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60章 边境建城堡!准备将茫茫戈壁收入囊
    第260章 边境建城堡!准备将茫茫戈壁收入囊中!
    赵怀德一听这话更是高兴。
    他也希望朝廷能够帮助他们在这边建设几个大的市场。
    如今他在这边当宣府总兵就发现,这里的大市场挺有前途。
    最重要的是百姓和军官们,都能在这边得到好处。
    老百姓们可以得到从北边鞑靼部落的羊毛和奶制品,更可以吃到更多便宜的肉食。
    而鞑靼的百姓们,则可以得到便宜的布和生活用品,这对于两地的百姓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为什么不能同时进行。
    而他们这些镇守在当地的统帅们则可以,充分享受难得的和平。
    他毕竟是从文官转型成为武将的,心里面想的还是如果能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的话,那最好是不要打仗。
    “国公爷,我们一直都苦于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进行贸易,如果真能像您说的那样建设几个大的城镇,那百姓们会更乐意来交易,
    不用抢就能通过交易换来生活物资,大家就没必要打生打死了。”
    陈寒点头:“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赵总镇你说咱们在边关修建了城镇之后,一路往北边推,就像穿葡萄一样穿起来,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赵怀德可不是简单的武夫他是进士出身,所以他的头脑是相当清晰的听到陈寒的话,他眼睛看向了大市场外面的茫茫戈壁。
    想了一会儿说道:“国公爷,您的意思是要将整个戈壁都给修建出城镇来?”
    陈寒点头:“对!你想想,要是茫茫的戈壁到处都是城镇,每座城镇之间,都有非常坚硬的路面穿起来,
    在城镇之间还有无数的小村落,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担心在茫茫的戈壁上面,没有粮食补给吗?
    到时候还需要像现在这样用城墙阻拦异族的入侵?
    每个城镇之间都是一个碉堡,而且还是坚实的碉堡。
    一点一点地往前面推进,迟早有一天能够将茫茫的大草原收归在咱们大明的怀抱当中。”
    听着陈寒的话赵怀德感觉自己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他能想到的只是建设几个城镇,让两边的百姓都有可以交易的地方。
    可是人家陈寒想的居然是,如何利用这些城镇形成碉堡,今后可以将这些土地都纳入到大明的统治之下。
    这是格局的问题啊!
    赵怀德想到这里顿时觉得非常的惭愧,自己身为镇守一方的统帅,可是眼界居然如此的狭窄。
    然而人家陈寒刚到这边看到了这里的情况之后,马上提出来可以建设城镇,到时候成为作战的碉堡使用。
    再看看人家如今年纪轻轻,而自己已经四十多岁,一时间更是羞愧难当。
    “国公爷,要不怎么说您是国公爷,您才是有大格局的人啊!”赵怀德说着脸上表现出了一丝愧疚之色:“我等就是武夫在这里只知道如何让那些鞑靼人不用入侵就是,可从来没有想过可以以此为契机深入到沙漠当中去。”
    陈寒摆摆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你们的职责就是守护一方,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伱们用最好的办法守住,无所谓羞愧的,
    这叫各司其职,如果你们天天想着的就是如何建设城镇,那谁来守护边疆,无需自责的。”
    陈寒的这一番话让赵怀德心里面好受多了,同时对陈寒的高情商也是非常的佩服,
    看看人家这格局。
    明明是一件很露脸的事情但是在人家的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那么的熨帖,让你不会难受。
    接着二人在周边这一带转悠了一下,看这两地的百姓在这里其乐融融地交易。
    他们这些生活在边关的百姓还真就没有了所谓成见,大家就是纯粹地做生意,兼顾着关心一下各自家里面到底怎么样。
    一聊天他们都是哀怨两个国家之间正在打仗,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掺和不进去,他们只想着好好的保命。
    以前史书当中一直都说鞑靼人都是人人皆兵,现在看起来并不是这样的。
    鞑靼人也不是都想着打仗,他们也很想安定下来。
    经过这次调研,陈寒更加确定了要开展互市贸易的想法,同时更加坚定了要建设更多的城镇来维护和平的想法。
    “赵总镇,你这次就好好带人前去周边考察一下,看看哪里适合建设城镇,哪里适合修路,都用图纸画好。
    我现在马上要到太原去,到时候你可以让人把所有的资料都给我送到那边去,钱方面的问题我来帮你解决。”
    赵怀德喜出望外:“那敢情好!如果朝廷能多出您这样干实事的官员就好了,少些只会扯淡的官员比啥都强。”
    哈哈哈……
    果然是武将啊说话就是快人快语,弄得陈寒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
    离开了宣府边境之后,陈寒很快来到了宣府的宝钞都提举司衙门。
    这里的衙门建设更快的是因为里边关近,曾经这里的税收问题一直都是一笔糊涂账。
    糊涂帐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是粮草转运的重镇。
    虽然现在老爷子的手段狠辣,震慑得许多人不敢贪污受贿。
    但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军方大佬包括赵怀德在内,都在粮草问题上面多多少少有问题,
    他们贪污倒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钱包,很多是因为军户们过得实在太苦。
    就赵怀德这样的武将他的底细早就被查得一清二楚,他还是很实心用事的,所以这点小瑕疵老爷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陈寒这边,让宝钞提举司加快进度在这里设立衙门的目的,也是方便出关做买卖的人。
    果然宝钞都提举司衙门在这里落户之后很快就业务繁忙。
    这里来来往往做生意的人太多了,内地的商人出关做买卖,关外的商人要把羊毛羊肉倒腾到关内来,都需要大量钱财转运。
    这里虽然很难将所有的商税搞清楚,但是有了这个衙门之后以后这种事情就会少很多。
    衙门内。
    陈寒坐在了大厅里面,看着工作人员不断处理业务,看着来来往往的买卖人高高兴兴的离开。
    每个人来之前都是大包小包的黄白之物,离开之后都能得到几张崭新的票子。
    一开始大家的怀疑在经过了两次税收之后,也就荡然无存。
    以前他们交税都是朝廷官员来催促,现在他们交税都是自己来衙门自己交。
    以前做生意带着大包小包的黄白之物出关,实在是太不安全,现在好了,带几张纸出去就行。
    关键是经过了一年的实践之后,关外的鞑靼人也认宝钞,这可就大大方便了买卖。
    又安全又轻省,这可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事情。
    陈寒喝着茶,边上站着的是宣府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大人。
    “你坐吧,不用站着我就是先看看情况。”陈寒道。
    没想到王家和这个提举还真是拗脾气。
    “国公爷您真是会开玩笑,别的衙门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规矩,咱们这个宝钞都提举司衙门您可是我们的头,在您面前还有我坐的份,您能来我们这偏远地方看看情况,外面的弟兄们排队都想跟您见一面。
    这回您来了不管怎么样都得吃个饭再走,让弟兄们能和您见一面。
    不少弟兄都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这里离京城太远了,不能和您这样存在于神话当中的人见一面。”
    哈哈哈……
    陈寒不由地大笑起来。
    他都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居然有这样的威望。
    “好!你去安排一下,怎么样都要看看你们,你们可是我的嫡系!”
    这句话说得让王家和非常的舒服。
    宝钞都提举司衙门所有的弟兄都是锦衣卫当中的人,他们的顶头上司按说是锦衣卫指挥使,但不少人都知道,在指挥使上面的就是陈寒。
    因为现在宝钞提举司和税务稽查司都隶属于商务司下面,又有传闻到时候商务司马上要从户部独立出去,成立一个商部。
    那第一个商部尚书不就是陈寒吗?
    那时候自己这个宣府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就是商部下面的官员。
    而作为创始人的陈寒可是功劳甚大,要不是有陈寒他们现在哪有这么的风光。
    他这个宝钞都提举司衙门的提举,可是兼任着宣府税务稽查司提举的。
    掌管的是宣府这一带的赋税。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当地的布政使的权力给分掉了,但是二者之间的责权又有不同。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政,但因为明朝财政问题非常的混乱,他们的工作也很难做,通常掌管的都是实物赋税。
    现在实物赋税变成了宝钞纳税,他们的工作还轻省了不少。
    如今布政使的工作就变成了管理省内的财政问题,税务工作转移给了税务稽查司。
    大家责权分明之后其实都轻松。
    个人管个人的。
    布政使只负责抓生产,创收益。
    税务稽查司负责收税,没毛病。
    ……
    宝钞都提举司衙门的饭堂。
    陈寒坐在最中间,边上坐着的都是宝钞都提举司衙门的官员。
    看他们虽然是文官但是衣服上面的补子都是猛兽的,就知道他们是跟着锦衣卫的官服走。
    所以现在外面都戏称这群猛兽可都是财神爷。
    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进入这个部门。
    这是为什么呢?
    没有其他的就是因为陈寒给的福利待遇很好。
    大明王朝自从开国之后皇帝陛下,给当官的俸禄就普遍偏低。
    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物资生活不丰富的情况之下,大家还能甘受清贫,
    但一旦和平了一段时间之后,物资慢慢变得丰富,当官的也难免躁动起来,所以就需要不断的钱财投入。
    而如果在钱财上面不能满足他们,他们就会贪污受贿。
    与其天天防着让他们不要贪污受贿,还不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下他们对物质的要求。
    人都是凡人不是圣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控自己的物质欲望的。
    尤其是宝钞都提举司衙门这种经常和钱财打交道的衙门,如果不给他们足够的保障和晋升通道,他们是要中饱私囊的。
    故而陈寒在报读提举司衙门设立很多的福利待遇。
    比如薪酬方面除了正常的俸禄之外,还有相应的补贴,补贴的名目就很多很杂了,不一一细数,反正就是他们能拿到的俸禄是同等级官员的五倍到十倍不等。
    接着就是福利。
    很多宝钞都提举司衙门的官员,都是从京城直接选调而来,有家眷的可以直接在当地给他们统一安排住处。
    他们的孩子教育问题也可以直接进入私塾当中。
    这里要说一下,相配套的私塾都是陈寒他们精心准备的教材,这剋是从大明工程学院里面带过来的。
    也就是说陈寒通过培养自己的嫡系内部人员,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新的教育。
    到时候这些人的孩子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大明工程学院去,也为大明工程学院提供稳定的生源。
    而宝钞都提举司的衙门的官员们因为受到了陈寒如此大恩,怎么可能会反对这样的事情甚至举双手赞同。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项福利,更多的福利则是赡养老人等。
    他们的上升通道也很透明,每个人都有了上进的途径。
    有这么好的工作岗位谁还会想着作奸犯科?
    按照他们的逻辑就是有这么好的工作,好好的上班比什么都强。
    陈寒坐在了主位上面看着周边,官阶高的能陪着自己坐在桌子上,官阶低一点的本来是可以坐在边上的椅子上的,陈寒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站着陪自己。
    可是官员们太想看看陈寒了,所以他们就是想要站着看看陈寒。
    都说自家的顶头上司是一个三头六臂的人物,即便是在京城那也是所有人不敢惹的人。
    而且为了给嫡系的官员们谋福利,那可是不遗余力的。
    跟这样的一位顶头上司谁不想好好地工作。
    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陈寒笑道:“诸位你们这样站着看着本公,本公倒是觉得自己是个特殊人物一样,大家都坐下来。”
    陈寒这样说,终于让他们放下好奇心坐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