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 第九百五十六章 新舞种
    第956章 新舞种
    徐家也来人了。
    还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魏国公徐耀祖,一个是比较受太孙重用的徐增寿。
    没有老人儿带着,这两个“小辈”都来了,还都在皇上跟太孙面前挺有面子,这让不少武勋看着眼热。
    这就是早早抱上了太孙大腿的好处啊!
    看看,徐增寿如今那是个什么样子?
    多风光啊!
    在过去,徐家虽然也十分显赫,但徐家的大部分资源,都是倾向了魏国公徐耀祖,而非徐增寿。
    如果不是被太孙看重,徐增寿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但却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炙手可热!
    虽然跟着太孙的年轻武勋不少,可是,有几个像徐增寿这样受重用的?
    之前被皇上吩咐了去练兵,这是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在被太孙看重后,办的几个差事,那都是被太孙重视的事!
    别管那些差事领了之后,是不是能立大功吧,起码在太孙那里,也算是独一份的受重用了。
    有人甚至在私底下戏言,说太孙身边的景公公,那是以后的宫里的首脑大太监。
    而徐家的这个徐增寿,以后怕不是会成为太孙在宫外的大管家!
    说这戏言的人,纵然是拿徐增寿这个官员,与景公公这个宦官相比,有点不怀好意。
    可是,这戏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而且,就算是不怀好意的话,传到了徐增寿耳朵里,也并不会让他生气。
    那可是给太孙做大管家!
    就算这话将他比作了家仆,那又如何?
    如果他未来真能成为太孙所信任的宫外的大管家,他求之不得!
    什么面子不面子的,有里子重要吗?
    再说了,给太孙做宫外的大管家,这也不丢人啊!
    又不是让他自宫了进宫去做大总管,在宫外做大管家,那岂不是在说他是太孙心目中一等一被信任的人?
    他又不是读书人,被人当成未来皇帝的大管家,他只会偷偷乐。
    宰相门前七品官!
    未来皇帝最信任的大管家,前途那是无比光明啊!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徐增寿为太孙办起差事来,那是无比用心。
    他还不仅仅是办差事用心,他也是真有这个能力。
    这次进宫,他跟大哥徐耀祖一起来参加这个接风宴,来的人不多,他们徐家就占了两个名额。
    环顾一圈四周,徐增寿的嘴角就微微翘了起来。
    偷看一眼大哥,发现大哥的脸上的淡淡笑意,那也是颇为真情实感的。
    由此可见,大哥的心情也不错。
    再一想,用不了多久,太孙就要大婚,他们的妹妹徐妙锦就要嫁入皇家,成为太孙妃了,徐增寿的心情就更好了几分。
    虽然徐家已不是第一次与皇家结亲了,但这一次却与以往的结亲都不同。
    徐家以往与皇家结亲,女儿都是成为王妃。
    这一次,徐妙锦可是嫁给太孙,要成为太孙妃了!
    储君的正妻,如无意外,将来就是一国之母!
    徐家终于要出一个能母仪天下的人了!
    作为武勋,无论是徐耀祖还是徐增寿,都不太介意成为外戚。
    反正就算他们要走文官的人,一两代以内,都不太可能成功,最多就是试试水,占个名额,扩展一下相关的人脉网。
    既是如此,成为外戚又有什么不好?
    虽然自古以外,外戚倒霉的比较多。
    但自古以外,武勋倒霉的同样也多!
    可如果给他们机会,他们难道不想继续领兵,不想继续立下赫赫战功,不想让爵位继续延续下去?
    当然是想了!
    毕竟,倒霉的外戚不少,可能一直过得挺好的外戚,同样也不少。
    反正,事已至此,他们的妹妹成为太孙妃,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等着正式大婚的那一日了。
    既是无法更改他们未来必然会成为外戚的事实,那就利用好这个机会,让徐家不被外戚这个身份所拖累,能利用外戚的身份,让徐家能一直荣光下去。
    论野心,在座的人,谁没有?
    但该如何实现自己的野心,这就是个需要仔细盘算的事了。
    反正,徐耀祖的野心,就是让徐家不至于走向衰败,能够一直荣光下去。
    而徐增寿,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能够一直被太孙信任、重用。
    两个人是挨着坐的,旁边的人都免不了朝着这对兄弟看过去,无一例外,都忍不住在心里泛酸。
    徐家如今可是一日强过一日了。
    过去就是领头羊一样的地位,原本以为会走下坡路,结果现在不仅没走下坡路,反倒是一步一步,走得越发稳了!
    一个家族若是只有一个人能顶门立户,那是孤木难支。
    徐家如今崛起的,可是有两人!
    其他人先不提,就光是徐增寿一个,就足以让不少人心里忍不住羡慕了。
    若是他们的儿孙也能有这样的才能,还能被太孙信任、重用,该多好啊!
    朱英跟老朱、燕王等人,就是在这种微微泛着酸味的氛围里,走了进来。
    已是坐下了的众人,纷纷起身,向他们行礼。
    “都平身吧。”
    老朱走到了正中的位置,见自己面前的案上已是摆上了吃食,这些菜肴都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其中还有两样荤菜更是他的最爱,他的心情就更好了。
    朱英坐到了他的旁边,燕王等藩王坐在了下面一点的位置。
    再往下,就是臣子们的位置了。
    随着大太监的一个示意,舞姬上场。
    乐声响起,舞姬们在殿中翩翩起舞。
    这样的氛围里,朱英与旁边的老朱嘀嘀咕咕,点评着舞蹈。
    旁人不知道,离他们比较近的燕王已是听到了大侄子在说什么,眼睛都忍不住睁大了。
    嚯!
    大侄子竟然在忽悠老爷子尝试“新事物”呢!
    老朱在歌舞方面的喜好,也趋于“保守”。
    比较“开放”的歌舞,一向不在老朱的欣赏范围之内。
    所以燕王之前才会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自己爹是个老古板,结果他现在听到了什么?
    大侄子竟然劝说老爷子,回头可以让人培养一批新舞种的舞姬,到了今年的宫宴时,除了现有这种舞蹈类型,还可以欣赏一下其他舞蹈类型嘛。
    就在燕王觉得,老爷子绝不会答应的时候,却看到了老朱露出了迟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