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独宠夫郎 > 独宠夫郎 第163节
    但平城的打井师父实在是少,想到自己的异能,他装着求师的模样向打井师父讨教了相关经验,然后便带着村人开工了。
    在上辈子时,他用水异能干过很多事儿,但用来寻水源打井,他还真是第一次做。
    有异能真好哇。
    村人们不知真相,看黎荞寻起合适的打井地方一寻一个准,对黎荞的佩服更浓了。
    不仅在读书和做点心上有天赋,连打井都这么厉害。
    黎荞如果不飞,那真对不起他的天赋。
    他们得在黎荞还没有飞时,赶紧对黎荞展现一下同村情同村爱,打井这种事情,哪能让黎荞一个人出银子。
    他们现在有钱,他们出得起这银子。
    而且,别说是打井了,就是挖河他们也愿意出银子。
    只要黎荞一声令下,他们必定听从!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事情多,所以更的晚还少……qaq
    第82章本章流水账地主的快乐,宋石头找来
    这个夏天,黎荞过的忙碌又充实。
    读书读的累了,就带着乡亲们打几口井。
    别说,水异能在打井这一块是真好使,哪个地方地下水比较浅,土质容易打井,他抬手一摸就摸出来了。
    打井和修炼异能两不误,完美。
    不过,对于农人而言,这个夏天就辛苦了。
    打井虽然快,但是家家户户那么多田地呢,只靠着人工灌溉实在是太慢。
    况且,除了灌溉之外,还得除草捉虫。
    此时没有农药,杂草和虫子都得靠人力。
    因此,不到两个月,家家户户都瘦了一圈,但即便把身上的肉都拼掉了,可庄稼却是不如前两年,甭管是玉米还是红薯,亦或者是其他杂粮,肉眼可见的要减产了。
    三柳村的人唉声叹气。
    玉米和红薯都能给他们带来不少银子,减产减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银子。
    好在他们还有红薯作坊这个活计保底,不然的话,今年就真的太亏了。
    比前两年累,但打的粮食和挣的银子却是少了。
    三柳村靠着红薯作坊这份工作兜底,村民的心态还算平稳,但其他村子的人,心里却是在滴血了。
    红薯减产,这得少多少银子啊!
    这天上午,黎谷来黎荞家,把早上刚摘下来的几个西瓜送了过来。
    黎荞家的西瓜种的晚,但现在都要过中秋节了,是以西瓜开始熟了。
    绿皮红瓤,小小的,只有黎荞巴掌大,也不算很甜,但水分很足,在井水里冰一下,口感很不错。
    中午吃了午饭,黎荞把黎谷送来的几个西瓜全切开了,人人有份。
    郑浅浅因为怀了身孕不能吃冰的,他只能吃常温西瓜。
    郑浅浅自打和黎大山成亲,就跟着黎大山在黎荞家做点心,工钱和黎大山的一样,一天一百五十文。
    怀了身孕之后,因为是前期,还看不出来,再加上乡下女人、夫郎怀了身孕之后都是该干嘛干嘛,所以他也没在家安胎,依旧每日来干活。
    “浅哥儿,西瓜是凉性的,你怀了身孕,要少吃。”
    黎荞看郑浅浅吃了一块之后还要再去拿,便出言提醒。
    “额……那我吃完这块就不吃了。”郑浅浅不想放弃,他甚少能吃到西瓜,难得吃一次,他有些馋。
    “小叔,再吃一块也不碍事吧?”黎大山忙问。
    “就只能吃这一块了。”黎荞指了指郑浅浅手里拿着的那块西瓜。
    “诶,好!”黎大山笑了,扭头对郑浅浅道:“浅浅,你慢些吃,这样能吃的久一点儿。”
    “嗯!”郑浅浅也有此打算。
    唉,身为孕夫好麻烦哦,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
    陶竹瞧着郑浅浅皱起来的小脸,低头咬了一大口西瓜,他没怀孕,真好。
    “大山,待会儿你和浅哥儿做月饼吧,马上中秋节了,而且之前打的模具小五也送来了。”
    黎荞一边啃西瓜,一边对黎大山交代道。
    自从他得了圣上嘉奖,他家的点心就很抢手。
    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不想只卖固定的几样点心,而且这两年他家鸡蛋鸭蛋泛滥,于是趁着中秋节,他打算做些月饼。
    蛋黄莲蓉。
    蛋黄绿豆蓉。
    蛋黄红豆蓉。
    反正都要用上蛋黄。
    马上又是一波下蛋高峰期,不抓紧时间消耗的话,那乡亲们的鸡蛋鸭蛋能把他家给淹了。
    “好。”黎大山答应了下来。之前他小叔教过他如何做月饼,他会做。
    “那我待会儿做蛋黄酥。”陶竹说着将手里啃得干干净净的瓜皮放到桌子上。
    这瓜皮他没扔,黎荞说了,瓜皮也可以做炒菜,他打算晚上时炒一下试试。
    “你不是要酿葡萄酒吗?”黎荞闻言看向他。
    “今天就不了,我想做点心。”陶竹摇头。
    前后院的葡萄都熟了,结的还挺多,一时间吃不完,黎荞便说要酿成酒。
    陶竹自是要学,但是今天陶竹想做蛋黄酥了。
    蛋黄酥是黎荞教给他的,平日里只做给自家人吃,不供应望月楼。
    但刚才听了黎荞的话,他也觉得自家的蛋黄该消耗了。
    虽然家里有粉条这种几万两甚至是二十万两的大生意,但陶竹对点心生意的重视一点儿都没减少。
    这是他和黎荞发家的生意,是他和黎荞一点点打拼出来的,比起粉条这种做梦似的发财,还是点心更安他的心。
    点心一日能入账十多两,而且是日结,日日都能拿到沉甸甸的银子。
    粉条虽然能挣大钱,但这钱只要一日不进他的口袋,那他就不能安心。
    而且,看今年这情形,粉条的收入肯定达不到黎荞的预期。
    前两年红薯大丰收,一亩地的产量高达两千斤,而今年,别说是两千斤了,连正常年份的一千五百斤都达不到。
    一下子缩水这么多,再加上其他县城的知县不是很配合,黎荞口中的二十万两银子,今年肯定是拿不到了。
    不过,能拿到多少是多少,反正跟做梦一般,又不需要他和黎荞出力气,等于是白来的,不管多少都比没有强。
    这般想着,陶竹吃了西瓜之后就开始做蛋黄酥。
    黎荞打了好几个大烤箱,足够同时做蛋黄酥和月饼。
    忙活了一下午,他做了一百个蛋黄酥出来。
    黎大山和郑浅浅也做了上百块月饼。
    夜幕落下,秋哥儿来了。
    他是来拿蛋白的。
    黎荞家做点心,天天都需要用不少咸蛋黄,但咸蛋白做不了点心,而黎荞家又吃不完那么多咸蛋白,就算是让庄家、郑家、赵满仓家一起吃,那每日也吃不完。
    于是黎荞便问了村人,若村人愿意要这些咸蛋白,那就晚上去他家拿。
    咸蛋白这种好东西,村人当然愿意要,不管是拿来就着馒头、窝头吃,还是配粥,那都是顶好的。
    那可是鸡蛋!
    村人抢着要,黎荞便给排了个号,今日轮到张绣花家,秋哥儿便用背篓背着一个大陶罐过来了,陶罐底部放着一些盐。
    把咸蛋白放入陶罐里用盐腌着,可以多放一段时间。
    陶竹一边往陶罐里盛咸蛋白一边和秋哥儿说话:“你娘你哥怎么没来?这陶罐对你来说太重了。”
    “他们下地浇水去了,这会儿还没回家。”秋哥儿道。
    “那我给你送回去。”陶竹觉得陶罐太重,秋哥儿可能背不动。
    “我背得动!”秋哥儿赶紧摇头,怕陶竹坚持,他便又道:“借我一辆板车,我推着回去,然后再把板车送回来。”
    陶竹闻言,点了头:“好。”
    用板车推着总比背着强。
    等秋哥儿走了,陶竹盯着他瘦弱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今年大家的日子不好过啊。
    翌日,小五来了。
    自打土坯砖路修好,小五的活计就轻省了许多,马车上载的货物也比从前多了。
    陶竹将六十个蛋黄酥给了他,让他放到望月楼售卖,余下的四十个留着自家人吃。
    蛋黄酥的价格一个是六十文钱,比蛋黄肉松馅青团的价格还要高二十文。
    但陶竹并不是胡乱定价,他做的这个蛋黄酥最里层是蛋黄,第二层是豆沙馅,第三层是类似青团皮的糯米皮,第四层才是面皮。
    做法太复杂,太费时间,所以陶竹就定下了六十文一枚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