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仓库闯古代 > 第六百五十九章 高明的棋手
    孙龙江在上任后,接连开辟了不少地盘,将大凉在黑龙江的势力向内地延伸了到了数百公里外同江。
    这让陈长生比较满意。
    说比较满意,是因为孙龙江比姜士信的业绩强。不说很满意,是因为在陈长生的想法中,孙龙江应该胆子再大点,步子迈的再快点。把业务直接开到黑龙江腹地,比如,他心心念念的哈尔滨或者齐齐哈尔那里去。
    不过,他也没强求。
    毕竟,孙龙江上任才两三个月。他年轻也没什么经验,和手下将官也得磨合一阵。另外,肃慎国的出现,也阻碍了他的脚步。
    东胡人虽然贫穷落后,但打仗的能力是不可否认的。
    帝国在黑龙江行省的投入不大,目前正规军也就两千多点,军队总人数只有数千,要靠这点人摧枯拉朽般将东胡人开的公司给击垮,有些困难。
    相信孙龙江也有这方面的认识。
    年轻人,稳一点还是好的。
    另外,陈长生基于另外的考虑,也没有催促孙龙江,或者加大在黑龙江行省的投入力度。那就是,陈胜在对扶余国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辽宁军从四平和敦化呈钳夹式对扶余国开战了猛烈的攻击,兵峰已经推进到了距离扶余国国都长春不到一百公里的地界了。
    此时的扶余国,已经被压缩了一半的地盘。扶余国的军队,大部分收缩在国都附近,准备和大凉军背水一战。
    “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事儿,是扶余国全面崩盘之后才能去做。此时的扶余国正是眼睛发红,口喷白沫的疯狂状况,陈长生判断,扶余王很可能最后选择向北往黑龙江方向发展,拓展战略空间。这样,扶余国和东胡的肃慎国就成了难兄难弟。
    如果孙龙江发展太快,把扶余国向北逃亡的道路给堵住了。扶余国很可能会孤注一掷,和东胡联手全力去攻击孙龙江。
    黑龙江行省的军力太薄弱了。就像小孩子刚学走路,还不怎么硬实。如果此时被扶余和肃慎两国联手击溃,也是帝国的一大损失。
    所以,网开一面是有必要的。
    要让扶余王感觉,他在黑龙江还有退路,这样才不会逼疯他。对陈胜或孙龙江部做出孤注一掷的行为。
    孙龙江沿黑龙江和绥芬河等大江大河边上构筑军事网点,正可以拦住这两个东北本土小国,将扶余和肃慎圈在吉林和黑龙江这一地区内。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陈胜在长春方向再施加一些压力,孙龙江在积蓄力量后再从黑龙江方向给肃慎国一记重击,扶余国大概率就会投降,或者被挤压得向更北的西伯利亚逃亡。
    不急,不急。打仗就像下围棋。初期保守点,不代表就没有后手。
    陈长生对着地图琢磨着。
    他就像一个公司的老总,调兵遣将让手下去各地开拓业务。虽然他有并吞八荒之心,但也得有先有后,一步步来,不可能齐头并进。
    该说不说的,大凉最近开展的业务项目有些多。
    除了在黑龙江行省开地之外,吴广在大梁交州地区也干得热火朝天。从吴广的军报上看,他已经以合浦郡为基地,吃掉了苍梧和郁林郡中的一部,而交州的刺史部,也被杨林的部将马腾蛟打的乱七八糟,只要再等一段时间,估计交趾等郡也会脱离大梁朝的控制,归附于自己了。
    而陈长生心心念念的铁路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铁路可是倍儿烧钱的项目。
    大凉虽然有几座钢铁厂,但产能还是有限。而且大凉是从一穷二百的农业国开始的,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钢铁产量已经能达到年产数十万吨。但对五行缺铁的古代社会来说,用钢铁的地方太多,钢铁的价格也很贵。
    虽然在陈钊的主持下,从东都到辽阳的铁路修了二三百公里。但银子已经是花了不少。
    另外,大凉帝国可不是只搞这一项基础建设。
    基于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等技术的突破。电报业务也开始建立了。
    当然,陈长生也在设法搞无线电通信,只是现在还没有太多技术条件。
    单看电报这三种原件,那就不是省钱的玩意儿,铜在当代可是个稀罕物。产量十分有限,相当于“金”或金的平替物。
    而电,需要在各地建发电站。
    陈长生搞工业革命才几年?在一千多年后,欧洲自发现了蒸汽机和电磁现象后,用了上百年,又抢掠了大半个地球,才攒齐了资源,铺开了近代化的道路。
    陈长生没处去抢,因为现今欧亚大陆上稍微富裕点的国家,他都几乎打遍了。所以,只能勒紧肚子攒。
    当然,勒紧肚子也不是只勒大凉帝国国民的肚子。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大妹夫亓无忌帮助,让他勒大梁人的肚皮。
    他攒的家底越多,自己以后的战利品就越多。
    当然,要攻打大梁也不是想象中万把人拿着火枪和大炮就可以打下一个当今世界人口和体量数一数二的国家的。
    硬打,需要残酷的战斗和付出大量的伤亡代价。因为大梁现在也有兵工厂,也产步枪和火炮,虽然质量没大凉造的好,但很多时候,大刀和梭镖也能对现代军队产生巨大的伤害。
    所以,陈长生对大梁的基本国策,还是逼。逼着大梁朝跟着大凉帝国跑,最后拖垮大梁的经济,拖到大梁内部矛盾激化,拖到大梁自己把自己干掉。大凉帝国就可以坐享其成。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大凉帝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和文化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两个极端。
    一个就是大凉的中心统治区越来越发达,一个就是那些边缘的属地原地踏步,或者产生了经济倒退的现象。
    在河西走廊和京津冀地区。农业和工业发达,老百姓普遍收入较高。而处于第二阶梯的像辽东和西北各地,也大踏步的追赶着两个龙头地区。
    处于第三梯队的像西域以及漠北,那就和中原和东北差了不少。那些地方主要是以农牧业为主,国民生活水平虽然照之前强了不老少,但比大凉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有很大差距。
    更别说更远的大夏和中亚地区,以及新开发的黑龙江行省、以及各海外领地了。
    这些地方,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除了军事,现代文明之光还没有普照到那里。实话说,这些地方更像是大凉帝国的经济殖民地。主要就是提供军事价值和土特产品。
    陈长生知道,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因素,不会以他的意志做转移。
    处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地区,得益于土地肥沃,人口集中,而且多是汉人聚居区,有文化的促进作用,也有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陈长生不得不说,汉人在学习方面和其他地区的民族相比,有着碾压式的优势。另外,大族群,相通的习俗和语言也让这些地区更容易孕育出经济实体。
    就像一个大家族,哥兄弟十个,五个聪明能干的都在一起合伙干买卖,开工厂,其他学习不好,还有些懒惰的哥五个都闷头自己搞自己的,那日子长了,谁过的好,谁过得不好,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虽然富裕的哥五个在年节或有灾有病的时候,对其他单干的哥兄弟能帮扶一把,拿点东西给点钱。
    但根儿上的问题是改变不了的。
    陈长生虽然像个大家长似的,竭力维护着整个家族的团结。但有时候也有想不周全或力不从心的时候。所以,当李大勇报告说,花剌子模有闹独立单干的倾向时,陈长生一点也不奇怪。
    他已经尽力去协调总公司和自己的诸多子公司的关系了。
    可还是有人想单干。
    小孩子不听话,除了摆事实讲道理之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抓过来暴打一顿!
    陈长生决定趁自己还没有和大梁全面开战之前,先管教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小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