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205.第205章 如你所愿 负重前行
    第205章 如你所愿 负重前行
    一般情况下,陈一鸣不会口无遮拦,哪怕是拒绝也会比较委婉。
    前世他当了很多年工具人导演,非常擅于进行自我说服,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上头的人。
    他亲身经历过大数据时代,见识过狂热粉丝与营销号双剑合璧掀起的舆情风暴,哑巴都会因言获罪,瞎子照样冒犯天颜。
    不过也正是因为活过一遍,陈一鸣多少有些先见之明,知道哪些人最好远着些,哪些人最好怼回去。
    常识里娱乐圈与时尚圈好像挨得很近,不然那些顶流女明星的粉丝,也不会天天拿集齐多少杂志封面当成就。
    但是如果是娱乐圈的幕后人员,或是根本不指望高奢代言立逼格的正统派演员,那么所谓的时尚人士就根本无需在意,甚至得罪了也就得罪了,谈不上什么不良影响。
    就好比房地产开发商不会在意装修公司的意见,虽然后者对于精装房的附加值提升很有助力。
    其实时尚跟娱乐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一个面向精英一个面向大众,天生就是两个方向。
    前者是充氢气的气球,不抓紧绳子就会一直往上飘,直到扛不住外部压力炸成烟。
    后者是充空气的气球,托住了还可以在空中多飘一会儿,不托了立马就会落到地上。
    整个社会往上走的时候,风大好借力,两者还可以凑近了水乳交融一下。
    经济不景气逆周期的时候,无风可借,空气球熄了上进的心思,彼此之间马上就会泾渭分明起来。
    陈一鸣作为一个幕后导演,最怕的就是脱离观众不接地气,对于时尚自然是敬而远之。
    对于台下那个气鼓鼓的时尚女士,直接表明不是一路人的立场,就是最好应对之策。
    因为搞时尚的都很傲,讲究仪态,不论男女都挺着一个天鹅的脖子,挺习惯了就低不下头来。
    这就叫君子可欺之以方,以后再有什么晚宴、慈善、访问、沙龙之类,陈一鸣就可以一概无视,竖起一块与时尚绝缘的牌子,一劳永逸。
    底下的记者多少有些莫名其妙,苏主编在娱乐圈那是相当吃得开,称得上一个长袖善舞的评价。
    如今这是怎么回事,直接被陈一鸣给撅回来了?
    只是邀请做访问,不是很正常么,触及到陈导什么忌讳了?
    在这种怪异的气氛下,随后提问的记者不免都收了三分力,挑衅意味严重的问题都吞了回去。
    另外,郁南、古越河、杭晓明三个演员,其实也都是自带流量的大咖,也分散了不少记者的火力,正应了陈一鸣把三人叫来作陪的先见之明。
    当然了,记者群体里,从来都不缺少一心想搞大新闻的勇者。
    话筒传到第四排,站起来的记者是个圆头圆脸的胖子,自称是《帝都新报》的娱乐记者。
    “陈导,有消息称你上半年在坚果秘密结婚,随后在全球多个城市蜜月旅行,请问你能予以证实吗?”
    陈一鸣啼笑皆非道,“我是导演啊,又不是明星,有隐婚的必要吗?你要是刚才没听见,那我就再重复一遍,本人男,爱好女,未婚,无女友。”
    胖子记者接道,“但是据可靠消息,伱是有女友的,如果她知道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称无女友,不知该作何感想。”
    胖子的第一个问题,只是引发了几声零星的嗤笑,显然在场记者也都不信。
    不过到他说出第二句话,现场的议论声就比较响了,他说的信誓旦旦,陈一鸣半年多的时间又从不公开露面,出国去过二人世界确实符合情理。
    陈一鸣收起笑容深深看了胖子一眼,对方回以咧嘴一笑,显是有恃无恐。
    “想来你不会说出消息来源,那我也就不问。
    这样好了,我修改一下自我介绍,本人陈一鸣,性别男,爱好女,未婚。
    不知道这位记者,是否满意?”
    胖子反应很快,继续追问道,“陈导,你这样刻意隐瞒事实,不觉得自己在欺骗公众吗?”
    陈一鸣耸了耸肩,“我已经尽量做到事实严谨了啊,外界都知道伏瑞香是我的女性朋友,所以我说无女友确实有误导公众之嫌,尽管我觉得真正的公众对此多半不感兴趣。
    你要是说我隐婚,那我可要郑重提醒你,在我已经否认的前提下,你如果没有证据就公开报道,就涉嫌诽谤了哦。”
    胖子原本还很笃定的脸瞬间有些裂,他色厉内荏地说道,“公众有知情权,我会为他们探求事实的真相,陈导你也该多想想那个可怜的女孩。”
    陈一鸣微笑点头,“好的,谢谢你善意的提醒。如你所愿,以后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想她一遍。”
    阵阵低笑声中,胖记者保持着风度重新落座,陈一鸣倒是高看了他一眼,心理素质不错,是个上得了台面的搅屎棍。
    陈一鸣总觉着后面应该还有胖子的搭档,没想到话筒传到最后,并没有哪个记者跳出来跟胖子打配合,倒让陈一鸣有些蓄力大招打空气的郁闷感。
    如果是自己出手,怎么也该再安排两个同行,胖子正面挑衅过后,一个侧面佯攻一个绕后偷袭,不指望能掏出什么猛料,主打一个引人上火逼人失态。
    目标全程云淡风轻连个表情变化都没有,怎么看图说话写小作文?
    不过再一想,现在才2011年,饭圈尚还处于蛮荒时代,专业水军也还是露角小荷,黑人的样还没怎么开发呢。
    今天在座的也不是后世肆无忌惮的自媒体,而是有编制的正经记者,真人造谣不比网上掉马,代价也确实有点大。
    其实后面的记者虽然没有盯着他的下三路,但是问出来的问题也挺劲爆的。
    比如电影频道的记者说,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在线订票平台遍地开,激烈的竞争之下,不免就冒出很多乱象,问陈一鸣这个始作俑者对此有何看法。
    陈一鸣总不能说他看过答案,现在才哪到哪,后面只会更乱,直到赛道上的老大老二把三四五六都挤兑凉了,才能重回拉起票价割韭菜的正轨。
    他可不想立神棍人设,因此含糊着回答,拥抱互联网是社会趋势,电影行业同样如此。从实际结果看,票房增速在提升,票价在降低,观影人群在加速扩张,这终归是好的。
    还有人物周刊的记者,问陈一鸣对棒国影视剧大量涌入国内捞金怎么看。
    陈一鸣能怎么看,那是剧圈的事,跟他这个电影导演有什么关系?
    他只能说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毒鸡汤,提问的旁听的都知道他在胡扯,但是记者又不得不问。
    因为棒子流文化入侵是热点,陈一鸣这个久未露面的导演也是热点,两个热点扯到一起,才有爆点。
    依着陈一鸣本心,这事儿说穿了还是国内同行不给力,偶像剧都拍不利索,逼着少男少女们粉棒子。
    前世电影圈好歹是曲折向好的,不像剧圈,随着视频平台完成市场分割,在资本的操控下,沿着流量+大数据的下滑曲线一去不回头。
    甚至他觉得电视台的抗日婆媳剧和平台的ip偶像剧,其实是替整个文化产业负重前行来着,因为它们承载着情绪垃圾桶的职能。
    就像炸鸡汉堡,就得大油大盐高热量才叫对味儿。
    这种问题讨论起来毫无营养,因为发表意见的人,操持实务的人,以及接受服务的人,彼此完全不挨着。
    这也要怪陈一鸣没把发布会的头儿开好,一上来就这也暂时保密那也无可奉告,让记者们对《木兰》问无可问。
    说是《木兰》发布会,但是内容与《木兰》却没多大关系,倒是更像陈一鸣单人的媒体吹风会,主要目的是配合着记者们闲扯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