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听到植物心声后,在乡下种田爆火 > 189.第189章 桂味首批,52万天价!
    翌日,初生的东曦普照大地。
    早上六点半,高松文就来电告诉张软软,他已经到了。
    张软软随后赶到。
    从车上下来,只见一辆大货车停在路边,周边没有其他车辆。
    张软软眼眸微微眯了眯。
    记得她和高松文说过,只要他出的价钱合理,自己就会把荔枝全部卖给他。
    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像他之前那样,在收购的当天开着货车过来竞价,那么张软软也会听取其他人的报价。
    但是今日,除了高松文的货车,其他车辆一台都没有。
    这不合理。
    张软软可是天天直播看荔枝,今天出货的事也和直播间的网友说了。
    其他人不说,和张软软交易过多次的陈文波父子肯定知道。
    而且张软软和高松文认识,就是高松文开车过来和陈文波竞价强百香果。
    现在以牙还牙的机会来了,陈文波居然不来?
    正常来说这不合理。
    但是现在确实是发生了,那么就肯定是发生了张软软不知道的事。
    “不是他们不想来,而是他们不敢来。”
    张软软不禁想起了上一世关于高松文的传闻,这个人,白色灰色都沾点。
    现在看来多半是真的。
    张软软也是想起来了,前段时间陈文波还是天天给张软软发微信问候的,可是忽然某一天,他就没有再发过信息了。
    应该就是那个时候,有人找他好好的“聊了聊”。
    ……
    张软软走到荔枝地,高松文已经和张建国在热情的聊天当中。
    见到张软软来了,立即笑脸相迎。
    简单的寒暄过后,高松文也是开门见山。
    “这个数可以吧。”
    他手上拿着电子计算器,输入了28的数字,斜着给张软软看。
    这也算是一种行内的潜规则了,这种单独的报价是不会说出来的,都是用计算器输入数字报价。
    28块钱一斤的收购价。
    绝对是历史新高了。
    张建国种了这么多年的桂味,最走运的一次也是20块钱一斤而已。
    “行,摘吧。”
    张软软点头。
    得到张软软的同意,高松文一声令下,早已经等待一会的工人们顿时四散而开,开始摘荔枝。
    “没有红透的不用摘。”高松文不忘叮嘱一句。
    关于这一点,张软软是无所谓的,有所谓的是高松文。
    今天的桂味只要是他们摘下来了,不管熟没熟透,都是按28块钱一斤算。
    所以高松文自然不会碰那些。
    等过几天熟透,25一斤或者更低价一斤收购不香吗?
    ……
    在工人开始动手之后,也是有着清平村的村民陆陆续续的围了上来。
    他们昨天也是看到了张软软的直播,知道今天就是桂味收购的第一天。
    这种时刻,他们当然不会过错了。
    “高老板,多少钱一斤?”
    这是所有人见到高松文问的第一句。
    看热闹是假,暗搓搓的计算张软软今天赚了多少才是真。
    “就今天的市价。”高松文当然也是精明的主,怎么可能轻易暴露张软软的底。
    这么模棱两可的答案,村民自然不满足了,有人拉着高松文到一边,笑着递烟:“高老板,我那边也有一点桂味能摘了,不知道你能给多少?”
    “老婆管着严,戒烟了。”高松文先拒绝了烟,又摇头说道:“在哪?等下我过去看看,看看品质再给价。”
    村民默默的走开了。
    桂味他是有,可是他的还是绿色的啊!
    ……
    采收进行的如火如荼。
    工人们站上梯子,用剪刀一簇一簇的剪下红彤彤的桂味。
    有些不太够得着的,直接拉住一片树叶,然后一扯过来。卡擦一声,整条树枝折断。
    这一幕张软软也看到了,但是完全不为所动。
    因为桂味不怕这种程度的折腾。
    甚至可以说,这掰断一根树枝太小儿科了,等到桂味全部摘完之后,荔枝树就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疏枝,到那时候,砍得比现在狠多了。
    在张软软这边,这个行为也叫压梢。
    就是不让荔枝树长太高的意思。
    原本三米高的果树,摘完果之后砍成两米高,来年结果之时又是三米高。
    如此循环。
    “这桂味够甜。”
    知道套不出话的村民只能改行白嫖。
    看到工人一箩筐一箩筐挑过来的荔枝,每个人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抓来吃。
    可是吃着吃着,他们就没有胃口了。
    “240。”
    “199。”
    “245。”
    “189。”
    听着不断报出的斤数,村民们吃什么也没味了。
    或者说吃什么都是酸的。
    酸死他们了!
    清平村的村民看着张软软,现在的张软软,就是他们幻想中的自己啊!
    产品丰收+早熟+其他人收成寥寥。
    这不就是他们坚持务农的终极目标吗?
    遇到合适的时机,一夜暴富。
    是的,普通农户和果农也有机会暴富。
    但是条件有些苛刻,很多人一辈子都遇不到。
    但是,不管条件如何苛刻,只要这个概率真实存在,那就吸引着无数人为之努力。
    就好像彩票一样,都知道很难中奖,但是买的人从来不少。
    种田也一样,明知希望渺茫,但是还是心存幻想。
    毕竟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
    比如当年的蒜你狠。
    这个段子之所以能火遍大江南北,自然不是因为单纯的谐音梗,而是因为当年的大蒜价格疯涨,短短时间之内,就翻了几乎一百倍。
    也是在那一年,蒜农都赚疯了。
    一个月赚了别人家种地几十年的收入。
    甚至就连同期的菜农也没有少赚。
    记得那个时候的大白菜,也是卖到过10块钱一棵的。
    总之,就是这样真实的事例在前,清平村的村民,甚至张建国,才会抱着这样的幻想在当今这个时代继续务农。
    现在,他们没有做到的事,只种了一年地的张软软做到了。
    ……
    “总计18732斤,没算错吧?”
    高松文计算器都快按冒烟了。
    “没错。”张软软没有异议。
    “既然没错,那总数就是这个数,没错吧?”高松文继续计算。
    18732斤,乘上收购价的28。
    等于……
    524498。
    52万!
    ……
    www ★tt kan ★¢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