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 > 第88章 收入剧增
    第88章 收入剧增
    第二天清早。
    姚卫军洗漱完毕,分别去大棚跟地窖转了圈,然后回来吃早饭。
    结果刚吃完放下碗筷,门外就响起了三轮车的声音,尤大民来装炒货了。
    “大嫂,你慢慢儿收拾,不着急,我出去看看。”
    姚卫军出屋的功夫,尤大民的三轮车已经开进了院子里。
    两人见面笑着打招呼,有春桃安排装货,不需要他们亲自参与。
    “昨儿个椴木料谈好了?”
    “嗯,今天就能运过来,对了,待会儿周哥跟许哥都来送货,你们中午一块儿搁我这吃吧。”
    “不了,我这大清早赶过来,就是为了早点把炒货运回去分掉,下午还得进站里忙活会儿,晚上跟站长出去有局儿,中午就不喝喽!”
    “……”
    两人抽着烟聊了会儿,等炒货装好,进屋结算完货款,尤大民便着急忙慌的离开了。
    如今他每天的货量在一千六七百斤,基本上每次开着三轮车过来,一次性拉走个五千斤,正常情况下三天来一趟。
    货量上去,按照姚卫军的承诺,利润也上升到了25个点。
    五香瓜子一块六,甜口儿瓜子一块八,折中下来,再考虑进去损耗的因素,姚卫军跟他按照每斤一块两毛钱结算。
    这样算下来,尤大民每斤能赚将近五毛钱,而姚卫军划去材料、人工,一斤还能赚个八毛钱多点儿。
    就这么一早晨的功夫,五千斤货运走,纯赚四千多块!
    姚卫军算过,有着尤大民不断增加进货量,接下来他一个月收入四万块,轻轻松松。
    如今收到的钱,全部藏在了卧室里,为了避免结婚那天人多出事儿,在这之前,他还打算在卧室里鼓捣个暗层之类的存储空间,方便接下来源源不断的往里放钱,而不至于被人发现。
    送走尤大民时间不长,新认识的城南木材厂采购员葛怀庆,开着解放汽车送来了椴木棍子。
    村里帮忙盖大棚的人把姚卫军喊了过去,跟凌教授一起检查过木料的品质,开始安排人卸车,暂时就堆放在了打谷场上。
    这边卸着货,送塑料布跟草帘子的车也开到了。
    姚卫军望着即将彻底成型的塑料大棚,心中满含期待,他爽快的检查过后,跟两边都做了结算。
    人工通过与村支书李启明商量后,是免费的,但盖大棚的材料费用还是要出钱。
    这也是姚卫军打算先自己把大棚搞起来的重要原因。
    原本日子就艰难,这还没挣着钱呢,就得先掏钱盖大棚,村里人必定很难接受,只有自己的大棚挣到钱,才能有效起到带头作用,到那时不用多宣传,村里人都会主动往这上面寻思了。
    “卫军啊,材料都到了,这两天加把劲儿盖好,周三你就可以打电话联系农技站送菌种过来了,哈哈……”
    凌教授满脸欣慰的笑着说道。
    “辛苦凌教授了,我会着重跟进这件事儿,尽量不耽误您太多时间!”
    姚卫军递上烟卷儿,认真回应道。
    凌教授并不是只负责一个碱场村的蹲守驻点,这边的菌种种下去,接下来每天的打理与控温控湿只要认真细心,基本不会出岔子,那么他就要再去下一个地点,进行现场指导纠错。
    跟凌教授聊了没几句,姚卫军看到远处开来的拖拉机,便径直返回了自己家。
    今天真是全赶到一块儿了,许文远和周立强约好了送货,周立强的拖拉机已经来到。
    当初跟邢各庄的王同富支书约定好,十一月份的干瓜子还是按时送货,等这个月结束,就得一次性全部运过来了。
    而目前的挖地窖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姚卫军几乎每天都会跟陈守山碰头,按照现在的工程进度,完全可以赶在十一月底,陆续会完工几个大型地窖。
    北方的冬天温度低,上工挖建只能干到十二月中旬,再往后地面冻住,土地变得更坚硬,这时再挖地窖就不合适了,强行挖掘,容易引发坍塌事故。
    陈守山在这方面有经验,因此号召大家伙儿务必在十二月中旬之前,把地窖全部挖掘建成。
    接近中午前儿,所有的出货与送货都已结算完成。
    姚卫军原本想留下许文远跟周立强中午吃过饭再走,但这两人不知是听春桃还是谁说的,知道今晚姚卫军家新媳妇儿认门,非常默契的婉言谢绝,并笑着声称结婚的时候来喝喜酒。
    送走他俩后,姚卫军这才有了片刻的歇息时间。
    可也才刚喝了一口茶,院门外就响起了立文、立武的声音。
    “五叔!爷爷让伱回去一趟,我三姑回来了!”
    “三姐?”姚卫军一怔,立马起身来到了屋门口,朝哥哥立文笑着问道:“你三姑是一个人来的还是跟你姑夫他们一家都来了?”
    “姑父没来,我三姑也不是一个人!”
    弟弟立武跟在学校回答老师问题似的,抢先大声回道。
    姚卫军再次愣神,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哥哥立文解释道:“五叔,还是我来跟你说吧,三姑没带姑父跟表弟回来,但却带了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女的,看上去比三姑年纪小一点,奶奶让我们喊她小婶子!”
    “小婶子……跟三姐一块儿来的……”姚卫军瞬间明白了,所谓的小婶子十有八九可能是窦丽丽!
    窦丽丽在他们村喊自己三姐为堂嫂,那么来到碱场村,立文他们小辈自然是随着姑姑家的孩子称呼辈分,所以也喊她婶子。
    “你俩别回去了,中午就在这儿跟小一块儿吃,我回去看看。”姚卫军拍了拍立文的肩膀,直起身子暗自琢磨起来。
    如果真是窦丽丽来了,那么说明上回自己提出合作的事儿,她已经有了同意的念头,不然这种快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关系,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会跟着三姐一块回娘家。
    姚卫军率先来到炒菜做饭的偏房,跟大嫂说了下这件事儿。
    “嗯,那你回去吧,这边我盯着。”
    大嫂点点头,继续翻炒着锅里的菜。
    自从搬来新家,大嫂回老宅子的时候不多,即便回去,也是抽空去给父母收拾打扫屋子,给奶奶晒晒被窝褥子什么的,平时就一心忙炒货上的事儿了。
    “三姐来了,大嫂,要不你也回去坐坐吧,尤哥今天刚拉走一批货,今天少干点儿不耽误的。”
    姚卫军建议道。
    三姐姚卫芳自小快人快嘴,以前没出嫁的时候,在家里没少跟二嫂干架,但对大嫂却从来没红过脸儿,姑嫂间相处的还算融洽。
    不过这也跟大嫂话少有关系,姚卫芳属于那种别人耍横她更横的性子,其实姚卫军以前多少也带点儿这性格。
    说白了就是吃软不吃硬,为争一个理儿,敢掀锅台的那种。
    老姚家弟兄姊妹五个,老大走的早,剩下他们四个,不算学历文化,只论本能性格的话,老二跟老四多少接近些,老三跟老五也沾点儿相似。
    “我待会儿吃过饭回去见个面就行,跟你一块儿回去坐席太耽误功夫了,再说卫芳指定是为你跟秀楠的事儿来的,一时半会儿走不了,晚上也能见面的。”
    大嫂快速说道,显然她不喜欢参与这种场合,同时也不想耽误太多时间。
    “成,那我回去了,大嫂你吃过饭就歇息会儿,不用太赶的。”
    姚卫军出了偏房,跟从南院走来的春桃遥遥示意了下,便转身走出了院门。
    “大嫂,马上开饭了,卫军怎么又出去了?”
    春桃自从上次在打谷场被二嫂闫素霞毫不客气的‘提醒’后,一般都刻意不单独跟姚卫军接触了,此时望着姚卫军背影,还是有些忍不住的朝偏房里问道。
    “他回老宅子吃,卫芳今儿个回来了。”
    “哦。”
    ……
    村里,老姚家。
    姚卫军一进院门就看到了院子里停着的两辆自行车,以及屋里传出的说笑声。
    “大娘,咱这都是实在亲戚,怎么能老让您倒茶呢,我来!”
    “哈哈……那可不成,你头一回来家里,大娘给你倒茶是应该的!”
    “娘,你跟丽丽就别推让了,放着我来,对了,军子怎么还没回来?”
    “……”
    姚卫军信步进屋,看到了刚落下话音的三姐姚卫芳。
    三姐今年27岁,留着短发,面容清秀,个头高挑,只是看起来有些瘦,穿着一身的确良料子的衣服,一切都还是姚卫军记忆中的老样子。
    “嘿,我这刚一念叨,你就露面了,军子,听说你现在盖了新房,待会儿带姐去瞧瞧!”
    姚卫芳自然没有姚卫军心里的感慨,毕竟在她看来,也就是两个多月没见面而已。
    她嫁到葛家村,婆家兄弟五个,丈夫也是排行老五,前几年就分了家。
    如今婆婆公公跟着大哥一家子过,她跟丈夫辛苦几年,两口子愣是盖起了四间土坯房,一家四口单独住一个院子。
    平日在葛家村,一提到姚卫芳,没有人不说勤快的。
    “三姐,吃了饭我带你过去,最近怎么样,地里的活儿都早忙完了吧?姐夫又去砖厂干活了?”
    姚卫军见到三姐,也很是亲切,关切问道。
    “行了吧你,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问地里的活儿,你看你姐像那么懒的人么?以前搁队上干活,咱就没输过谁,现在分了地,我还不得更加把劲儿啊!哈哈……”
    姚卫芳笑过后,认真打量着姚卫军,“倒是你,以前就不提了,现在搁咱们村都成名人了?我听丽丽说,你还去了县城培训学习,真成,这下咱爹咱娘估计做梦都能笑醒了!”
    “卫军,没想到今天我会跟卫芳嫂子一块儿来吧?最近忙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