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 > 第142章 经发所
    第142章 经发所
    马广超不敢拂逆支书的命令,连忙把姚卫军要让他写明的内容原原本本的重新说了遍。
    他儿媳妇听完后,先是怔了片刻,随后有些色厉内荏的冷笑几声,明显情绪没那么抵触了。
    “年纪轻轻的别听风就是雨,牵扯到你自己家挣钱的事儿,少听外人瞎白活,别人说的再好听,能给你钱么?!”
    李启明瞪着马广超儿媳妇,严厉批评道:“不识好歹的人我见多了,可像你这么傻的,我还真头一回遇上!
    我可警告伱,咱村的大棚种植那是在县里挂了名的,谁敢搞破坏,不管他是碱场村的村民,还是别村的支书,都得逮进去!
    有些事儿也没必要瞒着你,其实我已经掌握了不少信息,要是还给脸不要脸,那没说的,我只能去派出所汇报下具体情况了!”
    “……”
    马广超的儿媳妇这回也不气的难受了,下意识的坐到炕头上,低下头没了声音。
    “好了,大家都挺忙的,广超叔你们家合计下,看由谁来签这个字?”
    姚卫军看了看手表,微微皱着眉头问道。
    “……”
    马广超老两口以及他们的儿媳妇都没有接话茬,脸上浮现着尴尬与懊悔之色。
    “明伯,你看既然跟他们说不通,那要不咱别费这功夫了,你作为村支书干脆替他们签个字得了,盖大棚的事儿,就让广超叔一家别参与了。”
    姚卫军见状,适时转头朝李启明说道。
    “别介啊!谁说不参与了!”马广超的儿媳妇闻言连忙抬头反对,随后看了眼公爹公婆,小声道:“我想通了,大棚咱家也得种,是我犯糊涂,我这就回趟娘家,找他们评理去!”
    “哎呀这冷天的你别到处乱跑了,当心肚里的孩子!”
    马广超老伴儿连忙站起身拉住了自家儿媳妇,语气带着抹关切之意。
    “找谁评理去?不妨坦白跟我们说说,你之所以一直反对种大棚,是不是娘家背后有人撺掇你?”
    姚卫军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你怎么知道?哦不,这不关你的事儿,我自己能解决!”
    马广超的儿媳妇意识到有些失言,连忙补充解释道。
    “凡事有因才有果,种大棚是让大家都能挣到钱的好事儿,可你偏偏反对,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撺掇你了,至于这个人是谁,你不说其实我也知道。”
    姚卫军说完站起身,淡然笑着继续道:“这件事以后我会处理,现在既然你们家都想通了,那接下来就一心等着村里号召,到时候一块盖大棚!没别的事情,我跟明伯就先走了。”
    “卫军,留下来吃饭吧,我让培东去趟代销社,晚上跟支书在我家喝点儿!”
    马广超此刻心情畅快起来,笑着挽留道。
    姚卫军客气回拒,和李启明走出了院子离去。
    “卫军,刘召金这混账玩意指不定以后还会搞什么幺蛾子,要不要我去公社汇报说明下情况?”
    路上,李启明一脸凝重的低声询问姚卫军意见。
    “意义不大,姓刘的到时候肯定不会承认,这件事儿暂时到此为止,先把精力放在盖大棚上吧,以后他若是敢再找事儿,好好拾掇他也来得及!”
    姚卫军沉吟后,摆手说道。
    他随李启明再次来到了村部,就第二组大棚的具体搭建事宜,把细节上的流程环节又都梳理了一遍。
    “好,那明天就让树良去通知所有报名参与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正式搭建百亩大棚!”
    最后,李启明满脸期待的拍板做出了决定。
    姚卫军一看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返回了家中。
    一百多亩地的大棚搭建,所需要的材料不是小数目,他计划着明天用一整天的时间,去把相关用到的物品都联系好,陆续运回来后交给村部去统一布置安排。
    因为有了建造第一组大棚的经验,施工过程倒也用不着姚卫军亲自盯着,他要做的是在大棚搭建过程中,确保各项材料及时到位,以及菌种的供应和栽培指导。
    第二天早上尤大民来进货,姚卫军在结算后,也送了他一只烤鸭,后者欣喜不已,乘车离开。
    一天的时间,姚卫军骑着摩托车去了几个联营区以及县城,把大部分所需材料都联系好了,临近傍晚这才回到家中。
    转眼第二天,他带着从京城买回来的丹宁布,赶去了葛家村。
    摩托车一进院门,屋里的窦丽丽听到动静就已经快步走了出来,看到姚卫军后,满脸客气的笑着道:
    “卫军来了呀,正好我刚烧开的水,进屋喝茶吧!”
    姚卫军笑着点了下头,停好摩托车解下布包,提着走去了被当做办公室的屋里。
    窦丽丽在后面跟着,目光早就注意到了他手里的布包,一时有些狐疑,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哗啦!
    进屋之后,姚卫军把布包放到桌子上打开,露出了里面的布料。
    “咦,这是用来做牛仔裤的丹宁布吧?卫军你从哪儿买回来的?”
    窦丽丽认出布料后,不由的更加惊讶。
    疏云县城里,所有的门市根本买不到这种布料,这方面她在县城培训学习的时候就偷偷去逛过了,因此心里很是好奇。
    “那你会做牛仔裤吗?”姚卫军笑吟吟的不答反问道。
    “以前偶尔接触过,虽然没多少经验,但做衣服嘛,一通百通,应该没多大问题!”
    窦丽丽隐隐猜到了什么,神色渐渐兴奋起来,“卫军,你不会是想咱的加工作坊,以后就独自生产成品衣了吧!”
    “没那么夸张,我弄这些丹宁布,只是想让你们先尝试着做做看,如果以后条件成熟的话,那也不是不可能。”
    姚卫军不置可否的解释道。
    “太好了!我早就想做成品衣了,可奈何一没货源渠道,二没资金,最后也没地方售卖,所以才……咳,卫军,你有现成的款式样板吗?还是说由我来设计款式?”
    窦丽丽一脸振奋的问道,说话声音都清脆了起来。
    “你让三姐跟翠婶子给你打下手,款型样式你来决定就行。”
    姚卫军笑着说道。
    “成!”窦丽丽说完,不忘补充道:“放心吧卫军,我不会耽误正常加工时间的,既然这些是打样的衣服,那就抽空余时间来做,这个你最好跟三姐还有翠婶子说一下。
    如果她们觉得辛苦,我找别人帮着做也一样!”
    姚卫军淡淡看了她一眼,道:“我不在的时候,你是这里的负责人,不管三姐跟翠婶子怎么想的,我既然做了安排,你只管去执行就好。”
    “知道了。”
    窦丽丽干笑几声,伸手摩挲着桌子上的丹宁布,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姚卫军喝了会儿茶,去加工车间跟三姐还有翠婶子见了个面儿,便骑着摩托车离开了葛家村。
    今天除了把丹宁布拿到窦丽丽去做牛仔裤之外,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处理。
    那便是去一趟县城,找现在已经调来经发所当一把手的肖所长见个面儿,汇报下大棚的建造进度,顺便恭喜升迁之喜。
    另外就是昨天,平时给他送带壳生的许文远没露面,而是派了以前开三轮车的司机单独来的,姚卫军也是忙活完一天的事情,晚上吃饭时,听家里人提起来才知道。
    据大嫂听春桃说,那司机声称以后就由他来送货了,许文远如今要忙别的事情,以后很少有时间再来碱场村。
    对此姚卫军打算去找下许文远,一起吃个饭聊聊,后者对他的炒货买卖支持很大,作为朋友,理应去问问具体情况。
    就这样,约么一个小时后,姚卫军便抵达了县城,找了不少人打听后,终于来到了新成立的单位,县经济规划发展所。
    这是一片带大院子的办公楼房,以前属于县直属大队,如今不少的县单位都在里面办公,院门口挂着好几块牌子,其中一块崭新的牌子上,写的就是经发所的全称。
    姚卫军的摩托车熄了火,推着来到门口传达室跟前,平静问道:“同志你好,我是大刘公社碱场村的姚卫军,今天过来找经发所的肖所长有点事,你看我该怎么走?”
    “先过来登记。”传达室的人坐在里面,敲了敲桌子说道。
    姚卫军淡然以对,走进传达室按照表格要求填上了信息。
    “等着,我先打个电话给肖所长,如果她在开会,那你就不用进去了。”
    传达室的人看了眼登记信息,不情不愿的拿起内线电话拨了过去,没一会儿,他放下电话,看热闹似的一笑,“呵,不好意思哈,肖所长出去了,你下回再来吧。”
    “……”姚卫军微微皱眉,但却没立刻发作,这种看门的人没必要计较,既然肖所长不在,那下午或者过几天再来也一样。
    他想到这里,便出了传达室,打算骑上摩托车离开。
    可就在这时候,背后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卫军!是来找我的吗?都还没去我办公室见个面,怎么就急着走了?”
    姚卫军回头一看,正是肖翠红,目前已经由原来的公社副主任,被县里调来经发所任职所长。
    “嗯?”他不由得转头朝传达室里瞪了眼,只见那个接待他的人见状,立马低下了头,不敢朝外面看了。
    “肖所长,恭喜你调来了县里,我是专程来向你汇报村里大棚建造进度的,刚才传达室的人打完电话,说你不在,所以我这才打算先去忙别的事情,过后再来找你。”
    “……”
    肖所长闻言神色一怔,微微沉吟后,径直走去了传达室。
    “老吴,这位同志有要紧事儿向我汇报,你确定刚才打我办公室电话联系过了么?!”
    她语气有些冷,盯着那人质问道。
    “我……咳,肖所长你误会了,你是不知道现在每天有多少人找你,基本都是求你办事的,我是怕这些无关人等影响到你的工作,所以才……”
    被称作老吴的那人极力辩解道。
    “好了不要说了!别人来找我,不管什么事儿,要不要会见,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做决定?!”
    肖所长面色冷冽,继续训斥道:
    “你知不知道这样欺上瞒下会耽误多少事儿!你的任务是看守大门,保护院区的各单位安全,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下次再让我知道你搁这儿卡人,轻饶不了你!”
    “知道了!”老吴满脸尴尬的点头应下。
    可等肖主任跟姚卫军走远后,他脸上原本的干笑渐渐收敛,继而无声的朝着那个方位撇了撇嘴,露出了一脸不屑!
    “肖所长,您办公的这院儿里,我看还有好几个单位呢是吧?”
    去办公室的路上,姚卫军打量四周环境,笑着问道。
    “是啊,这里别看地儿不大,可咱县城的不少职能单位都搁这儿呢,所以说下回来的时候,提前在村里给我打个电话,我好跟门口的人打声招呼。”
    肖主任感慨嘱咐道。
    “也是,不然单是那传达室的老吴,就能让我进不来,也是够麻烦的。”
    “卫军,你别太在意这些,那个老吴的确做的不好,但严格来说,他跟我不属于一个部门,编制在县财政办呢!
    呐,就刚刚咱们过来的那栋楼,那里面是县财政办的办公地点,他们在这里待的时间最长,所以整个大院里的安保都是由他们负责的。”
    肖主任难得解释这么多,语气带着一抹淡淡无奈之意。
    很显然,这种联合办公的场所,看的也是各个单位的资历深浅,经发所虽然是县里指定的重要部门,但因为刚成立不久,在这座大院里办公,目前还有着点寄人篱下的感觉。
    “走吧,去我办公室坐下聊,我可是对你们村的大棚,一直都挂念着呢!”
    肖主任说着,已经带姚卫军上了楼,推开三楼最靠里的一间办公室,两人先后走了进去。
    “来我这里不用拘束,还是跟在公社一样哈,喝茶自己倒,千万别客气!”
    肖主任坐到办公桌后,笑着说道。
    姚卫军没去倒茶,而是从工作包里掏出本子,认真的汇报起了有关碱场村第二组大棚搭建的具体信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