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读心满朝文武后,我只吃亿点点瓜 > 75.第75章 呜!既生崔睦,何生我
    大理寺后衙。
    今日,格外热闹。
    “玉娘,何时开席?”陈卿焦急踱步,眼睛紧盯着膳厅中央的长桌,喉结滚动轻声吞咽着口水。
    玉娘道:“急啥子,等着…”
    「这老帮菜贯爱偷吃,赶都赶不走,愁人…」
    她三番两次朝时桜使眼色,盼着将陈卿赶走。奈何,时桜像眼瘸,硬是不接茬。
    时桜低着头…
    「别看我别看我别看我…」
    「卿大人脸黑心黑,最是记仇。我哪敢开口赶人,玉娘啊…算了吧!」
    “阿育,你且去外头瞧瞧,看狸奴到哪了?”宋郑氏绞着丝帕,催促着。
    「阿娘的狸奴,你受苦了…」
    宋郑氏擦着眼角的泪,神色不安。
    自从宋柊入诏狱,宋栖北上去河南府…她在宋府没睡过一次安生觉,每日都要去府中的庵堂念经抄书。
    就怕…
    哪天收到坏消息。
    真真是:寝食难安。
    “阿娘,我去吧!”宋清瑶开口道。
    与喜静的宋柊不同,二姐宋清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通。但是…
    她最擅长的却是投壶和打马球。
    这两样…
    最常玩的是郎君。
    可是,宋清瑶凭一己之力,让大半个京城女郎爱上投壶和打马球。朝堂之上,众官员感叹宋家子不一般,这话真不是讽刺,而是实实在在的赞赏。
    “小羊,我去。”宋清云拦下人,起身走出膳厅。
    今日,早朝没有议事。
    下朝后。
    众官员各自去官署上值。
    与旁日不同,最近各官署气氛紧张,就连下边的皂吏都不敢闲散惹事,一个个乖巧的不行。
    毕竟…
    今上在保和殿接连召见三公内阁六部大佬。
    税银案和曹家灭门案即将结案。
    谁都怕这节骨眼惹祸上身。
    这两桩案…
    无论哪桩沾上手,就是个死。君不见,这些天监察司顺天府接连抓走了多少人,连七皇子和王国舅这样“位高权重”的存在,都被下了诏狱。
    谁不怕死?
    下值后。
    宋父就想让宋郑氏为宋柊收拾些行李,再由他送来大理寺。案件没有结案,宋栖还未从河南府回京,宋柊也不能回府。
    宋父怕宋柊在大理寺过的不舒心。
    谁知…
    他刚开口,宋郑氏表情一变。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一幕。
    宋家一家子,带着宋柊的行李,踏进了大理寺后衙。
    “陈卿,尝尝我带来的新茶…”宋父邀请道。
    陈卿好美食,这事朝堂大半官员都知晓,剩下的大半,亲自邀请过陈卿一起品尝美食…
    玉娘,祖上御厨出身。
    厨艺精湛,善做各种美食。
    以陈卿贪吃的性格,怎舍得错过?
    是故。
    宋父过来前,就特意准备了新茶。
    “宋郎君,你这茶打哪来的?”陈卿闻着茶香,说:“闻着,像是巴蜀那边的茶……”
    “陈卿好本事,这茶确实来自巴蜀。量不多,我得了两斤,陈卿喝的惯,我匀你一半。”宋父沏茶,邀请陈卿入座品茗。
    膳厅除宋家一家,只陈卿一人。
    其他大理寺的官吏,被陈卿赶走了。
    理由嘛。
    简单直白,不能打扰玉娘准备晚膳。
    对此。
    孙少卿赵寺臣等人,依依不舍。
    可惜,官小职低。
    拗不过陈卿这位老大人的粗胳膊,只得惋惜着,下值回家。
    “好。”陈卿开心不已。
    但凡跟吃喝沾边,他总是难以拒绝。
    何况…
    宋栖宋柊入职大理寺。
    大理寺和宋家算得上是“一家”。
    宋家家底厚,陈卿应下宋父一斤巴蜀今岁的新茶,不怕别人说嘴。
    “时桜…”玉娘道:“你去迎迎人,这到哪了?”
    “诶,就去。”时桜道。
    时令跟着崔睦跑,时桜到处抓人,照样没消停。不过,唯一的好处,她能偷闲回大理寺后衙,找玉娘蹭吃蹭喝。
    就可惜…
    这两日宋柊也忙。
    宋柊没在,玉娘不乐意做新的吃食。
    只说,得给四娘子留着。
    “谁——”
    大理寺角门。
    崔睦刚要抬脚,一道黑影从里边走来。
    崔睦手一抬,护着宋柊。身后时令杨和等监察卫,迅速反应过来抽出九环刀警戒起来。
    今日。
    监察司顺天府到处抓人。
    整个京城风声鹤唳,保不准有贼子浑水摸鱼。
    “崔少卿,是我…宋家宋清云。”宋清云急道。就怕晚上一息,时令杨和手上的九环刀,直接架在自己脖子上。
    「刀刀刀…这是监察卫用来杀人的刀,妈呀!吓死我了」
    「莽夫莽夫莽夫…」
    宋清云难得没口出之乎者也。
    呼呼…
    真是有辱斯文!
    他绝不是害怕!!
    圣人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眼前,他都快被刀架在脖子上丢了性命。
    那…
    小小退却一二,也是能说得过去的吧!
    宋柊抿嘴轻笑着。
    哈哈哈…
    这样的大哥超可爱,有没有?!
    宋清云性格刚正,且喜欢把之乎者也挂嘴边。宋府之中,上到宋父宋郑氏,下到府中仆役婢女。都被他用圣人言训过…
    套用形容燕都御史的那句话:
    便是路边野狗路过宋府大门遇上宋清云,也得被宋清云用圣人言说两句…
    那碎碎念和念叨的能耐,无人能及。
    与燕都御史不同。
    宋清云碎碎念引经据典,从不喷人。
    博学广识,胸有沟壑。
    那真不是吹捧。
    要不然…
    他也不会被孔祭酒看中,打算收为关门弟子。
    崔睦微僵,温和道:“见过景瑜兄!”
    “大哥。”宋柊道。
    她从崔睦身后走出,嘴角含笑,问:“大哥,这时候你没回府?为何在大理寺…”
    这处角门与后衙相连。
    除此外。
    剩下的办公之处,也是崔睦的地盘。
    于情于理。
    宋清云也不该这个时刻出现在这个位置。
    难道是宋家出事了?
    “大哥,可是家中出了事?”宋柊急切道。
    见状。
    宋清云明白宋柊有了误会。
    “狸奴,家中无事。只是,阿娘不放心你,便央求着阿父带我们过来探望你…”宋清云道。
    旁边,崔睦眼神太冷。
    宋清云开口时,尽量选择简洁的话语。
    就恐…
    话慢半步,崔睦会动手。
    诶诶!
    狸奴怎地选了大理寺?
    刑部、顺天府都比大理寺好啊!
    呜呼哉…
    叹憾,天意为何如此待我?既生崔睦,何生我?崔睦此人心眼有八百,吾不及他。
    狸奴落入他之手,能活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