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178章 决定性瞬间的真相!
    第178章 决定性瞬间的真相!
    在封面的第二页,改拓文没有看到照片,反而看到了一段序文。
    这是陈平生对于“决定性瞬间”的阐述和总结,也是他这段时间最深刻的感悟。
    改拓文没有急着让陈平生翻页看照片,而是认真的看着这篇文章里的话语。
    “世上凡事皆有其决定性的瞬间
    “我,像许多孩子一样,带着一盒胶卷闯进了摄影这个世界,当某种情景展示在我的眼前时,我总是渴望在一张照片的限定范围内,抓住它的全部精华。
    从我端起相机算起,已有12年了,虽然我已不再是个外行,但我仍然把自己当作一个业余爱好者。”
    改拓文琢磨着文字里的含义,就像是在品一杯口感醇厚的白酒。他喜欢咀嚼文字,或是翻看图片,因为他能从中看到作者的思想。
    而他现在就好像看到了一位作家正在将他对于笔下的作品做出一个总结性的概述。
    “摄影的故事性:
    “有时候,一张无与伦比的照片,构图非常生动且华美,其中蕴含的内容如此吸引人,以至于单张照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这可遇不可求,能够使一个故事显示出光彩的因素往往是分散的,并不是分散在空间中,而是分散在时间里。硬要将它们凑在一起,就是一场‘舞台式的安排’。
    “所以往往影集通过书页的编排,把分散在不同时间烈的因素,组织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图片故事。
    “图片故事是脑、眼和心联动的结果。目的就是为了描绘正在变化的事物,所以你必须时刻警惕、惊觉,且需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就像那句话,耐心,是摄影师最好的美德。
    “一位摄影师必须防止那种,什么都想拍的倾向,我们必须从生活的素材里提炼,有辨别力的提炼。
    “并且时刻注意被摄者与摄影师的关系,当被摄者感到不自在时,我们的相机就无法拍到这个人真实的个性。”
    改拓文看完这一段,只觉得精彩,话语凝练,高度总结,几百字就让人了解了摄影故事性的构成,以及注意事项。
    他觉得陈平生似乎在干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他还不确定,所以他继续往下看。
    “摄影的主题:
    “主题并不等于事实的展示,因为事实本身少有趣味。然而通过事实,我们可以懂得它们的内在规律,从而较好的选择表达贴合事实的实质题材。
    “在摄影中,最微小的东西也能成为最伟大的主题。渺小的琐事组合在一起就能变成乐曲中的主调,我们必须要观察周围世界,并通过镜头将其表现出来。
    “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就具有不同的韵律,它们美而不自知,需要摄影师的展现。”
    改拓文点点头,这几句话是创作者的共同法则,无论任何题材,任何人物,都是世间万物的事实之一。可能它并不令人感到有趣,但创作者本就是要通过无趣的生活,提炼出有趣的点来展开。
    接着往下看。
    “摄影的构图:
    “如果一张照片要强烈地表达主题,照片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确立精确的相互关系。摄影本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有节奏的认识。因此摄影师的双眼,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寻找,并集中注意哪些特别的题材。
    “相机的作用仅仅是把眼睛的决定记录在感光元件或胶片上。在一张照片里,构图是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因素在同个时刻内有机配合的结果。既然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我们自然不能事后耍聪明。为了构图,不顾内容,而把基本元素随意处置,构图必须有它的必然性。
    “你可以发现,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释放,你必然已本能地完成了一个几何图形,要是没有这种几何图形,照片就会失去形式和生命。
    改拓文已经挪不开自己的目光,直接看向下一个标题。
    “摄影的色彩:
    “色彩在自然界里,本身就是有纵深感的安排。而对于其在平面上,无论是画还是照片,都是另一种安排:一种人为的安排。
    “快速的拍摄,会给摄影带来许多困难。我们无法掌握被摄者与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决定性瞬间需要的不仅是对于构图的把握,更需要伱对色彩的把握。”
    “摄影的技术:
    “不论如何,人们对于技术问题的关心太多,而对如何观察却考虑得太少了。
    “如果摄影师对他的相机满意,而这台相机也很适合他的工作,那就足够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暗房、电脑后期。适合更大于参数,因为你是相机的大脑。
    “在后期过程中,我们要主动的还原拍照时的状态和目的,为此甚至要改变色调以便和摄影师按动快门时的意图一致。当然,重新建立光影的平衡关系也是非常需要的。”
    这两段还是围绕着“决定性瞬间”这个词汇进行延伸,虽然序言里一句也没有说决定性瞬间到底要如何拍摄,但改拓文似乎已经懂了陈平生的创作理念。
    这和《鸦》是背道而驰的,一个是生怕你提前被剧透,一直神神秘秘,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
    一个是直抒胸臆,直白的恨不得将所有含义告诉你,生怕你看不懂。
    从形式上,很明显前者更好,更有惊喜感。
    但如果考虑到这本影集实质的内容以及作用,改拓文觉得陈平生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考量。
    还有最后一段话,改拓文来到电脑旁边,翻动页面将其看完。
    “摄影:
    “相机让我们获得一种视觉记录,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日记。这是个充满偏见和杂音的世界,却也是个渴求信息的世界,人们需要照片带给他们的思考。
    “作为摄影师,在拍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所见到的事物进行评价,而这也意味着重大的责任。当然,你也可以采取客观的记录,把这些评价的权利交予观众。
    “以上所说的这些,并不是概括摄影的定义,摄影有很多形态,从快照到广告,从人物到风光。我并不想为摄影下一个人人都能接受的定义,我也不想对自己曾经和以后的作品下定义,我只为这部作品《决定性瞬间》下个定义。
    “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刹那间将构成事件的意义以及如何恰如其分表达该事件意义以精准的结构形式同时确认下来的方式。
    “通过生活实践,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会与我们对周边世界的认知同步协调起来,这个世界在改造我们,而我们也在改造世界。我们必须取得平衡,让两个世界趋于统一,这就是我们必须要表达的世界。
    “我认为内容和形式不分割,形式是平面、线条和色调三者互相作用的严谨组织。唯有运用这种组织,我们的概念和情绪才变得具体而又有感染力。
    “决定性瞬间,不是东方或是西方的概念,而是一个纯粹的摄影概念。这是时间、空间、美学三者统一的最终决定。你有着怎样的美学原则,就会得到怎样自认为完美的决定性瞬间。
    “决定你的‘瞬间’够不够好的,不是理论,而是你的艺术直觉和美学思想。我无意决定任何人的‘瞬间’,但这套理论是我自认为对摄影的高度总结,所以如果你可以从中受惠,那将是我的幸运和荣幸。”
    “啪啪啪!”当改拓文看完最后一句话后,忍不住鼓起掌来。
    “写的实在是太好了!”他转过头看向陈平生:“平生,你这是要给摄影界当老师啊!”
    “有吗?”陈平生摊开手纳闷道,他自己倒是没觉得。
    改拓文点头:“当然有,我还从未见过摄影界出现过类似的理论。你这篇序言,直接点出了自己拍摄的主题,也教给了所有观看者这个主题的含义。”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这相当于你要给摄影界上一堂理论课啊!”
    “也不是不行。”陈平生笑了起来。
    决定性瞬间之所以一直风靡摄影界,甚至成为了所有人对摄影的共识,就是因为其理论的基础其实不是出自于总结风格。
    事实上,这是完完全全的关于摄影的核心思想总结。
    甚至在任何艺术创作上,都能够融会贯通。
    因为每一件艺术品都意味着不同的“瞬间”,就像序言里说的,那是时间、空间与美学三者的有机结合。
    即便是所谓的“非决定性瞬间”,也天生自带着决定性瞬间的基因。
    它就像是数学里1+1=2这样的理论基石,你能想象有一天这条算式被推翻的景象吗?
    而另一个世界的“决定性瞬间”之所以被一部分人排斥,是因为它过于确定性和固定性的几何构图与框架,让人觉得摄影丧失了自由。
    可这并不是理论的错,所以陈平生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特意在最后点明出来。
    “你有着怎样的美学原则,就会得到怎样自认为完美的决定性瞬间。”
    这才是决定性瞬间的真相。
    六点一更十二点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