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仓库闯古代 > 第一百零四章 星光闪耀
    王元庆在山西那边就做过军官,又受杨老将军的教悔,将杨家五百私兵训练得兵强马壮,所以陈长生尽可以放心将那些屯军和招募的民军交给他。
    但山庄这边,却需要陈长生亲自管理了。
    虽然不过半月,但山庄内已经聚集了数千难民,其中愿意跟随聂胜当私兵守庄子的也有两千多人。
    再加之聂胜本来的弟兄和征服的几股匪寇,也有三千之众。
    但和匈奴骑兵厮杀过的陈长生心里清楚,人数并不是战胜匈奴骑兵的优势。霍守成十几万训练有素的大军在匈奴骑兵的冲杀下,也很快崩溃。
    此时,最要紧的是想出克制匈奴骑兵的战法!
    在武威卫所,陈长生曾建筑八卦阵法,让匈奴骑兵无隙可乘,而神机营也让匈奴骑兵魂飞魄散,无计可施。
    这两样,陈长生都可以在山庄上应用上。
    守卫山庄不成问题。但陈长生不仅仅是要守住自己的家业。
    大梁若是彻底败了,他的小小王国早晚也会被匈奴铁骑吞掉。如何才能和匈奴骑兵面对面的打一场硬仗,甚至以后还要追着匈奴骑兵打,这是他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过,此时他心里已经有了大致想法。
    “聂胜,我现在需要二百名善于骑射的火枪手,另需二百名能熟练使用陌刀的大刀队。”他叫过聂胜,让他在三千私军中选拔精壮勇敢之士。
    匈奴骑兵擅长远距离用箭射杀对方。他需要火枪兵也练会
    在马上射击。
    匈奴人的箭能射八十到一百步,而他制造的燧发枪有效杀伤距离是二百步。所以匈奴兵在攻击距离上就吃了大亏。
    另外,陈长生这次打造的燧发枪可以按上刺刀。和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本子军队曾使用的三八大盖长度差不多,打完铅弹,可以当成枪来刺杀用弯刀的匈奴人。
    两个百人队的火枪兵对付五百个匈奴骑兵不成问题。
    这段时间,陈长生又让铁匠们日夜打造陌刀。所谓陌刀,其实就是刀锋长达一米多刀柄也有一米半的大砍刀。
    两米多长的大刀,步兵可以下砍马腿,上砍骑兵。在马上,上百手持寒光凛凛的大刀的陌刀兵也可对匈奴骑兵形成绝对的武器优势。匈奴人还没等到跟前,就被陌刀砍于马下了。
    当然,这些人都需要配备防身的铠甲,以防被匈奴人拉开距离后用箭射杀。
    陌刀兵和火枪兵相互配合,会成为这个时代最恐怖的存在!
    陈长生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才挑选并训练这四百精锐。
    假以时日,山庄内以铁厂和煤厂为依托建起可稳定生产兵器的军工厂,他还可以再组建并训练出几个这样的募兵团。
    最关键的是,这些兵可都是陈长生自己家的。只效忠于他一个人!
    聂胜在这些私兵中拥有极大威望。很快,四百名精壮勇士选出,陈长生亲授他们陌刀和燧发枪。并且从仓库内搬出迷彩服,让这些精锐
    换装!并找了一些警用防弹背心,头盔,防割刺手套,防暴用的盾牌等轻便而防护能力强大的装备配发给他们。
    至于普通士兵,则配发给塑料安全帽用来当铁盔。那些普通私兵里面戴上线绒帽,外面戴上眼色鲜艳的安全帽,又暖和又帅气,都骄傲兴奋得不得了。
    这也是区分陈家军和官府屯军的标志。
    .......
    就在陈长生积极备战的时候,大梁都城弥漫着一片失败的气氛。
    很多大族和世家都随皇帝亓显去了南方陪都叶城。京都渭城朝堂之上,一下子显得空旷了许多。
    不过,亓显给儿子也留下了一些肱骨大臣,帮他打理帝国的各项事务。
    不过,这些大臣们大多也都不相信亓无忌能拯救大梁于倾颓之中。各自藏着自己的心眼儿,预备着一旦匈奴兵临城下,各自找寻出路。
    此时,太子少傅宋曦的到来,显得格外珍贵!
    亓无忌下谕旨,拜宋曦为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监察全国事务。封王冠智为治粟内史。掌管全国粮食和财政的调度。另外又紧急调任了几个之前一直和他靠拢并忠心耿耿的大臣任国家要职。
    这两人实在都是破格提拔。因为大梁开国一来,三公九卿之位都由世家大族把持。还没有像宋曦和王冠智这样没有什么大根基的清流书生如流。
    此决定一经宣布,便引起朝野震动。
    那些世家大族隐隐感觉到,一场巨大的
    风暴就要来临,风雨飘摇的大梁很可能会因为监国的不拘一格而摧枯拉朽般毁灭。
    虽然从庶民一下子被启用到三公之列。但宋曦并没有感到兴奋,因为他不仅要面对凶悍的匈奴骑兵,更要直面整个朝堂内那些顽固死硬的世家派系。
    现在,大梁如同一个垂垂老者,身患重病,却被一个强壮的青年撵着打!
    “监国,现在最紧要的是安定民心!”宋曦沉郁的说。
    “是啊,大梁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太子亓无忌也感慨的说。
    此战,大梁如果败了。一切都灰飞烟灭。
    但如果大梁胜了,那原有秩序就会被打破,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会在大梁自上而下的推广下去。
    大梁将从废墟中爬起,如同凤凰涅槃般,重新变得强盛!
    可是,谁能为大梁横刀立马,改变战局呢?
    亓无忌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员能改变敌我态势的战将!只要大梁打赢一场仗,就会令朝中那些投降派失望,也会令主战派振奋,他就有机会推行军功爵制,从而引得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挺身而出!
    “老师,你不是说那个陈长生很能打吗?”亓无忌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沉吟着问道。
    单单能画得这幅地图,其人的见识在朝中已经无人能出其右。
    “监国,以臣之了解,那陈长生无职无权,其人又出身贫寒,受各种小人排挤打压,恐怕此时也难以有所建树啊!”宋曦忧虑的说。
    “那
    陈长生不是有你这个位列三公的老师吗?”亓无忌呵呵一笑道。
    他明白宋曦是替陈长生要官呢!他要打击氏族门阀,但也提防着新的营党结私的行为,否则,打败了旧的势力,又兴起新的势力,他岂不是在做无用之功?
    “回监国,那陈长生虽然和老夫是忘年之交,却不曾有师生之谊!”宋曦急忙拱手解释道。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亓无忌现在已经不是稚嫩的太子了。现在连他也要提防。
    “哦?”亓无忌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宋曦。
    宋曦的人品他倒放心,他不放心的是那些一心钻营的小人。
    宋曦回来时,曾提过他在抚远收过一个叫王斌的学生,本是个举子,此次秋考,恐怕也会进士及第。亓无忌已经下诏令他到吏部锻炼。
    以陈长生的智力,他又和宋曦近期交往甚密,不可能不想到宋曦会被委以重任。而他却没有巴结宋曦,攀个关系。这人,实在有些性格!
    “如果他能再打个漂亮仗,我也有提拔他的理由,朝堂上那些老头子也无话可说了!”亓无忌似乎自言自语。
    陈长生在左军大营倒是干得不错,可惜,兵部只认得田丰。
    如果贸然提拔一个小校,恐怕兵部衙门那些老头子又该苍蝇般在自己耳边嗡嗡嗡了。
    国家多灾多难之时,他不能因为一个人而乱了大局,破坏难得的平衡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