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五胡不乱华:三国之白马将军! > 第六十九章 黄巾覆灭(五)
    虽然郭典自己不知道好歹的送给了张宝几分信心。
    但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一次的事情,公孙竹顺利成长的成为了执掌兵马的人,而在公孙竹的带领下郭典和他开始没日没夜的进攻。
    不过相比较于郭典的日夜攻城,他的办法就简单很多了。
    白天真正的开始厮杀,晚上则是袭扰不让他们休息,拖着他们继续熬下去,将他们直接熬得没有了力气。
    如此,总算是让这一战有了不小的进展....
    至于那冀州黄巾之中,最后的一方势力。
    那下曲阳城中的黄巾贼寇们,也真正进入了穷途末路之中。
    各路兵马都已经磨合好了,没有了阳奉阴违,哪怕是他们想要搏命也没有了资本和能力。
    最终在面对大汉的这种近乎于绝路厮杀一般的攻击中。
    这下曲阳的黄巾军也从最开始的死守坚持,等待援兵到来支持。
    慢慢的变成了艰难求存,放弃援兵的希望,甚至最后开始变成了咬牙死撑。
    他们只是不想被皇甫嵩屠杀,所以还在坚持罢了.....
    至于下曲阳城中的那位地公将军张宝...
    这位黄巾军中的大人物从一开始就已经坐不住了,在知道了自兄弟的死讯。
    看到了自家兄弟首级被皇甫嵩高高挂在了那汉军旗杆上的时候,他就已经忍耐不住了。
    可是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有了几分本事,并且已经有了足够经验的张宝,并没有立刻出城和他们死战到底。
    相反,这个家伙只是冲到了城墙上,早就已经亲自上阵了。
    而他也同样完成了自己对所有将士们的承诺,站在了所有人的最前面。
    他的运气很好,驻守的乃是这下曲阳的西城。
    在这里没有公孙竹,自然也就没有刘关张和赵云田豫的出现。
    而曹孟德麾下的三河精骑骁勇善战,但很可惜这三河精骑什么都好,就是不会攻城。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他也没有遇到曹孟德。
    自然也就没有两夏侯了。
    在他的面前,只有那从京师而来的赵融和冯芳两名校尉在轮番攻打。
    他们虽然出身京师,也是有着自己的门路,甚至可以说麾下的士卒都是大汉的精锐。
    但和可惜他们上位都不是那么的能够拿得出手,不过就是靠着各种关系罢了。
    所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而他们的存在,这才让张宝能够在这种围攻之下死命坚持了下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本就经历了董卓和郭典的猛攻,如今再经历这种打法,就算是下曲阳的黄巾军全都铁打的。
    他们又能够弄掉几颗钉子?
    终于在拼死坚持了一个半月之后,下曲阳的城门还是被打开了。
    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带着最后身边的精锐,也是那些被称之为黄巾力士的存在,朝着那冲杀过来的汉军反冲了过去。
    城门洞开,就算是张宝不是什么名将,他此时也知道这一场大战他算是还没有什么机会了已经。
    因此他不想再继续浪费什么时间了。
    与其巷战再继续坚持,不如直接冲杀,尽可能带走更多的汉军将士。
    然后他开开心心的去寻找自己的兄弟们了。
    不仅仅是张宝,还有张宝身边的那些黄巾力士,那些黄巾军之中的精锐。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年张角三兄弟从死亡的边缘拉出来的。
    都是靠着张角的符水活过来的。
    所以,他们对于黄巾,对于张角三兄弟,是有着绝对的忠诚。
    在广宗其实也有不少黄巾力士,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没有掀动风浪。
    不过好在这一次不同,黄巾力士带头从事,这群家伙的嘴里都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他们每一个人的眼中此时都是充满了激动。
    那眼神之中仿佛都看到了那丰饶的粮仓,硕果累累的农田,还有自己那已经死去的家人。
    张宝的冲杀没有给汉军带来任何的威胁,厮杀之后很快就化为了一具具的尸体。
    地公将军张宝被乱兵砍成一滩肉泥,黄巾力士没有一个选择投降,不管投降能不能活命,他们都不会投降。
    至此,黄巾军的主力彻底覆灭...
    中平元年十月底,皇甫嵩破开了下曲阳城门,攻入下曲阳,乱刃砍杀张宝,终结了黄巾之乱的最后一个标志。
    与此同时,这一战之后俘杀十余万人。
    皇甫嵩坚持将十万人的尸骨筑成了“京观”,就这么放在了下曲阳的城门之外,那巨大的京观不单单震慑着那些黄巾余孽,便是普通百姓和朝廷的使者都为之心惊胆颤。
    而此时,刘备几人就在这京观的面前,面色阴沉,相顾无言。
    他们并不仅仅是觉得皇甫嵩残忍好杀,刘备不认可皇甫嵩的行为,但是刘备却并不会觉得皇甫嵩这么做是错的。
    有一句话刘备是认可的,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平定了张角三兄弟,震慑住其他的余孽,这天下才能够快速地恢复稳定。
    事实证明皇甫嵩是对的,除了还在宛城和朱儁死扛的孙夏之外,现在所有打着黄巾旗号作乱的势力全部都已经偃旗息鼓了。
    各个黄巾余部全部就近逃到了大山深处,安心躲藏了起来,便是那宛城的孙夏,若非是没有办法了他也不会和朱儁在这里死扛。
    这天下真的稳定了。
    可是刘备还是不开心,因为他终于知道了皇甫嵩为何要坚持烧毁那些粮草了。
    在大战之后,皇甫嵩上了一道奏疏,同时也接到了朝廷的封赏。
    作为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叛和平叛的大战之中,功劳明显是最为卓越的人。
    皇甫嵩当真是有理由也有本事一跃而起的。
    当年的凉州三明之中,他叔父并不是那最为耀眼的存在。
    但是这一次的平叛之战,大汉的三名主将,皇甫嵩毫无疑问成为了大汉的第一功臣。
    皇甫家从此在大汉绝对可以成为数得着的存在。
    一门之中两代名将,都是挽大厦之将倾,那绝对是堪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