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官道争锋(蔡一刀) > 第710章 赵华衡要走
    第710章 赵华衡要走
    八月底,何兴华去京城开会回来后,毫无征兆请了五天病假在家修养,在此期间,他没见任何人,连往日里宝贝不行的外孙子都被拒之门外。
    只有家中保姆和妻子知道,何兴华将自己关在书房内,砸了所有家具。
    9月1日,履职安坪县县委书记长达5年8个月之久的萧泽宇,被免去职务,晋升副厅,调任省教育厅副厅长。
    同样在这一天,还有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低调人事变动。
    曾长期担任赵华衡的秘书,现任楚州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姜涛免去职务,调任江南省。
    三天后。
    在家赋闲近两月的伍安邦,在家迎接了萧泽宇拜访。
    “升了?”
    伍安邦听萧泽宇终于升副厅,还很高兴,结果仔细一问,教育厅副厅长。
    萧泽宇很快补充道:“华衡省长说先升上来,等年后再调整,安排合适岗位。”
    “也对啊!”伍安邦十分欣慰道:“日后在省城,我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萧泽宇听到这话,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最终生生忍住没吭声。
    “那今晚我请客你请客?”
    “还有很多事要处置,忙完差不多党校也开学了。”萧泽宇略显无奈道:“实际上最近真的很忙,这次来你这里,也是特意挤出时间,其实我……”
    “什么?”
    “下次再见,恐怕就得等12月底,党校中青班毕业了。”
    “哦?”
    伍安邦听闻这话,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诧异。
    怎么忽然间,萧泽宇好像和赵华衡距离陡然拉近,亲密程度,超过了自己?
    这种事,按理来说,赵华衡正常情况下,也应该先给伍安邦打个招呼。
    但是……完全没有。
    “可惜,一步慢,步步慢,今年去不了党校中青班,最快明年上半年去,等党校中青班毕业,也就明年七八月份,才能安排正式的副厅级岗位。”
    听着伍安邦的惋惜,萧泽宇没好气的吐槽道:“你29就能上副厅,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萧泽宇是1973年生人,比伍安邦正好大10岁。
    “我29岁还在宜南县当常务副县长呢。”萧泽宇回忆往昔峥嵘,唏嘘不已。
    那个时候,他何等意气风发?
    今年,39岁,堪堪在40之前踏上了副厅级。
    但实际上,伍安邦比萧泽宇更好看他的发展。
    “华衡省长有没有说,年后给你安排什么岗位?”伍安邦目光盯着萧泽宇,试探性问道。
    从七月到九月。
    省委常委会上,没有任何大变动。
    萧泽宇却忽然被提副厅。
    这让伍安邦产生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没有,这事也不急,年后再说嘛!”萧泽宇掩饰的很好,但在初听伍安邦追问,脸上还是闪过一丝不自然。
    见状,伍安邦笑着继续追问道:“要不要我帮你在环保厅安排几个人?你别看我被罢免了,但那只是省委组织部强势干预,事实上,我在省环保厅,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这是又一个试探。
    但萧泽宇还是拒绝了。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今晚得连夜赶回安坪县!”看了眼腕表时间,萧泽宇起身道:“安邦,那我就先走了,等党校学习结束,咱们再聚!”
    “好,一定!”伍安邦心情无比复杂。
    说赵华衡要提桶跑路有些夸张。
    但伍安邦基本笃定。
    萧泽宇的晋升,是赵华衡已经确定要调离楚州的一项特殊人事安排。
    看了眼时间,伍安邦立刻动身,前往省委家属院中的赵华衡家。
    最近两个月,伍安邦来的很少。
    他知道赵华衡遇到了政治低潮,整个人浑身都散发着阴郁的负能量气场。
    可伍安邦也帮不到他,所以只能减少拜访,避免惹人心烦。
    “安邦来了?”
    郭明灿正在客厅,看到伍安邦后,热情招呼道:“老赵刚回来,在书房。”
    “谢谢阿姨!”
    伍安邦快步来到二楼书房。
    房门没关。
    赵华衡正站在窗户前,吸着烟。
    “笃笃笃!”
    赵华衡扭头看了眼门口的伍安邦,淡淡道:“进来吧!”
    伍安邦满腹心事。
    怎么问?
    老赵你是不是要收拾铺盖走人了?
    “领导,刚才萧泽宇找到我,说他升了,过几天就要去党校学习。”
    “呵呵!”
    赵华衡闻言,笑着拧灭香烟道:“你也进这一批党校中青班?”
    “不,不是,我寻思着在家歇了两个月,实在闲得慌,要是重要岗位安排不了,给我找个闲职也行,多少能干点事,总比在家无所事事要好。”伍安邦违心试探道。
    赵华衡闻言,也不隐瞒。
    转身迈着悠闲的步伐,回到办公桌后面,道:“你的晋升问题应该不大,过几天例行常委会上,我提一下。”
    伍安邦登时满面惊喜。
    赵华衡没解释。
    转身从书架上,取出一个厚厚的灰白色文件盒,放在办公桌上,一脸感慨道:“坐!”
    “啊,啊,好!”
    伍安邦满心恍惚。
    这一下,尘埃落定,他终于可以确定,历史顽固的走上了那条自己熟悉的轨道。
    “三十年前,我那时还在重工业部,后来被指派去冀州挂职,主要是那个时候,技术干部太稀缺了,基层搞改革,搞发展,更需要懂技术的干部。”
    赵华衡打开话匣子,一脸唏嘘道:“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老领导。”
    “他对我说啊,搞技术,要懂政治,不懂政治,就会被那群搞政治的打压排挤,如果遇到像前苏联李森科那种人,于国于民,都是后患无穷的,所以,干部要懂政治,技术干部更要懂政治,用政治手段,来为自己正确的技术路线发展保驾护航。”
    说至此处,赵华衡低头拍了拍桌面灰白色文件盒道:“我说我不懂,他说去读书,读历史书,读多了,自然就懂了,老祖宗五千年的历史,不是让我们用来炫耀的,而是让我们学习前人成功经验,规避失败经验。”
    “这是……一套历史书?”伍安邦小声问道。
    “这是一套《资治通鉴》,当初那位老领导推荐给我的,我看了三十年,感觉自己也只是看懂了一些皮毛。”赵华衡说至此处,将文件盒向前一推。
    “这是……”
    “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