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16 放李云龙!
    “鬼子向山岛联队派出的增援部队?”
    汇报完李云龙的消息后,旅参谋长说出了他的第二个目的。
    寻求总部情报力量的支持。
    “近期确实有收到这方面的情报。”
    “目前已知的情报,驻阳泉的第二十九旅团准备调集一个中队,增援山岛联队。”
    翻了翻最近几天的情报资料,副总参谋长也皱起了眉头:
    “可惜,鬼子增援中队具体编制,出发的时间行军路线,目前还不清楚。”
    “小鬼子捂得很紧。”
    “能不能搞到?”
    旅参谋长问道:
    “我们打算趁这个鬼子中队抵达之前,在路上给吃掉。”
    “看来,你们是真的发财了啊!”
    副总参谋长深深看了一眼旅部参谋长。
    伏击一個鬼子中队并不难。
    三八六旅虽然名义上只有一个旅,但实际上目前就有六个主力团,两个旅直属营级部队,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
    还有两个正在组建的基干团,新二团和新三团,预计兵力两千三百人,想来,如今三八六旅富裕了,这两个团规模能进一步扩大。
    按照以前的作战规律,只要选好地点和时间,在兵力比达到二十比一的情况下,是能够歼灭一个鬼子中队的。
    但弹药消耗也不会少。
    而在这个时期,鬼子封锁步步加剧,所有部队都在储存家底,以应对接下来的困难局势,三八六旅居然还有余力主动找鬼子麻烦。
    说明,家底非常丰盛。
    副老总和师长也看了过来。
    期间,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刚才虽然汇报了物资的来源,但数量一直语焉不详,始终不肯透露详细情况,只说给总部上交了大概一半。
    因为不是缴获,加上如今三八六旅负责太岳军区,也不好强问。
    “就一点点物资。”
    “一点物资!”
    旅参谋长顺手把李云龙最近的口头禅搬了过来,但眼看三大上司都看向他,心里顿时感觉不妙,讪讪一笑后,赶紧转移话题:
    “目前小鬼子已经在下庄建立了永久据点,公路也延伸到下庄。”
    “根据可靠情报,这队鬼子中队援军抵达后,公路会继续向我根据地腹地延伸,直至上村。”
    “上村?!”
    副总参谋等人看向地图,找到上村位置后,目光齐齐凝重。
    上村,是三八六旅所在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也是太岳根据地中,部队群众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
    “你们打算怎么办?”
    副老总问道。
    不提伏击鬼子中队成功率低。
    三八六旅确实有伏击并全歼一个鬼子中队的实力,并且不会消耗太多,造成很长一段时间的真空期。
    但伏击战,最重要的是情报,你得知道鬼子走哪条路,大概什么时候回来,还要考虑到周边鬼子的支援,以及,被鬼子或者老百姓等发现的可能。
    成功率很低,
    就算全歼了前来支援的一个鬼子中队,也最多只能争取一段时间,小鬼子不会因为一个中队的损失而放弃计划,只会派出更强的部队。
    小鬼子还没有虚弱到这个程度。
    “杨村距离上村,走马道,也只有十二公里距离。”
    “山路更是只有十公里。”
    “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独立团规模,达到两千人之后,再让独立团负责上村周边驻防。”
    旅部参谋长语气意味深长。
    “这主意不错。”
    总部三人眼睛顿时一亮:
    “就算没有财神爷,李云龙这小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就是不知道,李云龙背后的财神爷到底是何方神圣了。”
    “能把这么多物资运输进来,想来本事不会少,估摸着,山岛老鬼子应该会很头疼。”
    盘踞在武乡、辽县、榆县的鬼子山岛联队,虽然没有组织大规模扫荡的能力,但慢慢收紧的囚笼,依旧让129师颇为头疼。
    “报告!”
    旅部参谋长离开后半小时,总部后勤部人员跑步进入总部,对老总等人汇报:
    “经过统计,合计一百吨进口白面,一百吨进口玉米粒,八十万发七九尖弹,二十万发驳壳枪弹,二十万发六五弹。”
    “五十挺捷克式,附带两百五十根枪管、机匣,五百个备用撞针等零件,可通用更换,还有五百瓶枪油。”
    接过清单,副总参谋长自言自语的说着:
    “所有物资和装备,都是进口的高质量货。”
    “这也是一点点物资?”
    有什么人带什么兵,李云龙喜欢嘚瑟,直属上司也好不到哪里去,上次一根进口钢笔都能嘚瑟好一阵子,一箱纸都能带来总部显摆。
    虽然钢笔和纸张的质量确实很好。
    但旅参谋长就不一样了。
    是个极少说大话的人。
    副老总和师长虽然没有说话,但也齐齐对视一眼,显然,三人都想到了这一点,也隐约推测出了一些东西。
    “这个消息,要公开嘉奖和刊登上报么?”
    短暂的沉默之后,副总参话题一转。
    李云龙上交如此巨大的物资弹药,虽然总部获得的这是一部分。
    但一百二十万发子弹,五十挺捷克式,让总部弹药储备直接翻了一倍还不止,两百吨粮食,能极大的缓解根据地粮食缺乏问题。
    如此巨大的功劳,必须得嘉奖。
    但这些物资,都是敏感的军事物资,而且物资的来源也非常神秘。
    “通报李云龙拿下辽县战俘营,救出五百多战俘的战果。”
    “还有杨村那个山本特工队,也一起通报。”
    思索片刻,想到旅部参谋长的话,老总做出了决定:
    “至于物资,就小提一句,但不要通报详细数量。”
    “我觉得。”
    师长突然说话了:
    “可以如实汇报,就说,李云龙获得包括武器弹药和粮食在内的,海量物资嘛!”
    “这个好!”
    老总拍手赞同。
    ····
    当天。
    跟随八路军总部一起行动的北方局报社。
    简陋的报社总部内。
    “这是总部送过来的最新新闻稿,要求尽快刊登。”
    一位总部参谋送过来了一份新闻稿。
    “攻占辽县战俘营,歼灭一个鬼子中队,一百五十个鬼子,其中还包括华北方面军参谋次长,平田正判。”
    接过新闻稿,一位编辑念了起来。
    “嘶···”
    辽县战俘营的事情才过去几天,总部虽然已经得知了消息,但没有广泛传播,很多人还不清楚此事,所以此时报社内,顿时震惊连连。
    “平田正判,谁干的?”
    “虽然也是大佐,但这鬼子比被李云龙干掉的坂田信哲位置还要高!”
    “就是李云龙干的!”
    “嘶···”
    报社内,再次响起一连串抽冷气声音。
    “又是他!”
    “又是这个狗东西。”
    “·····”
    “李云龙又干什么违反纪律的事情么?”
    在一片震惊声中,一个极不合群的声音响起来。
    “不知道。”
    “新闻稿里面没说。”
    “估计又是违抗命令。”
    报社众人纷纷投入猜测。
    李云龙嘛,立功一次,就犯错一次,这是必然。
    “李云龙这次怕是不会挨骂了。”
    看到新闻稿后面的内容,一位编辑说着。
    “为何这么说?”
    报社内众人好奇。
    手拿新闻稿的参谋说道:
    “二月中旬,独立团在杨村遭遇小股精锐鬼子突袭,损失惨重,团长孔捷被撤职。”
    “这支鬼子小股部队,就叫山本特工队。”
    “李云龙在去独立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一个营奔袭六十多公里,突袭了辽县战俘营,全歼了战俘营鬼子中队,救出了全部战俘,并且干掉了驻扎在战俘营中,以果军战俘实战训练的山本特工队第三战斗小组。”
    “干得漂亮!”
    “有仇不隔夜,李云龙这小子就是这样的人。”
    话音落下,几乎所有人都拍手称在。
    北方报社内,有很大一部分人看不惯李云龙,此人自私自利,与部队精神有些格格不入,动不动就违反纪律不说,甚至还经常违背上级命令。
    但这一刻,所有人都为李云龙的行为欢呼。
    “并且获得包括武器装备粮食弹药在内的海量物资?”
    最后一条消息,再次让报社内沉默了下来:
    “这应该是···”
    报社编辑没有说完,但众人都知道后面是什么。
    随着鬼子的封锁加剧,以及部队和果脯之间盟友关系的名存实亡,也开始对根据地进行物资封锁,根据地物资供应愈发困难。
    物资的匮乏,也直接的影响了根据地的整体士气。
    如今的根据地,急需物资!
    但贫瘠的根据地生产能力匮乏,老百姓自己也不多,无力增大对部队的支援,向外购买,虽然主要运输路线被封锁,但物资是无法彻底封锁的。
    但根据地没钱,买不起。
    只是,打一个辽县战俘营,能缴获多少物资?
    “马上印刷。”
    “排版在本周新华日报头条。”
    “缩减其他刊物的数量,尽量加大本周日报的刊印数量。”
    主编打断了众人的沉默。
    物资的匮乏,也反映在了报社,连印刷的新闻纸都严重不足。
    他继续说道:
    “我们需要把这条好消息告诉根据地的老百姓,还有敌占区的老百姓。”
    “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