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 第三章 臭小子,想不读书了?
    深夜,月明星稀。
    大明皇宫,奉天殿。
    年迈的朱元璋依旧在批阅着奏章,宵衣旰食如此,的的确确一位勤政的皇帝。
    一直到半夜。
    朱元璋终于批阅完了那一堆如山高的奏折。
    现在,他的眼睛都有些昏花了,但依旧头脑清醒,浑浊而又刚毅的目光中,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倔强。
    以前,还有太子朱标帮忙着处理政务。
    可是在半年前,太子朱标视察一趟西安,回来之后就中风病故了。
    朱元璋悲痛欲绝。
    但他知道自己还不能倒,因为他开创的大明帝国还在,他还要撑着最后一口气,为他朱家王朝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朱元璋揉了揉鼻梁,突然想到了明日还要去考验大孙子的学问。
    “来人,宣方孝孺。”
    “主上,现在夜深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在议吧,还请主上保重龙体啊。”
    锦衣卫指挥使二胡轻声劝道。
    “嗯~~”
    朱元璋眯眼嗯了一声。
    “是!”
    二虎了解朱元璋的性格,他一旦决定的事情,不可能在改变,所以也没再多说什么,而是即刻转身而去。
    没过多久,翰林院学士,贡院讲学方孝孺就匆匆的赶来了奉天殿。
    “臣方孝孺,叩见陛下,皇上万年。”
    方孝孺师从宋濂,乃是当世大儒。
    他不但在贡院给学子讲学,而且还有一层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皇子皇孙们的老师。
    当然了,在十年前,他也曾是皇长孙朱雄英的老师。
    而现在,更
    是受到朱元璋的器重。
    原因无他。
    因为在半年之前,皇太子朱标病故了,但朱元璋并没有再立一个儿子为储君的打算,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朱标的儿子们。
    如今看来,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最有机会。
    而他方孝孺,也是朱允炆的老师!
    现在洪武大帝召见他,方孝孺自然认为,可能是朱元璋要考察朱允炆的学业。
    毕竟,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自从太子病故后,老爷子最看重的人,就是皇孙朱允炆。
    为此,不惜将朱允炆的生母扶正。
    “方爱卿,大半夜的咱把你叫来,你别介意。”
    “快起来吧。”
    “赐座。”
    朱元璋招了招手,立刻有值班太监端来一根太师椅。
    “为陛下鞠躬尽瘁,这是为臣的本分。”
    方孝孺拱手禀报一句,方才坐下。
    朱元璋盯着方孝孺看了一阵子,欲言又止,似乎有些犹豫的样子。
    半晌过后。
    他方才突然开口问道:“你给咱说说,在咱的这么多皇子皇孙中,你觉得谁最优秀啊?”
    闻言,方孝孺直接就神色一呆。
    皇上大半夜的召见自己,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这信号,实在太明显了啊。
    懿文太子已经死了半年了,皇上终于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深夜召见,又问这话……
    莫非,陛下是想尽早确定储君之位,以安满朝满朝文武之心?
    思索半晌。
    方孝孺方才站起身来,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觉得,非已故的皇长孙莫
    属。”
    这是一个聪明的回答。
    因为他也不知道朱元璋心中所想。
    但同时,也是方孝孺发自内心的回答。
    曾经,皇长孙朱雄英的聪明,让方孝孺都惊叹。
    “至于其他的皇孙,当属朱允炆了,但是”方孝孺欲言又止。
    “直说吧,今日你说啥,咱都赦你无罪。”
    “这孩子有时……”方孝孺顿了一顿,拱手道:“有时不知变通。”
    “嗯,咱心头有数了。”
    朱元璋道:“明日下午,你在玄武街的城隍庙等着咱,咱要你代替咱,去考考验一下有个人的学识。”
    “这事你要烂在肚子里。”朱元璋随后告诫道。
    “臣明白!”
    方孝孺连忙正色保证。
    朱元璋挥了挥手道:“嗯,回家休息吧。”
    第二日,夕阳西下。
    方孝孺中午就到了玄武街城隍庙等候,没过多久,他果然见到了朱元璋慢悠悠而来。
    “记着,别泄露了咱的身份。”
    朱元璋嘱咐道。
    “是!”
    方孝孺连忙拱手。
    二人闲聊着,不知不觉间,以及来到朱英的住处。
    “就是这里了,去试试吧,如果你也觉得这孩子可以,今后没事就来教导一下。”朱元璋道。
    嘶!
    听到这话,方孝孺倒吸一口凉气,心中不禁震撼。
    他是堂堂大学士,教导的不是皇子皇孙,就是贡院的学子,这些可都是大明王朝将来的栋梁支柱。
    可是现在,皇帝竟然让他今后常来这里。
    这人在老爷子心中的分量,不轻啊!
    不过,
    方孝孺还是道:“陛下,这恐怕不合规矩吧?臣乃堂堂大学士,贡院讲学,是教导皇子皇孙和贡院学子的,这给一个民间的小子讲学?”
    大明开国之初,文人向来有风骨!
    如果他不认可,不会因为对方是皇帝,就退缩!
    显然,方孝孺就是这种有气节的人。
    要不然在之后,朱棣造反,他不可能拒绝朱棣的请求,而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被灭十族的人。
    “先去试试再说吧,到时候你自己选择,咱不强迫你。”朱元璋笑道。
    话音落下,就要去开门。
    方孝孺急忙上前,岂能让皇帝给自己开门?
    朱元璋微一顿足,随即道:“你一个人去吧,咱就不进去了,要不然咱在那里站着,你们二个都会不自在的。”
    “记住了,该咋问就咋问,要问出他是否有真才实学。”
    “能将他难住了,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更好。”
    朱元璋嘀咕着:“这臭小子,还想不读书了,想得美!”
    方孝孺连忙拱手:“是,微臣绝不辜负皇上所托!”
    ……
    咚咚!
    敲门声响起。
    “爷爷,你咋了?”
    “还要我给你开门啊?”
    朱英嚷嚷道。
    这老头子,每次都是自己踢门而入的。
    咚咚!
    “谁啊?”
    朱英知道不是老头子了,只好去开门。
    来者是个面相儒雅,目光坚定的青衣文士,年纪约莫四十岁。
    朱英稍微有点惊讶,怎么会有一个读书人到来,这谁啊,不认识啊。
    “请问…
    …你找谁?”
    朱英不明所以,但还是彬彬有礼的问道。
    然而,对方却半出一句话来。
    大门打开,见到朱英的那一刻,方孝孺直接目瞪口呆,傻眼了!
    “这不是他的学生,皇长孙朱雄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