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皇万岁! > 184.第184章 小失误
    长孙无忌听闻,立马便紧张了起来,说道:
    “不可!”
    他突然间这般激动,惹得其余人都垂眸瞧了过来。
    长孙无忌觉得尴尬,这才收了手势,又恢复了沉稳的语气,说道:
    “陛下若是想要知道详情,听房仁裕的就行了,吴王殿下身份尊贵,去了,两州刺史自然要听他调遣,这钦差之责……这跟英国公去不是一样不妥么?
    显得朝廷小题大做。”
    吴王李恪听闻,瞧了他一眼直接回道:
    “太尉大人这是怕本王抢了功劳,回头受嘉奖,再添了一方声势,臣明白。
    陛下可以不必下旨,臣自己去替陛下看,一定将来龙去脉弄清楚,回来私下向陛下禀报。”
    长孙无忌冷笑了一声,说:
    “吴王殿下心里头倒是比谁都清楚,可是依旧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的身份,是私下里去,旁人就瞧不见的么?
    你既然去了,要问要查,那些刺史们谁敢不看你的脸色行事?到时候平了叛,事情是刺史们做得,名声是你的。黑锅是咱们陛下的,什么好处都让你占了?”
    “你!”吴王李恪怒气指着他,“长孙无忌,你为何一定要针对我!”
    长孙无忌同样轻蔑地瞪了回去,说:
    “因为你有前车之鉴!”
    他说着,气度昂然的朝着皇帝李善拱了一下手,说:
    “咱们陛下心慈良善,不以恶意夺人,对吴王你信任多过防备,可是我这个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不能不替他防备。我长孙无忌,就是做这个用的!”
    他说得慷慨讲,吴王也确实理亏,不吭声了。
    谁让他从前,有过明显的夺嫡之心呢?!
    李善垂下了眼睛,对长孙无忌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他这个舅舅,要说想要控制他,什么都要让他听他的心思是有的,但是他为你好的心思也是真的。
    要说长孙无忌造反,他定然不信。可是他以为你好的心思,掌控欲如此之大,对君上毫无敬畏之心,实在是令人反感!
    李善叛逆心起,抬了眼睛说道:
    “朕就是想让皇兄替朕去看!他去了若是能帮上忙,岂不是更好?!不是说现在最重要的平叛么!扯这些没用的做什么?
    怎么,要不朕自己去看?朕自己去阵前,跟那些反叛的流民说,睦州发大水朕不知情!被臣下拦下了!”
    长孙无忌听闻,脸色瞬间黑了,看着年轻的皇帝,像是被打了一巴掌似的。
    其余人看着这舅甥两个吵架,也觉得尴尬,纷纷垂眸侧目。
    毕竟李善平时,对这个舅舅一向礼遇有加,基本上从未抹过他的面子。
    长孙无忌过了一会儿,脸上的黑色才浅了些,但是瘦弱的骨相透着严厉和不满,沉声说道:
    “陛下,臣的谏言,都是为了陛下好。道理都摆在那里。臣是你的亲舅舅,怎么会害你。陛下这般拧着劲儿,实在是让老臣伤心。
    再说,那奏章被之所以被拦下,原因事由都写得清楚,判断合情合理。
    常平仓丰年时储粮,灾年放出来救灾平抑物价。那睦州处在水乡丰饶之地,年年丰收,谁会想到一次小洪水就会酿出这等事情来?
    尚书省的职责,就是辅助陛下理政,否则天下这么大,州县首官一千九百多人,再加上其他职官,番邦事务,每天奏章雪片一样。
    尚书省若不替陛下筛选出来,陛下一个人,每天不睡觉都看不完。
    诚然,尚书省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本来十拿九稳不用惊动陛下的事情,也会出了差子。
    可是这是失误,并不是有意欺瞒陛下。还请陛下体谅臣等的一片苦心。”
    他的话说完,旁边立着的户部、吏部、兵部尚书,都苦哈哈地躬身唱道:
    “请陛下明鉴。”
    那声音哭声中带着颤音,比谁都要委屈。
    李善扬了脸,清俊清冷的脸,漏出了无语厌烦的神色,摆手道:
    “行,朕不追究这‘小失误’,反正那些真正该惩处的人,已经照天道轮回,死在了那些农民愤怒的镰刀之下。
    朕不追究了……大臣们不尽心,将民生大事当做小事,不查验不听劝,那都情有可原。
    因为这江山是朕的,又不是别人的,出了问题,他们想到的是打到长安来,来杀了朕,又不是杀你们。
    这样吧,以后但凡是事关民生的奏章,别管你们处理过没有,有没有问题,都呈上来,让朕瞧一瞧,这要求不过分吧?”
    长孙无忌皱着眉头,出声喊了一声:
    “陛下……”
    李善一肚子的气,抬手制止了他,又说道:
    “没事,舅舅不用担心我看不完,朕为了自己这条命,也一定日日勤勤恳恳,绝不懈怠。”
    他说着指着旁边的吴王李恪,说道:
    “我不以朝廷的名义让皇兄去,我以我自己的名义,请求我三哥,替我去睦州瞧瞧,等他回来,给我讲讲那边儿的热闹是怎么回事。
    ……这事情,太尉大人管不着吧?”
    长孙无忌瞧着他,黑着一张脸,再也没有说话,其余人都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出……
    ……
    ……
    武柔被萧淑妃拉着,一直等到了除夕夜过去,宫中放了烟火,宴会散了才作罢。
    皇后娘娘临走之时,到了武柔的身边,问:
    “我看你们两个关系挺好啊,什么时候便这么亲热了?”
    武柔恭敬地低头行礼,说道:
    “启禀皇后,也就今天才熟了的。”
    她身上穿着二品昭仪的宫装襦裙,外头罩着红色毛皮斗篷,虽然肚子大了,但是并不见臃肿,而是多了一分雍容华贵。
    王皇后看着她,不由地在心中感叹,这女人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比之前做才人的时候,要好看多了。
    是身份高了么?是心气儿顺了?还是因为得到了年轻皇帝的无尽宠爱,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她眼睛又痛了一下,随即说道:
    “若不是本宫,你也不能进宫来,要知道知恩图报,懂么?”
    武柔听闻,恭敬地低着头,说道:
    “武柔铭记在心,对娘娘一直尽心侍奉,若是有不足之处,还请娘娘明示。”
    王皇后听闻,又冷笑了一声,说:
    “你侍奉什么了呀?之前是因为你头发不长,不便于在宫中抛头露面,省得仪容不修,给陛下丢人。
    现在我看,头发也长出来了,拉出来给这么多皇亲大臣们看都没有问题了,那想必,每日来我这里请安,做好昭仪的分内之事,管一管后宫里东苑的妇德,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