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仓库回大唐,李二乐麻了 > 第86章 我很看好你,好好干!
    第86章 我很看好你,好好干!
    与此同时,民部尚书尚书房内,气氛很怪。
    因为刚刚陛下,冷不丁了跑来查岗,给民部尚书窦静等人,吓了一身冷汗。
    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呢。
    然后才得知,陛下这是带了个人过来。
    说是可能有解决灾民问题的办法,有个主意想让他们听一下合适不合适。
    然后还特意叮嘱了。
    绝对不能喊陛下为陛下!
    嗯.
    这是为何?
    虽然他们不理解,但是他们尊重李世民的意见。
    关键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又不是背弃他们职业得到和人生信念的,那就配合一下呗?
    很快,李世民带着人进来。
    年纪不大,瞧着还是弱冠之年的样子。
    可能还更小。
    “介绍一下,这位是林恒,水调歌头的林恒,诸位都听说过吧?”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纷纷看了过去。
    那谁不知道。
    他窦静那天还是亲眼在春明楼写出这诗篇的其中一人呢。
    他说怎么这么眼熟呢。
    在场之人,可能没见过林恒,可那风靡长安的水调歌头还是听说过的。
    原来是此人写的,文采倒是极为不错,人也长得格外标致。
    林恒拱手行礼:“小子见过诸位。”
    窦静笑呵呵的开口。
    “刚刚李先生说,你于那灾荒一策的治理,有些办法?”
    林恒看向李世民,有点慌。
    毕竟眼前的,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朝堂的大佬们。
    得罪不起,万一说错了话被砍头咋办?
    虽说罪不至此,但还是有点慌的。
    李世民呵呵一笑。
    “无妨,把你的观点说出来便可,有用无用,总得大家听了一起讨论讨论才知道的。”
    “放心,这些人啊,那都是为国为民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陛下亲自遴选出来的杰出人才。”
    闻言,林恒也只得点了点头。
    还有什么办法?
    那也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去啊。
    “咳咳。”
    “在下听李先生说,这段时间山东的灾民可能就要到达长安了。”
    民部尚书窦静,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山东一地,去年闹雪灾,今年闹旱灾,比贞观初年那会还要严重,甚至到了不离开山东一带,就没办法生存的地步。”
    “沿途一带,饿殍遍野,灾民们有什么就吃什么,一路过来,若非是当地官府极力阻止,只怕是连沿途一带都吃的干干净净的啊!”
    “不过前段时间,陛下调集国库内的存钱去赈灾了,发往各地官府用以下放,以此减少涌入灾民的数量,但还是很多人往这边赶来,今日才传来的消息,据悉沿途削减三成的灾民数量,到达长安的灾民有十万人之多!”
    闻听此言,林恒也是深吸了一口气。
    十万灾民,那么多人站在一起,那可是一望都看不到尽头的啊!
    可想而知,如今这些灾民的情况,的确是比较严重的。
    民部尚书王靖川,此刻有些焦急开口道:“你不是有赈灾解决灾民的办法么,快说说啊!”
    “对啊,大伙都听着呢!”
    窦静也是点点头:“郎君但说无妨。”
    林恒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即说道:
    “解决灾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给这些灾民活路是吧?”
    窦静微微扼首:“不错。”
    “那自然是要钱和粮食了。”
    “但如今大唐的国库空虚,显然是没办法从国库拿到这部分的钱的,所以不妨另辟蹊径,转往民间”
    林恒随即,将自己的想法,能让现在的大唐赚到钱和粮食的想法,娓娓道来。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全国范围内,发行大唐国债!
    以现如今大唐如日中天的名望作为担保,出售这种国债,可以用钱财和粮食来兑换,几年期又几年期的利息,以及后续如何偿还,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之类的。
    有利影响,那就不用多说了。
    搞到钱和粮食,把现在的问题解决嘛。
    不利影响,那也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大唐需要承担这本分多出来的利息,增加财政赤字。
    也就是超出预算的建设行为。
    这次,面对这些民部的大佬们,林恒说的就比较详细了。
    有关国债的发行如何去做,如何确保真伪,名册的记录,以及利息点的如何设定之类的。
    简直是事无巨细,一直说了一个多时辰。
    原本,尚书房的一群人,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听的。
    可越是往后听,就是越觉得有意思。
    他们只觉得,这办法好像真的可行哈!
    说到最后,窦静都忍不住点头赞叹:“这般方法若是执行下去,只怕是能方便太多啊!直接就把灾民的问题解决了,甚至还能一直支持到山东一带的粮食再进行生产呢!”
    倒是有人,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
    “皇室的名义发行国债,明眼人都是能看得懂,这是皇家没钱的象征,那就是找民间借钱了。”
    “这件事情传出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林恒摆了摆手:“陛下登基以来,建设地方、开办科举,兴兵征讨倭寇,大唐国库里多少钱,百姓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众人不免有些疑惑。
    “怎么说?”
    “一穷二白呗!”
    此话一出,窦静立马就笑着看向了李世民。
    “没错,陛下这几年,的确是一穷二白,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闻言,李世民略微有些尴尬。
    “兴兵征讨突厥,那是无奈之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到现在,天下平定了,也没有仗去打,陛下没准过两年就有钱了。”
    窦静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只要陛下不去打仗,照着现在的程度发展下去,那肯定是能有钱的。
    “所以说,百姓也知道陛下没钱,但是陛下一定会有钱,就不存在什么丢面子的事情。”
    “毕竟有皇家信誉担保,百姓们又不怕皇家跑路了,若是真不给钱,那可是名声要遭到重创的啊!”
    听完林恒的话,众人觉得也是有些道理。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考虑面子的事情。
    他们若是再搞不到钱,那陛下就要把他们叉到火炉上去烤了!
    窦静二话不说。
    “就这么办!”
    毕竟陛下都站在林恒身边呢,那肯定是认同了这个做法。
    而且的确是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了。
    不管什么,能搞到钱把眼下的问题解决了,那都不是问题。
    李世民呵呵一笑。
    “既然如此,那林恒,这段时间你就留在民部吧,正好帮着窦尚书分担分担。”
    “毕竟这计划是你提出的,如何施行和具体的方案,都由你来规划,然后和窦尚书商量就是了。”
    窦静点了点头:“那就先给你挂个虚职,给块官牌,以此可以出入朱雀门畅通无阻。”
    林恒听到这话,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干得好,有官当不?
    就算没有官当,那也算是立功了啊。
    况且这种事情,林恒还是很在行的,做生意的人,哪里会有不了解金融的?
    李世民拍了拍林恒的肩膀。
    “我很看好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