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 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可与之为敌
    第942章 不可与之为敌
    一晚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天亮的时候,下起了小雨。
    雨不大,所以不影响赶路。
    队伍开拔赶路,燕王朱棣也不再骑马,而是坐上了马车。
    回想着这次离开藩地时得到的情报,燕王朱棣闭目靠在那里,若有所思。
    丘福所拥有的想法,并非只是个例。
    在他手底下,有不少人都有着迫切立功的想法。
    就算是再鲁直的武将,也该意识到了,随着天下逐渐太平下来,武将能起到的作用,已是越来越小了。
    除了掌握重兵的人,普通武将想要升官,想要封爵,难如登天。
    除非是遇到了大的战事,否则的话,普通武将一辈子都不可能改换门庭。
    想要在太平之时稳稳升官,那不仅是需要运气,也需要背景跟人脉。
    要么就是才能极其出众,还因为运气好,没有被埋没,能够被贵人所赏识。
    若以上都不具备,只是平平无奇的武将,那基本就是晋升无路,慢慢熬着吧,且有得熬呢!
    但凡是实力不错,地位不上不下的人,都巴不得趁着自己还年轻,赶紧多立下一些功劳。
    趁着如今还有战事,给子孙留下一点“家底”。
    别等着子孙长大了的时候,想要靠着上一代的功劳往上爬时,发现自己老子混得远不如旁人。
    那样,就真的是有点对不住后代了。
    若是后代有些才能,却因为自己实力不成无法往上爬,那就更是拖了儿孙的腿。
    便是到了地底下,怕也是要被祖宗埋怨的。
    这时代的人,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有几个不盼着能够光宗耀祖的?
    “光宗耀祖”这四个字,对几乎所有人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也就是燕王这样的皇子,对于“光宗耀祖”并无什么执着了。
    再执着,再努力,难道还能强过他老子?
    “光宗耀祖”这个功劳,他老子能算是第一,他能保住前三就不错了。
    或许,连前三都保不住。
    肉眼可见的,他那位大侄子,将来若是做了皇帝,也定是个能折腾的皇帝。
    且这个能折腾,还不是乱折腾,而是真能折腾出一些门道来。
    就凭着这个折腾劲儿,必然是能在史书上被大书特书的。
    他呢?
    他这个当藩王的,以后在史书上,又将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只是作为一个镇守边塞的王爷的形象登场,被论及一生吗?
    不得不说,一想到这种结果,朱棣就有点不太甘心。
    他也是有野心,有抱负的啊!
    虽然这个野心在遇到了老朱跟他那个大侄子后,就从隐隐的对那个位置有点想法,变成了在战场上大杀特杀,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大明的战神。
    可这种野心,谁能说,就不算是野心呢?
    他可不想跟老五似的,一辈子围着野草打转。
    听说他那个五弟,最近对药草更感兴趣了。
    连他都听到了一点风声,没道理他那个一向不喜欢老五干这种事的老子不知道。
    老朱若是知道了,是不是已经去过书信,呵斥过老五了?
    老朱过去可就干过这样的事,那可是眼不容沙子的人。
    但朱棣是真的没听说过这件事,这让朱棣此刻的心情也不免有些忐忑。
    他在想,到了应天府后,要不要向父皇主动请缨,提带兵出征呢?
    如果明年真的要对残元出击,他那里是距离残元最近的地方,他这个镇守边塞的藩王,是不是终于可以动一动了?
    总是待在藩地里哪里都去不得,他的皮都痒痒了,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发霉发臭了!
    要不是他那父皇曾经对他有所叮嘱,他那大侄子更是对他叮嘱过,他才不会只待在藩地里,早就找机会去草原上转一圈了。
    但人家说了,他这样做,容易打草惊蛇。
    既然是要打,将来就直接打个大的。
    只要草原那边的人不主动进入到大明的疆域之内,就先不去管。
    这两年多来,因为羊毛生意火爆的缘故,挨着大明边境的地方,出现了不少商队往来,连以往距离大明边境比较远的草原部落,也朝着大明边境这边迁移了一段距离,凑近了不少。
    劫掠其实并没有羊毛生意带给草原部落的好处多,因为羊毛生意十分红火,但凡是参与其中的草原部落,都得到了很多好处。
    就连冬日的时候,草原部落的人,但凡是参与了羊毛生意的人,日子都过得还挺好。
    底下的奴隶是不是过得比过去好,那倒不一定。
    但部落里的普通人,日子一定是过得比过去更好的。
    粮食足够了,不需要冒险去劫掠,就有商队源源不断地粮食、盐巴、瓷器、绸缎送进来。
    除了这些,还有茶叶!
    这些东西,对于草原上的部落来说,那可都是好东西。
    为了不至于只做一次性的买卖,就连一些原本对中原人态度一般般的部落首领,也都下达了命令,不可以劫掠往来草原的中原商队。
    因为但凡是干了这码事的部落,别说是这一个部落被“拉黑”了,就是这一片区域,从此都不再有中原商队前来。
    他们过去可能不在乎,但现在所拥有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不可能不在乎。
    谁若是坏了“规矩”,影响了大家的好日子,那就别怪旁人不客气了。
    也因此,往来草原的中原商队,在不遇到脑袋被牛踢了的人时,多半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
    羊毛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这让很多部落都被牵扯其中。
    固然是不敢卖马给中原人,但是,卖羊毛跟羊肉给中原人,这却是完全没问题的。
    朱棣按捺着想要战斗的想法,让人尽量搜集草原那边的情报。
    不过,情报搜集比羊毛生意的展开要稍稍艰难了一些。
    如果不是知道大侄子搞这个羊毛生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朱棣早就心里着急了。
    也正因为知道,羊毛生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朱棣才更觉得他那个大侄子十分可怕。
    能想出这样的损招,跟这样的人为敌,光想想就有点凉飕飕的。
    不可与之为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