋往家走。
    沾满泥污的黄胶鞋,洗得发白的绿军装,还拎着个帆布旅行袋,这打扮1看就是从农村来的。
    过往的行人都对他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那种目光中夹杂的东西他很清楚,鄙视还有厌恶。
    就好像他是坨屎,都唯恐避之不及。
    1进医大后面的巷子,刘杰尽量把头低下,生怕遇见熟人。
    自己造成这样儿,万1被邻居看见说闲话,以他妈那个性格,还不得立马逼着他回城?
    可怕啥来啥,就在他贴着墙根往家走的时候,身边忽然传来了1句清脆的呼唤声。
    “你是刘杰?真的是你啊?你回城了?”
    刘杰扭头1看,1个推着自行车的姑娘,正1脸惊喜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