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门长姐一拖三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想去镖局学武?
    冯涛听了几人的来意,还有些意外,镖局干的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活计,一不小心就要命呢,很少有人家愿意让孩子走镖的。
    冯涛哪里知道,这几个都是农村人,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连镖师都是第一次见,听说镖师挣的钱多,不就动心思了嘛,至于风险啥的,她们是一概不知。
    一切都是向钱看齐罢了。
    阿满一看冯叔的表情,就知道他想岔了,把人拉到一边,把村里人的心思说了一遍,冯涛听明白以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对着八九个妇人,直接了当的拒绝,“镖局收学徒,都是有规定的,只要五六岁的孩子,根骨不好的也不要!
    身子骨张开了,就不软了,练武就跟不上趟,身子硬,还没练几下,说不定就碎了。
    而且当学徒最少也要七年才能出师,镖局也不白培养人,学徒出了师还要在镖局干满五年才能离开!”
    妇人们听只收小孩子以后,还有几个妇人心动,毕竟自己孩子年龄正合适。
    听到后面,竟然还要在镖局干满五年,这加上学武的七年,最少十二年,孩子出来都二十出头了,还怎么说亲啊,这不耽误事儿吗?
    咋想感觉都不划算,有几个已经打退堂鼓了,不打算让自家孩子去学武了。
    还有两三个妇人,有些心动,毕竟家里穷啊,孩子跟着他们,只能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啥时候是个头啊!
    阿满看着几个妇人
    的表情,知道她们还没放弃,打算在多说点儿。
    “不是非要拒绝几个婶子,实在是镖局干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活计,每年镖局都有五六个人死在走镖的路上,要是没有练武的天赋,去走镖就是送死!”
    阿满一句送死,打几个妇人面色发白,都是小老百姓,哪能听这么多死啊死啊的,一想到自己孩子有可能死在外面,都打退堂鼓了。
    自家孩子要是学不好武,那不是纯纯送死吗,还是算了,算了,穷点儿就穷点儿吧,最起码能活的久一点啊。
    阿满看着几个妇人的表情,知道自己话起作用了,那就行了,别一天天只惦记钱多,不知道风险,走镖是实实在在地会死人的。
    受伤都算是小事了,就像忠叔和茂叔两人,在走镖的人之中,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最起码保住了命。
    “俺们不送自家孩子学武了”妇人摆着手,纷纷表示不想了,“俺们这就先回家了,你们忙,你们忙啊!”
    芳婶好脾气的送八九个妇人出门,看人全部走了,这才脚步轻快的回了自家院子。
    再说,这几个妇人回了家,家里汉子才知道自己婆娘去干了啥,又是好一顿喝骂,眼皮子浅的玩意,那眼皮子浅的,连眼泪都装不下。
    只知道眼热镖师挣得钱,咋不说每年死的镖师呢,还背着自家爷们,偷偷去求,脸都要丢尽了。
    别人家怎么教训妻子,阿满家是不受影响,该干啥干
    啥。
    野猪肉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冯叔和十几个镖师整顿马车,准备回去。
    冯叔是回镇子上的镖局,老谭和十几个镖师则要回县上的镖局。
    走的这天,阿满把风干鸡鸭又给装了一千只,这些是送到县上镖局的铺子里卖的,阿满总共留了三千只风干鸡鸭,自家卖。
    “谭叔,这些是新鲜的野菜和野菌子”阿满叮嘱老谭,这些野菜送回去要尽快吃,上次送回去的野菜,贺家吃着好吃。
    这次阿满和芳婶提前一天,在村里通知,收新鲜野菜和菌子,凑了慢慢三箩筐,让老谭带回县里。
    “知道了,回吧!”老谭赶着马车,挥手让阿满几人回去。
    冯涛不耐烦磨磨唧唧的告别场景,先一步骑马走了,说了有空再来,不过他估计,未来一段时间来不了,这次忙里偷闲在阿满家享了三天福,估计老余不会轻易再让自己偷懒了。
    看众人全部离开,芳婶松了一口气,可算是走了,她做饭都给累够呛!天天围着灶台转悠,可愁死她了!
    送走冯叔等人,早晨的太阳才费劲巴拉的,刺破晨起的浓雾,撒下一条条光柱,浓雾好像也似怕了太阳似的,逃似的散开,彻底露出天空的全貌。
    “你要换身衣服不?”芳婶问阿满,今儿阿满要陪着春桃去相看,看阿满一身儿深蓝色衣裙,显得有些老气。
    “不用,今儿春桃是主角,我就少出风头了,谁让我长得好看呢,
    一不小心就能晃花人的眼!”阿满一脸得意的小表情,逗得人发笑。
    “不知羞!哪有人这么夸自己的,也不害臊”芳婶撇着嘴,点阿满额头,就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小丫头。
    “我不管!您说我不好看?”阿满指着自己的脸,一脸伤心,芳婶要是点头,她就打算哭了,“您说,我好不好看?”,阿满挽着芳婶蹭啊蹭。
    “您要是不说我好看,我今儿就不出去了”
    “好看,好看,阿满最好看,行了吧!”芳婶无奈地笑,哄小孩子似的哄阿满,“可别不出门,那样儿你何婶子估计要撕了我!”
    “这还差不多!”阿满得了便宜还卖乖。
    等门外传来驴车的声音,和春桃的叫声,阿满飞快照了一下镜子,拿起挂在墙上的草帽,套在头上 ,欢快的出了门。
    出门前还不忘冲芳婶喊,“午饭不用等我了,我下馆子去!”
    芳婶不理阿满嘚瑟的话,跟着走出门,看阿满上了车,这才走到何婶子面前,叮嘱众人路上慢些,还有看仔细些。
    至于“看仔细”些什么,两人都懂,孩子成亲,还是要做爹娘的把好关,年龄阅历在那放着呢,总比孩子看的清楚些。
    主要还是要看宋勇的为人,还有婆母是个什么样的!
    鞭子一响,小毛驴颠颠儿的跑起来,何婶子,春桃大伯娘、二伯娘三人坐在车厢外面一点儿,嘀嘀咕咕说着话。
    阿满和春桃则被安排坐在车厢最
    里面,两个小姑娘也在说话,春桃有些紧张,主要是阿满在安慰,顺便检查检查春桃的装扮。