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在缅北当佣兵 > 252.第247章 撤退机枪
    还是那句话,战略可以粗,但战术一定要细,并且要做到极致的细。
    基于“缅军一定要把暗影兵团送走”这个大判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沉安排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工作。
    首先,潜伏在景栋城里的四名队员重新做好了身份,改头换面活跃起来,借助戒严期间仅有的4个小时时间,花了三天,探明了绝大部分可能的撤离路线。
    空中路线本来是第一个被排除的,但陈沉经过仔细考虑之后,反而把“民航撤离”这一条列为了最有可能被执行的路线。
    原因很简单,景栋有机场,有民航,而且当下就有滞留在机场的飞机。
    双方打到了这个份上,封闭民航机场是必然的策略,实际上也已经执行了数月,但,你决不能断言,缅方就干不出来以“撤侨”的名义,把暗影兵团送走的事情。
    一旦这个方案被执行,等待东风兵团的将会是极度复杂的作战态势。
    投鼠忌器,万一对方跟其他需要撤离的平民混在了一起,那真的就是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了。
    所以,情报工作必须要做在前面,万一对方有调动民航的动向,就一定要提前去做打算,把暗影兵团拦截在机场之外。
    这项工作非常复杂、非常需要经验和天赋,因为这已经涉及到高度军事机密的层面,哪怕是借助小鱼的力量,都不可能在东风兵团要求的“时效性”之内,获取到准确的信息。
    所以,为了保证监控的饱和性,陈沉毫不犹豫地从鲍晓梅那里把姜河要了过来,并把他送到了景栋。
    过程相当曲折,可越是曲折,就越显示出姜河真的是搞情报的一把好手。
    他自己给自己做好了一套行脚僧的身份,依托的是他在女儿死后那段学佛的经历、以及他本来就会的泰语。
    他做好了度牒,假装是一个完全不关心外界,一门心思苦修、且对所谓战局没有任何感知的纯粹僧人,就那么大摇大摆的穿过了三方的防区,直接进到了景栋,落脚在一座他“曾经落脚过的寺庙”。
    瓦琼坎佛寺。
    实际上,他落脚过个屁,他对这座佛寺的所有“记忆”,都是从白狗那里来的。
    因为这座佛寺,就是曾经狮子兵团的落脚点之一!
    没错,他真的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组织调度起了所有可用的信息资源,并将其汇聚成了一条坚韧的主线。
    这种能力,你要说没点天赋在身上,那真的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而在进入景栋之后,姜河也迅速展开了他的工作。
    跟鲍启、桑叶盯着机场、盯着油库不同,他盯的是大巴车、酒店洗衣房和家政公司。
    大巴车不用说,对标的就是“人员接送”这一块。
    酒店洗衣房,是为了找到滞留的机组成员的具体位置。
    景栋稍微高档的酒店就那么几家,他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机组成员的住处,然后又收买了洗衣房的工作人员,让她只要看到有制服送洗就通知自己。
    原因很简单,机组上飞机之前,制服一定得洗,得熨。
    而第三个,针对的就是男性机组成员-——这是第二条监控的延伸。
    滞留的两架飞机,机组成员男女各半,他们在景栋已经呆了几个月,不可能耐得住寂寞。
    而所谓的“家政公司”提供的“女佣上门服务”,就是一种不可直言的潜规则。
    盯紧她们,就能获取到更多的“一手信息”。
    当然,除了这三条主线之外,他还做了一系列的动作去获取信息,以便交叉验证。
    当这一系列的策略传到陈沉那里时,就连见多识广的他也有种叹为观止的感觉。
    因为,姜河真的是把开源情报这块做到极致了。
    他的一套组合拳打出来,情报颗粒度甚至不输于某些冒着高风险去搞来的闭源情报了
    因为他的到来,东风兵团对民航撤离路线的监控形成了闭环,而其他方面的监控,就顺理成章地交回到了鲍启等人手中。
    陆路、水路因为路线狭窄短促、单次撤离人员数量有限,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涉及到投鼠忌器的问题,只要掌握制高点,盯好几个码头、几条小路,就基本上能做到及时响应了。
    三条路线封堵,还剩下最后、也是最隐蔽的一条路线,那就是分散突围。
    是的,缅军要把暗影兵团送走,但这个“送走”,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并非实实在在地去送。
    所以,暗影兵团这些人,还是有可能以1到两人一组的散兵队列分散撤离的。
    但是,他们可以分散撤出景栋,却不能一路分散撤出缅甸,因为他们不是缅甸当地人,哪怕对地形再熟悉,不能统一行动的话,时间一拉长,暴露的危险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陈沉判断,他们必然需要设置集合点,而这个集合点的距离,也必然不可能距离景栋太远。
    那就好办了。
    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还都只能在图上作业,你能想到的集结点,我就想不到吗?
    陈沉在景栋周围按照双方布防情况、周边交通情况、地形、水文各种因素,画出了大大小小50个可能的集结点,然后让何邦雄分出了50个民兵,就部署在这些集结点守株待兔。
    他不指望这些人能挡住暗影兵团,甚至一秒钟都不需要。
    因为,只要他们看到了暗影兵团集结的踪迹,东风兵团的米-171sh,就会在20分钟之内,从孟宾扑到他们的头顶上。
    20分钟,他们在丛林里能走出多远?
    不是人人都是林河,最多也就三四百米罢了。
    到时候万一真跟丢了,大不了就是执行李帮那套方案,挂点汽油桶往下丢
    一切安排就绪,趁着景栋局势进一步收缩恶化的机会,陈沉抓紧时间,开始对东风兵团成员进行索降特训。
    因为这次是真的要打空突了。
    他没有再专门挑核心组来训练,反而一开始就淘汰掉了核心组的好几个人。
    白狗,有轻度的恐高症,影响不大,但短期内很难纠正,直接淘汰。
    石大凯,跟杨树并列的,队伍里最稳定的狙击手之一,他干脆就不要下飞机。
    林河,技术水平基本达标,但战场经验不足,那种“怕子弹”的心理还没有完全克服,实在是打不了索降。
    一轮选下来,东风兵团挑出来包括陈沉在内的6个人进入真正的索降训练环节,而在开始训练之后,又有一个人因为体型过大被淘汰。
    因为按照陈沉的想定,极端情况下他们是要像巴西那帮人一样玩丛林间索降的,瘦一点、灵活一点更好操作。
    人选定下来之后,5人索降小队进入了近乎无休止的训练,训练的强度大到陈沉做梦都是直升机突突突的声音。
    按照标准的索降训练指导书,其实一支队伍至少是要经过三个月以上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索降的,但陈沉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他在一开始就应用的是北边某消防队的、被列为教案的经典思路。先练建筑物索降,然后条件成熟了直接上直升机。
    二者高度相似到连米-171这架直升机都一模一样,从训练的成果来看,这个思路之所以能上教案,那也是真的有原因的.
    训练的最后一天,当陈沉带队从米-171sh上迅速滑下时,东风兵团的所有成员都被他们顺畅的动作惊呆了。
    这让陈沉也有些自得-——嘿,谁说人是练不出来的?
    这不是练出来了?
    我又不要求做到顶尖,高强度高激励环境,练个平均水平都练不出来?
    看着站在地上唉声叹气的白狗,陈沉也不由得好笑。
    他交叉手臂示意直升机降落,随后转向白狗问道:
    “怎么,伱也想试试?”
    白狗愣了一愣,最终还是摇头。
    “算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练,这次是打仗,我就不去拖后腿了。”
    “不过索降是真的帅啊,这就是我-——包括很多人眼中‘特种作战’最有代表性的画面之一了.”
    “那肯定帅。”
    陈沉微微点头,继续说道:
    “所有能真正形成战斗力的战术都是很帅的,其实不需要那么浮夸,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有机会从高处去俯瞰一场真正的轻步兵巅峰对决,你会发现,那种战术所带来的冲击力,远比直升机索降要强得多。”
    “每一个火力点的布置,每一次交替掩护,每一次穿插、机动,它有时候,会精密得像一台工程机械一样.”
    “算了,不说这个。”
    “我让你去准备的装备,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白狗连忙回答道:
    “两把rpd,截短枪管,配合背负式弹箱供弹,每把600发,我已经测试过了,准头很差,但是压制力和灵活性确实惊人。”
    “而且,持续射击能力很强,我个人感觉,是可以弥补我们现在用的pkm范围压制力不足的问题的。”
    “那就好。”
    陈沉微微点头,松了口气。
    实际上,在某些影视剧中,无论是截短枪管、还是手搓弹头,都称得上是无知编剧犯的典型错误。
    后者不用说,手搓弹头之后因为膛线缠距问题,甚至有可能导致子弹横着飞出去,而前者,则会让枪械的精度大幅度下降,甚至降到根本没办法瞄准的程度。
    ——
    但,所有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某一些看上去非常离谱的操作,有时候还真就能找到适合它的场景。
    比如,东风兵团和暗影兵团之间极有可能发生的“丛林对抗”。
    两只兵团不能说势均力敌,因为东风兵团的单兵作战能力实际上是要弱于真正专业化的暗影兵团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东风兵团就不可能打得出像之前在红岩吊打边防营一样的穿插、拦截、突袭战术。
    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在直升机的掩护下相互试探,短暂接触后又迅速脱离的“缠斗”。
    在这种情况下,东风兵团对机动性、火力密度的需求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而在丛林中,爆破武器的效用是大幅度降低的,那么,要提升东风兵团的火力强度,就只能靠机枪。
    又轻、火力又猛、还能长时间持续射击压制的机枪。
    撤退机枪。
    或者说,是把截短的rpd作为撤退机枪使用。
    所谓的撤退机枪概念,指的就是在中央剥离战术中担任火力压制角色的机枪,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老美的m249,以及越战时期的m23舱门机枪系统。
    m249是新玩意儿,整个东风兵团之前只搞到了一把,火力明显不够,m23早就被淘汰,而且那玩意儿也重的一批,实际上并没那么好用。
    真正被战场验证过的、能打出惊人效果的撤退机枪,有且只有一把,那就是,枪管截断,准星都没有的rpd。
    这玩意儿的火力凶猛到可以扣住扳机直到打完一个弹箱才松手,压制力强到当年老美自己的macv-sog(注)都要抢来用。
    虽然只是一个应急产物,但在当前情况下,还真就适合东风兵团使用。
    这玩意儿搞定了,陈沉对上暗影兵团,信心能上涨一大截。
    他再次向白狗投去了赞赏的眼神,开口说道:
    “最近你表现不错,很进步了。”
    白狗嘿嘿一笑,回答道:
    “都是跟团长学的——这两天我们还有时间,我准备再把装备检查一遍。”
    “如果还有需要补充的,现在也还来得及。”
    “可以。”
    陈沉微微点头说道:
    “去办吧,这次只要能把暗影兵团打下来,我们就真的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与此同时,景栋城内。
    在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康纳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所有个人装备。
    两天之后,他将会按照缅方和mpri的共同要求撤出景栋、撤出缅甸。
    毫无疑问,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惨痛的失败之一。
    但回归整个过程,他却又觉得,自己输在那支队伍的手上,其实并不冤枉。
    不是我一个人输,艾森豪威尔都输过,我有什么可丢脸的?
    不管怎样,既然让我撤,那就撤吧。
    不过,撤退到过程,注定是不可能顺利了。
    那些人不会放过自己这支小队,他们一定会追上来。
    而只要双方遇到,那就注定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但,好在,自己已经为这样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macv-sog: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研究和观察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