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 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长孙真有这样的才能?
    “你说,皇长孙给了你很大优惠,让你帮着种植辣椒?”
    朱棣嘴角抽动着,强忍着无语才没有继续说出后面的话来。
    但他的表情却已是将他此刻的心情如实表达了出来。
    这世上哪来的那么多天降馅饼的好事?
    若有,大多数都是陷阱!
    周王朱橚一看就看出了四哥的真实想法,他也跟着无语了。
    四哥这个人就是这样,明明心底很好的,可就有个问题,那就是,疑心重!
    要不是因为疑心重,也不至于在当初选择“先下手为强”,去告了三哥的黑状。
    虽然四哥的担心也不是完全多余,他们这些兄弟哪怕是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其实也多半是谁都不服谁,喜欢互相使个小绊子什么的。
    谁让他们都不是储君,只是普通藩王,而普通藩王根本无需“贤良”,有点毛病其实更能让父皇放心呢。
    周王有时候都不知道,这些兄弟彼此之间的不满、争斗,到底是发自真心,还是做戏给外人看了。
    或许一开始是为了做戏,但做戏久了,也就容易弄假成真。
    顶着四哥质疑他脑袋是不是真有了问题的怀疑目光,周王没好气地将“合同”拿出来,递给朱棣,还要提醒四哥:“别弄坏了啊!一会儿我就要好好收起来了!”
    虽然以他跟大侄子的身份、地位,根本无需搞这种契约。
    但当时大侄子提出要签这个契约,提得太自然了,他也没意识到亲叔侄合作
    居然还要签个契约有多奇怪,竟也就这么顺势签了。
    被老五提醒了这么一句后,朱棣越发怀疑老五是脑袋坏掉了。
    亲叔侄合作,签订契约也就罢了,但他实在是难以相信大侄子是真想帮老五搞好开封的经济。
    就算是奔着共赢去的……在有朱允炆这个例子摆在前面的情况下,他实在是难以相信这样的小辈。
    毕竟是隔了一辈,不想是他们这些亲兄弟,哪怕是彼此打出了活人脑子,但还是有点真感情在的。
    隔了一辈的侄子,再有血缘关系,又没怎么相处过,能有什么真感情呢?
    朱棣带着这样的想法,自然是用着一种审视的目光去看待“合同”上内容的,但当他真的看进去之后,一直锁着的眉,却慢慢松开了。
    “四哥,怎么样,我就说,他不可能是在哄骗我吧!”
    周王对别人的情绪变化或许观察不到位,但四哥跟他感情最好,两兄弟小时候更是一起长大的,周王对朱棣的情绪变化的感知,甚至到了敏锐的程度。
    朱棣又没故意绷着情绪,所以周王立刻就察觉到了四哥态度上的松动。
    朱棣无语地看了他一眼,道:“但他若真想哄骗你,你被他卖了也必然还要帮他数钱。你这样的性子……”
    其实朱棣更想说:你这样的脑袋……
    但到底是亲弟弟,大家都是人到中年了,还是要给对方留一点面子的。
    周王朱橚嘿嘿笑道:“四哥,你就说,
    这契约内容如何吧?”
    那个嘴脸,真是让朱棣看了都想揍人。
    可谁让这是他亲弟弟呢!
    只能忍了!
    朱棣又仔细将契约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这份契约写得是真好。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为皇长孙列出来的,这样的高人,若能考中了进士,做了官,怕是一个在吏部做事的人才!
    不过,一般拥有这样能力的人,在考科举方面往往就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能考上科举的,往往都是一些在治国之策上有些想法的人。
    像是能列出这样内容的人,往往只能为吏。
    若是为吏,去哪里为吏不成?
    其实也没必要非要留在应天府啊!
    这种国家首都的所在,做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他若是能将这个人才挖到手,挖去了他的封地,起码能让对方做官。
    就算只是微末小官,在身份上也是改换门庭了不是?
    朱棣想着这些,就试探着问弟弟:“不知想出这个办法的,是哪一位?皇长孙没提过?”
    他其实这么问,也没抱太大期望。
    只要不是个傻子,有这样的人才必是要藏着掖着的。
    就算是不能做官,也可以指派对方做不少事。
    皇长孙应该不会主动提及给出这个主意的人是谁吧?
    结果就听到老五说道:“你问这办法是谁提出来的?四哥,你怎么糊涂了?还能有谁啊,当然是咱们大侄子了!”
    朱棣看傻子一样看回去:“你觉得这是皇长孙能想出来的办法?”
    该说
    这个傻弟弟什么好呢!
    居然连这里面的道理都想不清楚?
    这个傻弟弟啊,不愧是皇室中第一的傻白甜。
    周王同样用“四哥你怎么傻了?”的眼神回看了回去:“怎么不能是大侄子想出来的办法?你忘了朱家铺子之前卖的那些东西了?那些可都是大侄子想出来的点子!若真有旁人帮忙,那这样的人才岂能掩得这么严实?再说,以大侄子的身份,也没这个必要啊!你真以为善行商贾之事对咱们皇室中人是什么好评价?”
    也是哈。
    朱棣揉了揉眉心,突然觉得老五说的有道理啊。
    皇长孙就算是想要搞出好名声,搞土豆这类农作物是可行的,因为这涉及到了民生问题。
    可搞商贾之事,这可不是什么添光彩的好事。
    就算是搞出了大名堂,对于朝堂上的那些人来说,这也不是什么优点,而是污点!
    越是有名气,这污点就越大!
    所以……这个办法,真是皇长孙自己想出来的?
    皇长孙真有这样的才能?
    排除掉其他可能,当这种可能成为最大的可能时,朱棣的表情顿时微妙了起来。
    “四哥,我就说,你平时想得太多了。人吧,想太少不好,但凡事都想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你看你,才多大,都有白头发了。我这里有一些百年何首乌,正好带回了应天,一会儿你走的时候,直接带上……”周王一看,顿时有了一种大获全胜之感,嘴里不断唠
    叨着。
    朱棣一听到老五提及药材,就脑仁儿疼。
    不用问,那些所谓的百年何首乌,说不定就是老五自己亲自去山里采的!
    堂堂一国亲王,居然行这等事,也难怪跟皇长孙投脾气。
    “临走前,我打算私下去见一见这个侄子。”朱棣沉默了下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